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作者簡介

谷子 2015-08-03 10:16:35

Peter Handke彼得·汉德克,奥地利先锋剧作家。1942生于纳粹德国占领下的奥地利格里芬,1960年入格拉茨大学学法律,参加青年作家团体“格拉茨人社”,艾尔弗丽德·耶利内克当时亦在其中。1965年,汉德克公开发表他的第一本小说《大黄蜂》,之后放弃学业,成为自由作家。1966年他的剧作《骂观众》发表,开始受到关注。1967年他最著名的剧作《卡斯帕》发表,在欧洲获誉为“play of the Decade”,他的《卡斯帕》已成德语戏剧中排演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在现代戏剧史的地位堪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973年他因在戏剧的成就,获德语文坛最高荣誉——毕希纳奖,时年仅31岁。他创立颠覆性的“说话剧”,消除布莱希特极力保持的演员与观众、戏剧与现实的距离——即“陌生化”或“间离”,获2009年度弗朗茨卡夫卡奖。电影《柏林苍穹下》由他编剧。
彼得·汉德克在西方是一极具争议的作家,他多次公开支持前塞尔维亚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2014年彼得·汉德克获得戏剧界最高荣誉——国际易卜生奖,评委会某些成员因不满评奖结果而辞职,极权主义研究者Bernt Hagtvet指责这是“史无前例的丑闻”,甚至认为“把易卜生奖颁给汉德克等同于把康德奖颁给戈培尔”。当汉德克抵达奥斯陆领奖时,在场有一批示威者向他抗议。不过,2010年获奖者约翰·弗斯(Jon Fosse)表示欢迎这个结果,他认为汉德克是个杰出的获奖者,认为他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 我来回应

> 去形同陌路的时刻的论坛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