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绒监狱的书评 (28)

天鹅绒监狱——审查的艺术!
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一种看不见的监狱禁锢着我们。在网络时代以前,审查是不可见的,亦或是十分隐蔽的;但是现在,我们随时可以发现身边有些书被下架了,有些关键词是不可搜索的——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审查,感受到那些从我们身边消失的东西。我们与东欧国家有过共同的历史体验...
(展开)

乖,叔叔给你棒棒糖吃
原文链接: https://blog.rsywx.net/2016/09/24/be-nice-and-you-will-be-treated/ 原文链接 这是我泰国旅游看书书评的第三篇。我看的是《天鹅绒监狱》。 这本薄薄的书讲述了一个真理:天鹅绒监狱是个美好的地方。与我们通常理解的监狱之阴森恐怖不同,它那里窗明几净,舒适和...
(展开)

文化即审查:后斯大林时代东欧艺术家群体的无奈
当柏拉图拒绝诗人进入理想国的时候,他一定是预见到了2000多年后的情形。诗人是有罪的,因为他既无法传达真理,又会腐蚀青年人的心灵。这被认为是柏拉图的偏见;但是人们注意到柏拉图刻意保留了颂神诗,认为他为了城邦的良好统治而不得已为之,所以又消除了这一偏见。就在这种...
(展开)

在天鹅绒监狱里待久了,就再也出不去了
《天鹅绒监狱》是匈牙利作家米克洛什·哈拉兹蒂论述东欧审查制度的地下文学作品。由于种种原因,这本书现在已经买不到了,可想而知,背后是一场与审查的角力。 本书开头,哈拉兹蒂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审查制度不会消灭文化,而是通过驯化艺术家,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繁荣...
(展开)

能锁住的从来不能称之为自由
天生的异议者,反抗的男爵。仿佛上帝派出的神仙使者。始终对这个世界保持着警惕的距离,寻找微弱的不苟同者的声音。 前面的部分读的很激动,后面慢慢开始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统治者用釜底抽薪的方式把自由的意志困于这座丝绒囚牢。艺术家为了头衔和荣誉与社会意识妥协。审查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