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 短评

热门 最新
  • 125 思郁 2015-11-04 16:38:59

    24.25章删得真不少。需要结合第一卷重读

  • 63 夜幕 2015-10-20 15:34:46

    看福山的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场思想的盛宴!相对于二十几年前的福山,那时自身年轻,不可一世,也因第三波全球化的民主浪潮到来的外部因素,其提出了震惊世界思想界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宣称“布尔乔亚”已经来到了门口。不过,今天的福山,包括起源的上卷,经过这二十几年的细致观察,完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套巨作,细微入理了分析我们从前现代走向今天的原因,过程,以及我们将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的古人常说,看史知兴替,我想这就是此书最大的意义!而且此书是不同的价值观,在更大的格局下写就完成的。历史真的终结了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体制要在不断的改革和调整中使我们能平衡的抵达“丹麦”。不过,这书关于天朝的描写,删节了估计非常多,不过现在看来存在的内容,也非常大胆!里面的很多观点,也非常有趣。

  • 60 久道 2016-03-06 15:21:55

    作者认为,东亚的崛起是因为有发达的秦制传统,此乃福山思路。

  • 39 timeregister 2015-12-14 22:03:00

    福山用两卷本的政治史来结束自己的历史终结。

  • 45 rivert 2018-03-23 22:35:12

    颇有见地的通俗读物,不久之后,它的某些观点会改头换面,出现在知乎的高票答案里。

  • 10 复活节彩蛋 2019-12-16 10:10:25

    怎么说呢,一个人既是宇宙的微尘,又是国家强大和时代前进的炮灰。

  • 7 VIctor Cheng 2015-11-01 11:31:34

    译者把侍从主义翻译为依附主义,有空写篇书评批判福山

  • 6 Thresh 2015-10-30 16:31:58

    读的英文版,回头买本中文版本对照收藏。福山这套上下册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一个值得借鉴的分析框架,而非分析的内容。内容有点大而全,但不深入,定性容易,定量少。但是这个框架延续了福山自身对社会资本这一主题的考量,作为福山提出的国家建设三要素之一,这已经算是一种一脉相承的成功了。But 下卷翻译很见鬼,缺乏常识

  • 13 忆古思今 2020-01-22 16:11:03

    长达1000多页的两卷书终于读完,这是我读到对我思想冲击最大的两本书,有醍醐灌顶之感。它让我厘清了许多似是而非的观念,更坚定了对建设自由民主法治的现代中国的信念,我坚信,国家能力超强的中国,如能补上法治和民主的短板,平衡好国家、法治、民主三个现代国家的必备要件,就一定能真正做到大国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4 [已注销] 2015-11-01 07:13:11

    这本感觉被忽视了,很有洞见。

  • 6 愚公 2015-11-19 18:08:59

    与政治秩序起源不同,这本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描绘了现代政治的一些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世界各个地区的表现。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国家、制度、民主和政治衰败,除了第一部分描绘了现代政治要素,第二部分则通过这些要素对于亚非拉地区国家的影响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关于民主,主要是借着阿拉伯之春来谈及民主问题,最后一部分关于政治衰败,主要是对于美国现状的批评。总体上看,内容写作稍显芜杂,虽然有很多案例,但是细致的政治学分析还是比较缺乏。关于中国部分有部分删节,书中用省略号标识出来。

  • 7 Expresso 2016-12-27 09:32:22

    现代政治史观的梳理和提炼,各种政治经典书籍的高度概括。看这个的感觉已经没有上半集那么惊艳了。

  • 4 虾米 2017-08-01 09:57:53

    《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之续篇。福山继续探讨国家、法治、民主三大要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证明这三样好东西放在一块儿如果剂量不对可能就要释放毒物。检讨国家强大而法治民主不彰的中国、法治民主适当而国家孱弱的拉美和印度、国家民主法治均缺位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的得失

  • 3 舞池里的塔西佗 2016-03-10 16:28:16

    福山政治百科全书下册,建模高手,颇有乃师风范。总体参考价值高。政治衰败那卷,立足于国家层面,考察的是政府职能的“衰退”(私以为该词要比“衰败”更符合原意)。福山关于政治衰退的思路没有太大的问题,虽然用美国为例说明比较别扭。如果用这套理论来分析中国的王朝更替,可能更有说服力。

  • 10 AlonsoQuijano 2015-10-20 22:04:28

    由Goodread上4.3的超级高分可以看出,福山对美国政治当下的困境看得可谓清楚,而在豆瓣,估计只有8分了,讲的东西太多太杂,我们一般的中国读者没有那么好的西方历史的背景知识,如英美摆脱民主庇护主义的例子;而对于专业的比较政治学研究者,则又过于浅显了。 Anyway,相对于《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之人》这部成名作,这两卷本的政治秩序可以说是福山真正的理论之作,也算亨廷顿最好的注脚?

  • 6 国王的新枪 2020-06-29 21:53:02

    终于读完史诗般的两卷…发展六方面和政治制度三大组件的宏大理论提得没问题,但在此框架下进行的历史解读总有隔靴搔痒之感。这个理论终究是概括性的,试图抓来所有好的因素:强大国家、民主、法治拼在一起,各种举例有些喧宾夺主了(尤其是对美国的分析占得有点多),而不是分析宏大理论,在分析过程中举例(比如亨廷顿做的那样),尤其在这一本中比较突出。但这不妨碍福山在书中的诸多洞见,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只根据三十年前的历史终结论来判断福山(而且甚至也没真正理解这个理论的含义),而根本没有看到三十年来福山不断完善修正自己理论和观点的尝试,只抓着偏见和历史终结这个名词就开始大发感叹,令人作呕。

  • 5 艾吉奥 2018-05-19 16:50:39

    福山分析了拉丁美洲的智利、波多黎各、亚洲的中国、韩国、美日与欧洲的发达国家以及非洲的诸国民主发展状况,视野可谓广泛,他提出的国家治理能力、法制、民主之间的关系十分具有启发力。联想到最近的修宪,福山的论点的确有说服力。既然西方的民主都有衰落的时候,那么是不是更有借口给某些国家制造了保留自身发展模式的例外论的底气与口实?

  • 1 伊卡洛斯 2017-03-11 12:57:00

    政治体系=国家+法治+问责;思想并不存在于真空之中;政治问题不等于智识问题,发展的意愿不得不受制于利益的、观念的、资源的客观束缚,使妥协成为绕不过去的环节。

  • 4 恶夫 2016-01-26 22:56:38

    就当长篇评书联播来看了,一些历史+一些文献+一条主线,简直是酒桌上吹牛装逼之利器。第四部分讲美国政治衰败那几章对我来说实在乏味且……别扭,尤其考虑到作者是福山,还以为福山这个浓眉大眼的也叛变革命拥抱威权主义了呢。被删节部分换成省略号,也算“良心”了……

  • 2 薛定谔的猫 2020-10-11 01:31:19

    本书是福山关于世界政治进程全书的下册,主要论述了工业时代以后世界政治的演进和衰败,对比分析了几个代表性国家,比如美国、欧洲国家、拉丁美洲和东亚。作者的观点在于,理想的政治形态,需要在国家、民主、法治三个方面拥有健全的体制,否则,就算是民主社会也难免由于依附主义造成腐败,而腐败则是自由裁量权减去负责制。作者的观点非常富有参考意义,特别是花费了大量笔墨论述美国的政治历程,中产阶级对于民主政治的影响,同时作为非典型威权国家代表的中国,作者对中国的强国家弱法治也有精彩的论述。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