民国文学十五讲 短评

热门 最新
  • 17 小二 2018-05-13 22:19:54

    读此书的体验就像是孙老师站在我两米远的地方在黑板上边写边讲,还不时停下来咂摸咂摸说:哎呀,真是好呀!

  • 9 瘦猪 2015-08-14 15:51:55

    鲁迅的暗功夫》一章极见功力

  • 5 bookbug 2019-05-24 15:28:42

    出人意料的好。文学史,民国,十五讲,看上去都像是司空见惯的食材,听上去都不会有啥味道,孙郁拿来竟然没有落入老生常谈的窠臼,讲出了别有天地的风味来。旧诗词的余晖,鲁迅的暗功夫,学人笔记与梨园笔意诸章最佳。

  • 2 马赫迪 2017-09-10 15:46:29

    或许未必是多么上乘的学术专著,却是「文学」的文学评论,有痛感在。

  • 4 荔榛 2017-06-25 11:29:27

    孙郁先生一向关注文章学,学术文章自成一家,但由于是讲稿,多偏重介绍而不求深厚锐利。《鲁迅的暗功夫》一文却极见功力,从鲁迅的纵横考古、金石、科学、哲学、历史、心理的阅读视野切入其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形成,视野雄阔,关怀深远。

  • 1 余地 2015-11-15 22:49:57

    如今,民国文学研究成为显学。这是有必然性的。白话文写作终究不过百年时间,它的表述如何达到某种境界,如何有中国味儿,仍在实践探索中。但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即文化的延续性,没有灵魂的白话文必然是没有生命力的。回望民国文学,乃是写作者必然的作业。孙郁的十五讲,站在今天,梳理的民国时期的文学、文字,乃至文人、文学精神。看完之后,颇有感触!

  • 2 太一 2016-08-27 17:25:20

    8.27。孙郁先生的评讲,自带学院中的雅气,是苦雨斋迤逦而来的气脉。拍节者,于《鲁迅的暗功夫》、《旧屋檐下的张爱玲》、《萧红与黑土地上的亡灵们》、老舍、沈从文、新诗等,皆可再读。

  • 1 小半 2016-01-27 15:31:22

    先生的文字是不错的 每本都想细细拜读

  • 2 才谷里的坂本 2016-04-03 14:30:06

    单鲁迅的那一章非常值得一看

  • 0 jakdan 2019-11-20 02:17:09

    讲课记录的整理稿。没有注释和参考文献。也正因此,读起来比较畅快。其中《老舍,灵魂丢失国度的歌哭者》一讲,属于老舍批评中在不触及其族裔身份情况下,谈得比较深刻的了。

  • 1 镜中 2018-06-05 19:26:11

    把评论文章写得如此优美、流畅确实难得。看问题的角度也比较独特,如研究鲁迅的“暗功夫”。同时对民国的诗歌和戏剧均有涉及。作为一本文集可以说很全面了

  • 1 叫我妖而不孽 2016-03-28 21:04:43

    相当不错,对各家都有颇精要的看法,作者才学眼界都得到证明。因为北大那套“十五讲”丛书,这名字几乎臭掉,但这本,一不是那个系列,二品质优秀!

  • 2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7-03-11 22:59:21

    孙郁老师散文化的连缀串起了二十世纪上半段的文学史(尽管还插入了一章以往无缘入史的戏曲以及一章民国时期旧诗词),是课堂讲稿的整理,却已是平日里他的常见文风,但我宁愿相信这两者在孙老师那里实际上是浑然一体的。文学史讲授的路数可以是多元的,鉴赏评点式不该全被埋没。

  • 0 🌺五月雨永远 2015-12-30 11:36:35

    补标记。也算是醉眼朦胧得走了一遭

  • 1 雪石 2017-04-02 14:46:01

    晚清文化衰败,章太炎走复古路线,以去媚态奴性;梁启超、胡适、鲁迅新文化运动者,提倡白话文文体革命,“尊个性而张精神”(p.11)。现代性中西浪潮下,后者是大势所趋。读过《鲁迅的暗功夫》,文明的理解不必那般固守传统,冲破“因文造情”(p.95)的古人思维,亦当以一颗透明的心深入风俗民情文学源头去创造。孙郁本书学理不强,评论以个体为主,无甚主张。

  • 1 有邻 2019-10-22 20:19:56

    要么视角独特,要么体悟独特,要么材料独特,做不到这三点,还真就写不出精彩的现代文学评论文章来。这本书满满的都是别出心裁,立意新颖,幸好没有被简陋的装帧蒙骗。

  • 0 袁堂 2020-03-26 17:08:09

    本科的时候读到就好了

  • 0 走在短草上 2020-12-28 22:28:13

    现代史的宿命是,知识阶级自己葬送在自己的起点上。他们捅破了笼子,却发现进入了新的笼子。而这个笼子恰是自己搭建的。。 当有人把后来的文化悲剧都算到这些前辈的头上时,其实历史与他们已经不太相干了。如今,看到各类国学家对他们的痛斥,可以感到学界的滑稽。只要再读《新青年》的文章,当可以惊异我们国人的精神生活,还没有多少进化。那些炙手可热的国学家的文字,和五四先驱者的随笔对照一下,不仅进化谈不上,连林纾式的视野也稀少得很,而鲁迅、陈独秀的文字,也都可以射中其身。孔夫子之徒遇雨则生,而五四前驱的余音,至今还是荒漠里的小溪,早被蒸发了大半。——孙郁 《鲁迅与陈独秀》

  • 0 门柱 2021-06-29 14:17:16

    万圣打折区看到的,意外地好。孙老师是人大文学院院长,论述颇有见地,长见识

  • 0 刘吃 2022-03-22 16:43:19

    格外好!五分先敬孙老师。文笔优雅,洞见深沃。与李泽厚老师无出其右的好文笔。未收录至北大十五讲系列,完全可以起一个好名字。愿这样的好作品快步走入9分系列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