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抽象表现主义 短评

热门 最新
  • 5 于湖 2016-01-14 11:13:52

    严谨的叙述,畅雅的翻译,推荐!

  • 4 穸苑花深无地 2015-12-08 23:35:07

    与其是抽表的重构不如说是解构,作者只是以Rothko和Pollock为主,以此来概括抽表,多少显得不是很有说服力;在性别探讨部分,同样有失偏颇,同时探讨黑色电影部分,略为牵强。译者不错。

  • 2 谢小非日记 2019-01-03 22:48:22

    看完脑袋晕晕的,一直不太懂表现主义,作者由视觉原始主义到荣格无意识对波洛克的心理教育插叙黑色电影中的无意识论述和空间隐喻,这样的艺术评论不得不让人佩服,呼,下楼透口气

  • 1 j 2016-03-13 03:30:08

    艺术评论的杰作

  • 1 Moly! 2016-12-28 20:55:09

    这一“新艺术史”的写法看完增的是有一种森森的绝望 意识形态无所不在又自我修正 而艺术家的所为既脱胎于它 又强化了它....

  • 1 $нєєп 2018-07-25 23:35:28

    在一个宏大的语境中谈波洛克和罗斯科的早期作品,其他艺术家涉及的不多,某些段落有点絮叨

  • 3 𝑾𝒂𝒍𝒅𝒆𝒊𝒏𝒔𝒂𝒎𝒌𝒆𝒊𝒕 2022-01-08 00:48:55

    补标。作为TJ克拉克的高徒,莱杰在社会艺术史的路径和整合材料的功夫上均得其师父真传,但写法更加务实明快,观感极佳,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格林伯格和弗雷德为代表的形式主义批评,以“纯粹视觉性”(请注意“纯粹”一词的修辞力量)对触觉的胜利来界定抽象表现主义。而莱杰所要“重构”的正是这一点:这一看似疏离意识/形态、甚至作为诸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空腔”而豁免性地存在的场域,实则同主流意识/形态(中产阶级的“现代人”话语)结成了深刻的共谋关系。波洛克兼具控制与放任、具象与抽象的绘画技术,与现代人话语对于主体性的建构(意识与潜意识、文明与暴/力、现代与原始)高度契合。波洛克的神话得以冉冉升起,正有赖于这种意识/形态的推波助澜。

  • 0 ijoyou 2022-01-21 23:31:24

    虽然第一次读这么严谨的艺术理论的书,难免感觉吃力,但是确实得到不少的收获和启发

  • 0 Gouerwa 2022-09-25 17:22:35 重庆

    简洁、清晰、流畅,却也冗长、臃肿、啰嗦,尽管试图确立波洛克和抽象表现主义的文化、社会和意识形态背景(包括在黑色电影、通俗哲学、报刊杂志以及其他大众文化消费品)之间的密切动态关联,但又几乎毫无启发性的观点输出,直到最后一章,才在格林伯格、弗雷德和罗森伯格之外进行了一些“拨乱反正”的尝试。架势摆得很大,但核心主张完全用不着花费将近600页。

  • 0 EE 2022-04-29 16:27:34

    论纽约画派的原始和无意识,抽象表现主义的迷惑性与社会背景。论述严谨典范,有些地方啰嗦;

  • 0 海豹包宝 2023-12-02 17:16:32 广东

    以为会因为不了解那些绘画难以理解,实际上完全不会 毕竟对作品压根没有分析而是进行一种象征性诠释“画面的这种构成不正是表达了我们的处境吗”就算完成了对作品的一切连接 剩下的就是援引各种理论复制出一个谁都不是的“时代性的我们”这一角色形象出来并大声宣告 “这就是你们!”

  • 0 霜露沾衣 2023-11-27 02:28:30 福建

    把抽象表现主义放进意识形态和现代人话语中来理解,也顺带反驳了艺术阴谋论。挺细致的,但是讨论波洛克作品和无意识的关系的部分相当冗长乏味,关于现代人话语的哲学讨论又离绘画有点距离,看得很无聊。对评论波洛克艺术的常用比喻的分析倒挺有意思的。

  • 0 Rumi's room 2022-12-17 01:59:43 安徽

    作为学术著作并没有走进画家和画作本身,而是套用一堆荣格和无意识的理论和波洛克等抽表派画家产生强行联系,理论只能作为画家的参考而不会作为主要的支撑,而作品的张力会自然且直观呈现在观者的视线里,而套用理论只会削弱那直观的力量。对比罗斯克等艺术家自己的理论与阐述,这种啰嗦的理论堆砌显得有点不必要,且不够深入。只能说隔行如隔山吧,总之非常反感拿艺术给自己理论贴金的理论了。

  • 1 洛盏 2023-03-15 16:01:38 上海

    瑞思拜!这本书是我读过的关于抽象绘画的最好的著作。论述清晰,翻译的也很好。帮我把以前很多想不清楚的问题都理清楚了。波洛克和抽表,格林伯格,形式分析。。。貌似原作者是T.J.克拉克在哈佛的博士。希望国内这样的好书越来越多~译笔非常清晰,太难得了!

  • 0 Enthusiast 2023-08-16 09:14:47 江苏

    选读前言、第一章、第二章和第四章

  • 0 Eureka 2023-09-15 15:01:01 北京

    是我讨厌的研究的典范

  • 0 蓓一之 2023-04-02 14:01:38 湖北

    太深奥了看不懂

  • 0 胡桑 2023-03-15 17:17:41 上海

    艺术社会史研究的杰作。对抽象表现主义的理解、阐释很深入。译文流畅。

  • 0 杨123 2017-12-31 15:33:08

    从史实到分析都干货满满,关于现代人话语的论述不仅对理解画作大有裨益,也引发了我对个人艺术观与意识结构之认识的反思

  • 0 小淘气 2017-01-02 22:51:37

    借的朋友的书看得,重点看了第一第三章,还是比较有收获,关于波洛克和无意识的分析非常对我的胃口,应该83-89分之间。翻译的还算不错,小赞。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