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年台灣開埠之後,十位來自異國的官員、商人、學者、攝影家,因為不同的理由來到台灣旅行。
當時的台灣除了漢人群聚於西岸之外,中央山脈和東部地區仍然是原住民的世界。這些異國旅行者沿著官道、山路、水路,在台灣西岸旅行,隨著旅途目的的不同,他們也會進入部落探訪原住民,記錄經歷的事跡。
在他們的旅遊記錄中,福爾摩沙島上有親和的農村景象、也有原始的自然風光,這些文字與圖片交織成百年前的台灣樣貌。
作者劉克襄除了整理文獻資料,進行考證、註解,也重新走訪旅行中的每一個地點,拍攝地標事物,並規劃現代版旅行路線。與多年前的旅行者走在同樣的路途上,感受百年時光的流轉,開啟台灣遊歷的另一種想像。
本書特色
◎百年前的文字,加上現代的風景,不同時空的福爾摩沙交會於二○一五年全新修訂的《福爾摩沙大旅行》。
◎作者劉克襄考證、註釋九篇十九世紀外國人的台灣遊記,透過異國的眼光,遙想百年前台灣島上的精采風景。
◎參考舊時的旅遊路線,提出現代的旅遊參考,讀者不妨按圖索驥,完成自己的福爾摩沙大旅行。
0 有用 9 de Julio 2020-11-21 21:46:25
一大半内容是对晚清洋人来台游记的缩写节译,应该挂“编著”而非“著”。内容比较琐碎。
0 有用 此系紫紫 2019-05-03 22:06:37
雖然自己在島上生活了一段時間,不算陌生,但是看書的時候,一邊查谷歌地圖,一邊查歷史、地理、生物知識的感覺,很不錯!
0 有用 龙纳尔多 2020-01-28 00:57:35
19世纪台湾的风貌和闽南地区实在像,不过未开化地区原住民让西方人所谓的旅行更像探险。五年内去了湾湾三次却无缘旅行,总想多了解一下这个岛,特别是它和政治无关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