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与自由》的原文摘录

  • 人生不是单独的,人是社会的动物,他能看见和想象他所看不到的东西,他有能看到上至数百万年下至子孙百代的能力。无论是过去、现在,或将来,人都逃不了人与人的关系。 (查看原文)
    米兰之花 2023-02-25 09:34:19
    —— 引自章节:人生问题
  • 不但好的东西不朽,坏的东西也不朽,善不朽,恶亦不朽。一句好话可以影响无数人,一句坏话可以害死无数人。这就给我们一个人生标准,消极的我们不要害人,要懂得自己行为。积极地要使这社会增加一点儿好处,总要叫人家得我一点儿好处。再回来说,人生就算是做梦,也要做一个像样子的梦。 (查看原文)
    米兰之花 2023-02-25 09:38:18
    —— 引自章节:人生问题
  • 人生是什么?即是人在戏台上演戏,在唱戏。看戏有各种看法,即对人生的看法叫作人生观。但人生有什么意义呢?怎样算好戏?怎样算坏戏?我常想:人生意义就在我们怎样看人生。意义的大小浅深,全在我们怎样去用两手和脑部。人生很短,上寿不过百年,完全可用手脑做事的时候,不过几十年。有人说,人生是梦,是很短的梦。有人说,人生不过是肥皂泡。其实,就是最悲观的说法,也证实我上面所说人生的有没有意义全看我们对人生的看法。就算他是做梦吧,也要做一个热闹的,轰轰烈烈的好梦,不要做悲观的梦。既然辛辛苦苦地上台,就要好好地唱个好戏,唱个像样子的戏,不要跑龙套。 (查看原文)
    米兰之花 2023-02-25 09:40:06
    —— 引自章节:人生问题
  • 庄子虽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已”的话头,但是我们还要向上去做,得一分就是一分,一寸就是一寸,可以有阿基米德氏发现浮力时叫Eureka的快活,有了这种精神,做人就不会失望。所以人生的意味,全靠你自己的工作;你要它圆就圆,方就方,是有意味;因为真理无穷,趣味无穷,进步快活也无穷尽。 (查看原文)
    米兰之花 2023-02-25 09:58:23
    —— 引自章节:科学的人生观
  • 此次五卅惨案,也有许多激烈的青年,主张和英国宣战,他们没有想到战争时和战争后,政治上、商业上、交通上、经济上、军事上的一切设备和结果。他们只知唱高调,不负责任地胡闹,只被成见和一时感情的冲动所趋使,没有想到某种条件有某种结果,以及某种结果有没有解决某种条件的可能。 (查看原文)
    米兰之花 2023-02-25 10:09:21
    —— 引自章节:思想的方法
  • 山林隐逸的生活虽然不是完全出世的,也是不满意于现社会的表示。他们不满意于当时的社会政治,却又无能为力,只得隐姓埋名,逃出这个恶浊社会去过他们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他们不能“得君行道”,故对于功名利禄,表示藐视的态度;他们痛恨富贵的人骄奢淫逸,故说富贵如同天上的浮云,如同脚下的破草鞋他们痛恨社会上有许多不耕而食、不劳而得的“吃白阶级”,故自己耕田锄地,自食其力;他们厌恶这污浊的社会,故实行他们理想中梅妻鹤子、渔蓑钓艇的洁净生活。 (查看原文)
    米兰之花 2023-02-25 10:23:39
    —— 引自章节: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 古代的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只为要妄想凭空改造个人,故主张正心、诚意、独善其身的办法,这种办法其实是没有办法,因为没有下手的地方。近代的人生哲学渐渐变了,渐渐打破了这种迷梦,渐渐觉悟:改造社会的下手方法在于改良那些造成社会的种种势力一制度、习惯、思想、教育,等等。那些势力改良了,人也改良了…我们的根本观念是:个人是社会上无数势力造成的。改造社会须从改造这些造成社会,造成个人的种种势力做起。改造社会即是改造个人。 (查看原文)
    米兰之花 2023-02-25 10:31:17
    —— 引自章节: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 我们对于反对的旧势力,应该做正当的奋斗,不可退缩。我们的方针是:奋斗的结果,要使社会的旧势力不能不让我们;切不可先就偃旗息鼓退出现社会,把这个社会双手让给旧势力。换句话说,应该使旧社会变成新社会,使旧村变为新村,使旧生活变为新生活。 (查看原文)
    米兰之花 2023-02-25 10:45:09
    —— 引自章节: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 人生的大病根在于不肯睁开眼睛来看世间的真实现状。明明是男盗女娼的社会,我们偏说是圣贤礼义之邦;明明是赃官污吏的政治,我们偏要歌功颂德;明明是不可救药的大病,我们偏要说一点儿病都没有!却不知道:若要病好,须先认有病;若要政治好,须先认现今的政治实在不好;若要改良社会,须先知道现今的社会实是男盗女娼的社会! (查看原文)
    米兰之花 2023-02-25 10:51:28
    —— 引自章节:易卜生主义
  • 社会上所谓“道德”不过是许多陈腐的旧习惯。合于社会习惯的,便是道德;不合于社会习惯的,便是不道德。正如我们中国的老辈人看见少年男女实行自由结婚,便说是“不道德”。为什么呢?因为这事不合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社会习惯。但是这班老辈人自己讨过许多小老婆,却以为是很平常的事,没有什么不道德。为什么呢?因为习惯如此。 (查看原文)
    米兰之花 2023-02-25 11:14:07
    —— 引自章节:易卜生主义
  • 易卜生的戏剧中,有一条极显而易见的学说,是说社会与个人互相损害;社会最爱专制,往往用强力摧折个人的个性,压制个人自由独立的精神;等到个人的个性都消灭了,等到自由独立的精神都完了,社会自身也没有生气了,也不会进步了。 (查看原文)
    米兰之花 2023-02-25 11:23:24
    —— 引自章节:易卜生主义
  • 那些不懂事又不安本分的理想家,处处和社会的风俗习惯反对,是该受重罚的。执行这种重罚的机关,便是“舆论”,便是大多数的“公论”。世间有一种最通行的迷信,叫作“服从多数的迷信”。人都以为多数人的公论总是不错的。易卜生绝对的不承认这种迷信。他说“多数党总在错的一边,少数党总在不错的一边”。一切维新革命,都是少数人发起的,都是大多数人所极力反对的。大多数人总是守旧麻木不仁的,只有极少数人,有时只有一个人,不满意于社会的现状,要想维新,要想革命。这种理想家是社会所最忌的。大多数人都骂他是“捣乱分子”,都恨他“扰乱治安”,都说他“大逆不道”;所以他们用大多数的专制威权去压制那“捣乱”的理想志士,不许他开口,不许他行动自由;把他关在监牢里,把他赶出境去,把他杀了,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活活地钉死,把他捆在柴草上活活地烧死。过了几十年几百年,那少数人的主张渐渐地变成多数人的主张了,于是社会的多数人又把他们从前杀死钉死烧死的那些“捣乱分子”一个一个地重新推崇起来,替他们修墓,替他们作传,替他们立庙,替他们铸铜像。却不知道从前那种“新”思想,到了这时候,又早已成了“陈腐的”迷信!当他们替从前那些特立独行的人修墓铸铜像的时候,社会里早已发生了几个新派少数人,又要受他们杀死钉死烧死的刑罚了! (查看原文)
    米兰之花 2023-02-25 11:25:06
    —— 引自章节:易卜生主义
  • 为什么要反对调和呢?因为评判的态度只认得一个是与不是,一个好与不好,一个适与不适一不认得什么古今中外的调和。调和是社会的一种天然趋势。人类社会有一种守旧的惰性,少数人只管趋向极端的革新,大多数人至多只能跟你走半程路。这就是调和。调和是人类懒病的天然趋势,用不着我们来提倡。我们走了一百里路,大多数人也许勉强走三四十里。我们若先讲调和,只走五十里,他们就一步都不走了。所以革新家的责任只是认定“是”的一个方向走去,不要回头讲调和。社会上自然有无数懒人懦夫出来调和。 (查看原文)
    米兰之花 2023-02-25 15:09:32
    —— 引自章节:新思潮的意义
  • 第一,文明(Civilization)是一个民族应付它的环境的总成绩。 第二,文化(Culture)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式。 第三,凡一种文明的造成,必有两个因子:一是物质的(Material),包括种种自然界的势力与质料;一是精神的(Spiritual),包括一个民族的聪明才智、感情和理想。凡文明都是人的心思智力运用自然界的质与力的作品;没有一种文明是精神的,也没有一种文明单是物质的。 (查看原文)
    米兰之花 2023-02-25 15:22:25
    —— 引自章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 衣食足而后知荣辱,仓廪实而后知礼节。 这不是什么舶来的“经济史观”,这是平恕的常识。人世的大悲剧是无数的人们终身做血汗的生活,而不能得着最低限度的人生幸福,不能避免冻与饿。人世的更大悲剧是人类的先知先觉者眼看无数人们的冻饿,不能设法增进他们的幸福,却把“乐天”、“安命”、“知足”、“安贫”种种催眠药给他们吃,叫他们自已欺骗自己,安慰自己。西方古代有一则寓言说,狐狸想吃葡萄,葡萄太高了,他吃不着,只好说“我本不爱吃这酸葡萄!”狐狸吃不着甜葡萄,只好说葡萄是酸的;人们享不着物质上的快乐,只好说物质上的享受是不足羡慕的,而贫贱是可以骄人的。这样自欺自慰成了懒惰的风气,又不足为奇了。于是有狂病的人又进一步,素性回过头去,戕贼身体,断臂,绝食,焚身,以求那幻想的精神的安慰。从自欺自慰以至于自残自杀,人生观变成了人死观,都是从一条路上来的:这条路就是轻蔑人类的基本的欲望。朝这条路上走,逆天而拂性,必至于养成懒惰的社会,多数人不肯努力以求人生基本欲望的满足,也就不肯进一步以求心灵上与精神上的发展了。 (查看原文)
    米兰之花 2023-02-25 15:27:46
    —— 引自章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 古代的宗教大抵注重个人的拯救;古代的道德也大抵注重个人的修养。虽然也有自命普度众生的宗教,虽然也有自命兼济天下的道德,然而终苦于无法下手,无力实行,只好仍旧回到个人的身心上用功夫,做那向内的修养。越向内做功夫,越看不见外面的现实世界;越在那不可捉摸的心性上玩把戏,越没有能力应付外面的实际问题。即如中国八百年的理学功夫居然看不见二万万妇女缠足的惨无人道!明心见性,何补于人道的苦痛困穷!坐禅主敬,不过造成许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废物! (查看原文)
    米兰之花 2023-02-25 15:45:47
    —— 引自章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 诗人邓内孙(Tennyson)借古英雄Ulysses的口气歌唱道: 然而人的阅历就像一座穹门, 从那里靂出那不曾走过的世界, 越走越远永永望不到他的尽头。 半路上不干了,多么沉闷呵! 明晃晃的快刀为什么甘心上锈! 难道留得一口气就算得生活了? 朋友,来罢! 去寻一个更新的世界是不会太晚的。 用掉的精力固然不回来了,剩下的还不少呢。 会现在虽然不是从前那样掀天动地的身手了, 然而我们毕竟还是我们,—— 光阴与命运颓唐了几分壮志! 终止不住那不老的雄心, 去努力,去探寻,去发现, 永不退让,不屈伏。 (查看原文)
    米兰之花 2023-02-25 15:54:40
    —— 引自章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 现在大多数喊口号,贴标语的,也不外这两种理由:一是心理上的过瘾,一是无意义的盲从。 少年人抱着一腔热沸的血,无处发泄,只好在墙上大书“打倒卖国贼”,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写完之后,那二尺见方的大字,那颜鲁公的书法,个个挺出来,好生威武,他自己看着,血也不沸了,气也稍稍平了,心里觉得舒服得多,可以坦然回去休息了。于是他的一腔义愤,不曾收敛回去,在他的行为上与人格上发生有益的影响却轻轻地发泄在墙头的标语上面了。 这样的发泄情感,比什么都容易,既痛快,又有面子,谁不爱做呢?一回生,二回熟,便成了惯例了,于是“五一”、“五三”“五四”、“五七”、“五九”、“六三”…都照样做去:放一天假开个纪念会,贴无数标语,喊几句口号,就算做了纪念了! 于是月月有纪念,周周做纪念周,墙上处处是标语,人人嘴上有的是口号。于是老祖宗几千年相传的“名教”之道遂大行于今日,而中国遂成了一个“名教”的国家。 (查看原文)
    米兰之花 2023-02-25 16:52:12
    —— 引自章节:名教
  • 充分运用人的聪明智慧来寻求真理,来控制自然,来变化物质以供人用,来使人免除不必要的辛劳痛苦,来把人的力量增加几千倍几十万倍,来使人的精神从愚昧、迷信里解放出来,来革新再造人类的种种制度以谋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这样的文明是高度理想主义的文明,是真正精神的文明。 (查看原文)
    米兰之花 2023-02-25 17:31:21
    —— 引自章节:科学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改革
  • 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不容忍只是不能容忍和我自己不同的新思想和新信仰。一个宗教团体总相信自己的宗教信仰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宗教信仰必定是错的,必定是异端、邪教。一个政治团体总相信自己的政治主张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政治见解必定是错的,必定是敌人。 一切对异端的迫害,一切对“异已”的摧残,一切宗教自由的禁止,切思想言论的被压迫,都由于这一点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心理。因为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所以不能容忍任何和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了。 (查看原文)
    米兰之花 2023-03-12 11:49:55
    —— 引自章节:容忍与自由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