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公元年 短评

热门
  • 0 piggy 2023-05-27 09:59:06 北京

    文字超过1000年的,感觉就可以各说各理了。没人知道当年作者那句话到底啥意思。即使传注疏,也不过是个人解读。所以,《春秋》到底为啥从隐公开始?为啥?

  • 0 Max 2019-09-15 11:51:40

    熊逸真乃奇人也 看得我五迷三道的

  • 0 💙💙💙💙💙💙 2020-05-31 12:22:15

    微信读书ing 搜《思想史》看到的 评价真高!

  • 0 Hi 2022-09-14 00:37:51 上海

    感觉没有资格评星🌟,我必须承认自己水平不够,太晦涩了,战战兢兢的不敢问为什么要去较这个真…………我以后真的不想因为这件事失眠了,伤不起身体和心神

  • 0 飞是飞翔的翔 2022-10-05 13:54:43 河北

    我不好意思打分

  • 0 九死派-心然怜 2020-12-19 15:56:48

    读读看,通勤时间打发

  • 0 ~宇宙迪迪~ 2016-02-11 17:51:03

    没什么中国古代文学底蕴和基础的非常不建议读,一方面是文中很多名词如果想深刻理解需要百度一下;另一方面是文中夹杂了很多古语,且没有解释,很晦涩难懂;最后就是全书基本是在解释《春秋》中几个有争议的字的不同理解,不过从读下来的感觉来说,并没有读出太多思想层面的,已经迷失于作者的引经博典中(我能说已经分不清是引用的人名还是正文了么,俗称读懵了),硬着头皮读了100页,收获最大的是作者写的一些感悟,足矣证明作者确实很厉害,比如三种真实这些(不过这好像与书的主题无关),而对于书的本身,越读越烦躁,无数次想问:说了这么多,到底想表达啥的。。。(也求读透的高人指点)

  • 0 穆威威 2016-10-30 13:00:08

    在序章中作者说这是一本很枯燥乏味的书,但初读几章后的我感觉内容挺引人入胜的,有一种在看推理小说的感觉(让我想到了李开元先生的《复活的历史》),被好奇心驱使着想知道真相是什么以及是什么造成了“误会”。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