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百亿年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688_IMAGINE 2016-12-10 19:48:45

    随作者给科普探秘太阳的科学史。前面测地月日尺寸的几何法实验十分巧妙,有种看着答案原来如此可是翻回题目又懵菜的感觉;后来的光谱分析(夫琅禾费)和中微子部分也很精彩。看到物理学家们公式推导出的理论模型得到实验验证实在敬佩(实验室也有一位物理学家''._.'')。科学史里有不少哲学家插手科学理论臆想最后被打脸的,不妨纯粹对待科学。学习卢昌海老师的科普文。这个版本的评分怎么这么低。“实验鞭长莫及的地方,往往是理论遍地开花的地方。”

  • 0 F | Wagon 2020-10-07 21:52:51

    观测-猜想-理论-理论推论/预言-进一步观测验证推论/预言 中微子震荡对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更新,进而验证恒星在主序星时期的内部核聚变理论。日震学校准标准太阳模型,研究太阳震荡来分析太阳内部结构。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的研究就这么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 0 zxit2 2018-08-12 21:36:06

    通过光谱来分析太阳,发现太阳不过也是寻常元素构成的,不存在天贵地贱的说法。光谱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它让人们知道了,宇宙中的星辰大海跟我们这儿并没有什么不同。光谱的发现,不仅让我们对太阳的了解更深了一层,还开创了整个天体物理学

  • 1 Sea 2022-02-09 10:56:17

    十亿年后,人类将穴居;三十亿年后,地球表面温度将达到460°,生物灭绝;四十亿年后,地球将处于生死线上。这些变化都是来自于我们的太阳。

  • 0 无色透明易挥发 2022-01-15 10:48:18

    回到古希腊,我能吗?不我不能。

  • 0 心有猛虎 2022-06-18 12:34:20

    阿西莫夫写过一本六个太阳的科幻小说《黄昏》,三体是不是模仿了这个概念?

  • 1 家人最重要_ 2022-05-08 18:00:21

    卢昌海的科普确实写得挺好的,对于太阳这个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开头古希腊视角的引入让人耳目一新。

  • 0 lollapalooza 2023-09-12 22:38:50 辽宁

    经院哲学家以宗教教义为指导,通过对古典哲学思想进行包装、诠释及歪曲、诡辩,而构建出与圣经相协调的新体系。 不过这个号称简单的方法需要用到万有引力定律的一个不太简单的推论:那就是质量呈球对称分布的物体在其外部产生的引力相当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球心。这个推论在牛顿那个时代是只有牛顿才能证明的独门绝活,直到今天也足以难倒一部分理工科大学生。 原恒星云通常是扁盘状的,这是因为星际云通常存在缓慢的自转,在坍缩过程中,这种看似不起眼的自转会使得平行于转轴方向的坍缩比垂直于转轴方向的坍缩更容易进行(因为后者会因角动量的守恒而旋转得越来越快,从而产生越来越显著的离心效应,阻碍坍缩的持续进行),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使分子云的形状逐渐变成一个与转轴相垂直的扁盘。这一形状对于解释太阳系行星大致处于同一平面是很重要的。

  • 0 维参 2018-08-04 23:13:14

    这书很有意思。它的总体讲法一以贯之,提出问题,寻找思路,引入实验,检验假设。一个个问题自成一项研究的同时,还能和其它部分相互关联。但后半部分需要更深厚的科学基础,无论是“温度”概念必须从热力学出发来考虑(读过气象学的人肯定知道热层),还是中微子振荡中弱本征态和质量本征态的微妙区别。卢昌海一贯喜欢要读者自行验证,这本书的难度比《从奇点到虫洞》低多了,推荐收集一下书中零散出现的数据,自行计算一下。

  • 0 德里克的牧羊人 2020-12-31 06:03:59

    妈咪说基本都讲过

  • 0 企鹅同志 2018-06-19 16:35:23

    感兴趣的读者请自行证明……请读者想一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这本书自带弹幕和课后练习题)

  • 0 爬坑的饭饭 2020-03-22 20:23:25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理论模型必须向观测实事妥协。日食,实证精神,20世纪发生了228次,我这里数字对不上,你那里必定有别的东西。光谱,发现太阳也是寻常元素构成的。

  • 0 徐子陵 2020-07-04 16:02:10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天体运动模型的迭代更新,不是因为科学家们闲着没事干,而是因为旧的理论模型和观测到的现实不相符。从托勒密开始,科学家们就认识到,不管是多么完美的理论模型,都必须要向观测事实妥协。这种思维上的革命,为日后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 0 大傻曹 2016-08-28 12:10:02

    后面越来越好。

  • 0 北雪_TIG 2021-03-14 22:34:43

    荒星求生指南,从计算年月日开始!接下来看看《天文学与生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