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人类的智慧通过语言积淀下来。我们通过语言描述现象的同时,其实也在通过语言感知现象。由此,现象就与词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世界的境域。本书从日常语言出发,从哲学的角度对其加以阐释,试图挖掘出“词语”之下的“现象”。
作者常年从事西方哲学的研究,在本书中,通过对某些概念诸如“寂寞”“人”“希望”等词的分析,深入挖掘了习见的概念之中未被我们发现的深意。每一篇文章后配有相关主题的短诗,含义隽永,搭配的摄影小品也很值得玩味。
词语就仿佛现象的守护神,使之得以持存,甚至历久弥新。词语言说着现象的名称,而后者的丰富内在却只有在对生活的贴切关注下才能被发现。
在充满哲思的体察下,现象的本质得到彰显,例如“焦虑”的本质便是自我对未来的先行投入;相近的概念获得厘清,例如“孤独者”可以自我麻醉,而“孤寂者”却在悲凉之中显得异常清醒和超然;词语内在的矛盾也被揭示,例如“愤世嫉俗...
(展开全部)
在充满哲思的体察下,现象的本质得到彰显,例如“焦虑”的本质便是自我对未来的先行投入;相近的概念获得厘清,例如“孤独者”可以自我麻醉,而“孤寂者”却在悲凉之中显得异常清醒和超然;词语内在的矛盾也被揭示,例如“愤世嫉俗者”的悲观情绪恰恰是由于他对世界的过分乐观。
于是,词语与现象,在人的思想中,相互交织并共同绽放。
张志平,1968年出生,2000年于复旦大学获外国哲学博士学位。曾出版过译著《哲学对话: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漓江出版社,2013)、《自律的发明:近代道德哲学史》(上、下)(上海三联书店,2012)、《舍勒的心灵》(上海三联书店,2006,两人合译)、《迷途指津》(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三人合译),专著《情感的本质和意义——舍勒的情感现象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西方哲学十二讲》(重庆出版集团,2007)。在《复旦大学学报》《江海学刊》《人文杂志》《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社会学家茶座》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曾在意大利拉特兰大学和瑞典隆德大学访学,现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语言学上的词源追究外加现象学分析,很有趣的书。几乎都是从词源入手,揭露古人造字造词时字词本身便蕴含的意思,书中每一章也有提及字词后来的引申意义;具体来说,是对汉语进行了语义学的分析。再从现象学的角度分析这些汉语词汇,从不同的角度揭露语词本身蕴含的张力,配上适当的例子加以阐述。为读者们探究那些不曾被我们深入认识的词语背后蕴含的深意。语言生活化,易懂,值得一读(没有怎么读后面配的诗,略过略过)。
"皆典甾变",从古典分析哲学(圣奥古斯丁)一直困扰到现代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真的,极少给现代分析哲学同行打高分了。这本书难得在于,张志平先生把古今典变的“转捩点”都给标记出来了,这个太赞啦;美中不足,如若能把“泱点”和“捩点”作分类处理,这奇书就可直接当但丁未完成的“vulgari eloquentia”的未出版下卷了!
仅从对“真”的解读与书写(也是只看完“真”之后的打分),就可以感受到作者触及纤毫的人文与符号敏感性,以及讲现象语言化的能力。
好多年前凑单盲买的书,疫情闷在家里才打开看,简直是惊喜!笔者选取的词语都是生活中的高频词汇,当他从词源开始分析的时候,就像魔术一样揭开了表象,带我看到这些熟悉词语的本质,既陌生又精确。本书的文法也给我很大的刺激,作者用词凝练,哲学术语的使用丝毫不晦涩,不是在故作高深,而是表述所需,极大拓宽了我对中文表述的理解和想象。
读舍勒的时候意外读到的,挺惊喜,挺喜欢。
> 更多书评 1篇
> 5人在读
> 21人读过
> 514人想读
订阅关于词语与现象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我自己 2018-12-02 11:39:08
语言学上的词源追究外加现象学分析,很有趣的书。几乎都是从词源入手,揭露古人造字造词时字词本身便蕴含的意思,书中每一章也有提及字词后来的引申意义;具体来说,是对汉语进行了语义学的分析。再从现象学的角度分析这些汉语词汇,从不同的角度揭露语词本身蕴含的张力,配上适当的例子加以阐述。为读者们探究那些不曾被我们深入认识的词语背后蕴含的深意。语言生活化,易懂,值得一读(没有怎么读后面配的诗,略过略过)。
2 有用 Anchi_Re 2021-09-28 03:40:59
"皆典甾变",从古典分析哲学(圣奥古斯丁)一直困扰到现代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真的,极少给现代分析哲学同行打高分了。这本书难得在于,张志平先生把古今典变的“转捩点”都给标记出来了,这个太赞啦;美中不足,如若能把“泱点”和“捩点”作分类处理,这奇书就可直接当但丁未完成的“vulgari eloquentia”的未出版下卷了!
1 有用 冰山船角 2021-06-06 08:07:12
仅从对“真”的解读与书写(也是只看完“真”之后的打分),就可以感受到作者触及纤毫的人文与符号敏感性,以及讲现象语言化的能力。
2 有用 Tash Jam 2020-08-03 18:11:57
好多年前凑单盲买的书,疫情闷在家里才打开看,简直是惊喜!笔者选取的词语都是生活中的高频词汇,当他从词源开始分析的时候,就像魔术一样揭开了表象,带我看到这些熟悉词语的本质,既陌生又精确。本书的文法也给我很大的刺激,作者用词凝练,哲学术语的使用丝毫不晦涩,不是在故作高深,而是表述所需,极大拓宽了我对中文表述的理解和想象。
0 有用 安提戈涅 2023-08-03 16:07:27 云南
读舍勒的时候意外读到的,挺惊喜,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