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副标题: 帮助孩子养成高情商、有教养的大脑!
原作名: No-drama discipline : the whole-brain way to calm the chaos and nurture your child's developmen mind
译者: 吴蒙琦
出版年: 2015-9-1
页数: 236
定价: 45
装帧: 平装
丛书: 华章心理·父母读本
ISBN: 9787111509288
内容简介 · · · · · ·
无须和孩子产生冲突,也无须愤怒、哭泣和沮丧
用爱与尊重的方式让孩子守规矩 使孩子朝着成功和幸福的人生方向前进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陈忻
积极教养专家/刘建鸿
联袂推荐
世界知名儿童教养专家丹尼尔•西格尔全新力作
每一次管教都是塑造孩子大脑的关键时刻
开卷之前一个问题
就在突然之间,一只碗被扔出厨房,里面的牛奶和脆谷乐麦圈拍花了整面墙。
莫名其妙地,被涂成蓝色的狗狗从后院跑过来了。
你的某个孩子威吓了他的弟弟妹妹。
这是本月第三次接到来自校长办公室的电话了。
你该怎么办?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希望你能够完全抛开之前对于管教这个词的所有认识。忘记这个词的意思,忘记在孩子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时,你耳闻目睹的那些家长的反应吧。
反躬自问:在管教孩子这个问题上,你是否愿意至少动脑筋想想有没有其他方法?某种能够帮助孩子立即表现良好,并且...
无须和孩子产生冲突,也无须愤怒、哭泣和沮丧
用爱与尊重的方式让孩子守规矩 使孩子朝着成功和幸福的人生方向前进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陈忻
积极教养专家/刘建鸿
联袂推荐
世界知名儿童教养专家丹尼尔•西格尔全新力作
每一次管教都是塑造孩子大脑的关键时刻
开卷之前一个问题
就在突然之间,一只碗被扔出厨房,里面的牛奶和脆谷乐麦圈拍花了整面墙。
莫名其妙地,被涂成蓝色的狗狗从后院跑过来了。
你的某个孩子威吓了他的弟弟妹妹。
这是本月第三次接到来自校长办公室的电话了。
你该怎么办?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希望你能够完全抛开之前对于管教这个词的所有认识。忘记这个词的意思,忘记在孩子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时,你耳闻目睹的那些家长的反应吧。
反躬自问:在管教孩子这个问题上,你是否愿意至少动脑筋想想有没有其他方法?某种能够帮助孩子立即表现良好,并且从长远角度来看,能够使他们成为快乐、成功、温和、可靠且自律的优秀人才的方法?
如果你愿意,那么,我们也愿意将这本书献给你。
再也不怕管教孩子却导致事态愈演愈烈啦!
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管教方法不伤害孩子、温和慈爱、有礼有节,但有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同时也觉得温和的管教方法收效甚微。
两位育儿先锋专家——丹尼尔•西格尔和蒂娜•佩妮•布赖森,要来攻克这一难题了!继畅销书《全脑教养法》之后,他们再度联手打造了这部全新力作《去情绪化管教,帮助孩子养成高情商、有教养的大脑》。
本书为家长指出一个有效又有爱的管教方式:通过爱与欢声笑语,而不是严厉训斥,来获取对于孩子更为有效的约束效果。
通过点明“管教”的真义是“教”,而非吼叫或者训斥,作者阐述了家长要保持理智,对孩子的情绪进行理性引导,将情绪崩溃的时刻变为让孩子成长的机会。
这样做能从根本上打破“错误行为—严厉惩罚—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不但使问题得到解决,而且让家长和孩子双赢。
本书将解释父母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使用的管教方法与孩子大脑的健康发展之间的联系,展示了如何与孩子那正在发育的大脑打交道,帮助孩子建立有助于提高其情商的大脑连接,让孩子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健康的精神状态和更有意义的人生。
你将会在本书中找到:
•有效的策略:帮助家长辨识自己的管教理念,并找到最佳方法向孩子传授
•科学的方法:在设下清晰一致的行为界限的同时,与孩子进行冷静而慈爱的情感连接——无论他们的行为有多过分
•好用的技巧:帮助孩子摆脱小脾气,获得决策能力、洞察力、共情心和自我修复能力
•20个最优秀的父母也会犯的错误,让你防患于未然
•真实的小故事和有趣的插图,让你的阅读更加轻松愉快
作者简介 · · · · · ·
丹尼尔•西格尔(Daniel J. Siegel)
国际知名畅销书作家、获奖教育家、儿童精神病学家。
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现在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学的临床教授、正念觉知研究中心的主任。同时,他创办了第七感研究所,并担任执行主任。第七感研究所的目的是在个人、家庭、组织和社群之间提升洞察力、同情心和共情能力。
丹尼尔•西格尔的著作颇丰,主题涵盖脑科学、心理治疗和儿童教养,其中包括国际畅销书《全脑教养法》《第七感》等。他也是诺顿专业书系——人际神经生物学系列的创始主编,该书系包括《疗愈创伤》《情绪的力量》《创伤和身体》。
他曾在世界各地做过许多次演讲,并为专业人士开办研讨班,深受欢迎。
蒂娜•佩妮•布赖森(Tina Payne Bryson)
儿童及青少年心理治疗师,第七感研究所现任家长教育主任,以及加利福尼亚州阿尔塔迪纳区圣马克...
丹尼尔•西格尔(Daniel J. Siegel)
国际知名畅销书作家、获奖教育家、儿童精神病学家。
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现在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学的临床教授、正念觉知研究中心的主任。同时,他创办了第七感研究所,并担任执行主任。第七感研究所的目的是在个人、家庭、组织和社群之间提升洞察力、同情心和共情能力。
丹尼尔•西格尔的著作颇丰,主题涵盖脑科学、心理治疗和儿童教养,其中包括国际畅销书《全脑教养法》《第七感》等。他也是诺顿专业书系——人际神经生物学系列的创始主编,该书系包括《疗愈创伤》《情绪的力量》《创伤和身体》。
他曾在世界各地做过许多次演讲,并为专业人士开办研讨班,深受欢迎。
蒂娜•佩妮•布赖森(Tina Payne Bryson)
儿童及青少年心理治疗师,第七感研究所现任家长教育主任,以及加利福尼亚州阿尔塔迪纳区圣马克学校的儿童发展专家。
她毕业于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与丹尼尔•西格尔一起共同创作了畅销书《全脑教养法》。她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家长,教育工作者和临床医生主持了多场会议和研讨会。
译者
吴蒙琦,香港大学语言学硕士毕业,主修方向神经语言学。
目录 · · · · · ·
前言 关系导向的、去情绪化的管教:鼓励孩子合作,构建孩子的大脑
001 第1章 重新解读“管教”
004 三连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
011 不能与不想:管教不能一刀切
015 屁股和大脑
· · · · · · (更多)
前言 关系导向的、去情绪化的管教:鼓励孩子合作,构建孩子的大脑
001 第1章 重新解读“管教”
004 三连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
011 不能与不想:管教不能一刀切
015 屁股和大脑
018 那么坐冷板凳怎么样?难道它不是有效的管教办法吗
024 你的管教理念是什么
027 第2章 管教中的大脑
028 “Brain C”之第一条:大脑在变化(Changing)
033 “Brain C”之第二条:大脑是可以被改变的(Changeable)
038 “Brain C”之第三条:大脑是复合的(Complex)
043 应用“Brain C”准则
047 用去情绪化管教来构建大脑
050 通过设定界限来构建大脑
057 第3章 愤怒到平静:情感连接是关键
060 主动出击的教育
062 为什么情感连接排首位
072 该拿孩子的脾气怎么办?难道不应该置之不理吗
076 要如何在不娇惯孩子的情况下与其进行情感连接
079 情感连接行为设限两手抓
087 第4章 管教行为中的去情绪化情感连接
089 给情感连接划分阶段:反馈灵活性
090 情感连接准则之一:关掉鲨鱼音乐
096 情感连接准则之二:探求为什么
100 情感连接准则之三:想想怎么做
102 去情绪化情感连接循环
102 情感连接策略之一:表达安慰
108 情感连接策略之二:认同,认同,认同
113 情感连接策略之三:别再说了,先听吧
114 情感连接策略之四:反射你所听到的东西
117 第5章 1-2-3管教:理性引导——为了现在,也为了未来
121 1-2-3管教
121 一个定义
125 两个原则
132 三个第七感成果
136 实践中的1-2-3管教
141 第6章 行为管束:R-E-D-I-R-E-C-T,就是这么简单
143 在进行理性引导之前:先说平静,再谈连接
145 帮助进行理性引导的R-E-D-I-R-E-C-T策略
146 理性引导策略之一:少说话
150 理性引导策略之二:接纳各种情绪
153 理性引导策略之三:要叙述,不要说教
157 理性引导策略之四:让孩子参与管教过程
163 理性引导策略之五:用有条件的肯定表达反对的意思
167 理性引导策略之六:着重于积极的东西
170 理性引导策略之七:创造性地处理问题
174 理性引导策略之八:传授第七感技巧
184 结语
194 附录A 关于连接与引导的冰箱贴
196 附录B 亲子教育专家的挫败时刻:你并不孤独
202 附录C 给抚育者的提示
204 附录D 即使是最棒的家长也会犯的20条管教错误
211 附录E 全脑管教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抚育者应该把管教看作他们能馈赠给孩子的最有爱和营养的东西。孩子们必须学会抑制冲动、管理愤怒以及思量自身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这些生活和人际方面的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你能教会他们,那你对他们,对整个家庭,甚至对这个世界,都是功德无量的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在接下来的篇章里,我们将经常讨论到去情绪化管教,、这种数育方式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增进其自控能力,培养其尊重他人的意识,鼓励其参与深入的人际交往,最终成为一个德行良好的人。这样的代人有了子雨之后,自然将这些珍宝般美好的德行和能力传授给后代,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前言 关系导向的、去情绪化的管教:鼓励孩子合作,构建孩子的大 -
一方面,我们生来就有亲近抚养者的本能,当我们受伤或是感到恐惧时,会向其寻求庇护,但是如果抚养者同时又是孩子疼痛和恐惧的源头的话,他们的大脑就会非常迷惑,甚至会出现信息处理紊乱的情况。一条脑回路驱使孩子试图逃离施加痛苦的抚养者,另外一条又劝说孩子依附于这个提供安全感的对象。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去情绪化管教"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去情绪化管教"的人也喜欢 · · · · · ·
去情绪化管教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去情绪化管教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去情绪化管教的“超精髓感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首先说说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我发现这本书的育儿理念及科学性远远超出其他教育方面的书籍,并且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 我可以说是“去情绪化管教”的践行者,我基本上就是照搬做的。但我是先把孩子养到七岁,之后看到这本书的。我想如果我能早点读到这本书,我的教育将更轻松,... (展开)
管教,不仅仅是针对情绪
> 更多书评 8篇
-
Mrs (正能量的二孩妈妈,喜欢读书写作)
抚育者应该把管教看作他们能馈赠给孩子的最有爱和营养的东西。孩子们必须学会抑制冲动、管理愤怒以及思量自身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这些生活和人际方面的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你能教会他们,那你对他们,对整个家庭,甚至对这个世界,都是功德无量的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在接下来的篇章里,我们将经常讨论到去情绪化管教,、这种数育方式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增进其自控能力,培养其尊重他人的意识,鼓励其...2020-04-11 11:41 1人喜欢
抚育者应该把管教看作他们能馈赠给孩子的最有爱和营养的东西。孩子们必须学会抑制冲动、管理愤怒以及思量自身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这些生活和人际方面的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你能教会他们,那你对他们,对整个家庭,甚至对这个世界,都是功德无量的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在接下来的篇章里,我们将经常讨论到去情绪化管教,、这种数育方式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增进其自控能力,培养其尊重他人的意识,鼓励其参与深入的人际交往,最终成为一个德行良好的人。这样的代人有了子雨之后,自然将这些珍宝般美好的德行和能力传授给后代, 引自 前言 关系导向的、去情绪化的管教:鼓励孩子合作,构建孩子的大脑 回应 2020-04-11 11:41 -
管教:保持平静➡️情感联结➡️REDIRECT理性引导策略。 1、Reduce words少说话:要抑制冗长说教(孩子最讨厌),保持言简意赅。 2、接纳各种情绪:接纳孩子想所欲想的各种情绪,不能为所欲为;即使对行为说不,也要对感受说好。否则会因为孩子自己感受与父母反馈不一致而造成孩子内心矛盾和困扰,且孩子将越来越不愿意与你进行情感交流。 3、要叙述不要说教:如“你对哥哥说的话挺刻薄的”代替“不要对哥哥那样说话!...
2020-10-12 12:16
管教:保持平静➡️情感联结➡️REDIRECT理性引导策略。
1、Reduce words少说话:要抑制冗长说教(孩子最讨厌),保持言简意赅。
2、接纳各种情绪:接纳孩子想所欲想的各种情绪,不能为所欲为;即使对行为说不,也要对感受说好。否则会因为孩子自己感受与父母反馈不一致而造成孩子内心矛盾和困扰,且孩子将越来越不愿意与你进行情感交流。
3、要叙述不要说教:如“你对哥哥说的话挺刻薄的”代替“不要对哥哥那样说话!”,“你们在玩的很开心,那个小朋友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代替“带上这个小朋友一起玩吧”……只需叙述看到的东西(而不是马上训斥或直接给出方案)即可打开对话/成长/合作/思考/决策的大门。
4、让孩子参与管教过程:开启孩子对话/成长/合作/思考/决策的大门。
5、用有条件的肯定表达反对的意思
6、着重于积极的东西:与其强调消极的行为不如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你想要的积极的行为上面
7、有创造性的处理问题:没有万精油式的管教技巧,幽默诙谐处理问题,减少冲突,避免情感裂痕。
8、传授第七感技巧。
理性引导至关重要,但是情感联结、亲子关系更该放到第一位(情感裂痕要避免和及时修复),享受与孩子一起的时光。
回应 2020-10-12 12:16 -
1、1个定义:管教的要义在于教(教是为了更好的学),且要贯彻于日常生活之中。 2、2个原则:等待双方准备好(理性引导教育是有最佳时机和状态的,情感连接可以让孩子由逆反转为接纳),始终如一但是不刻板(始终如一又懂得在特定情景下进行变通)。 3、3个成果:洞察力,共情能力,在造成伤害以后挽回局面、弥补过错、修复裂痕的能力。提问、练习是培养孩子思考和获得上述3个成果的好方法。去情绪化管教的最终成果是培养第7感...
2020-05-18 13:10
-
反思自己的管教理念. 1 我有一套管教理念吗? 我对孩子的行为表示不满时是有目的性和一致性的吗? 2 我正在做到事情管用吗? 不管是对改变即时的行为,还是对辅助孩子的成长来说, 我用的方法能让我教他那些我想教的东西吗, 我有没有发现他们的行为越来越不需要家长干预? 或是发现对同样的行为我还是要一遍遍地管教? 3 我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觉良好吗, 我的管教方法能让我对亲子间的关系更加满意吗? 我会经常反思管教的过程, 肯定自己...
2018-09-06 17:25
反思自己的管教理念.
1 我有一套管教理念吗? 我对孩子的行为表示不满时是有目的性和一致性的吗?
2 我正在做到事情管用吗? 不管是对改变即时的行为,还是对辅助孩子的成长来说, 我用的方法能让我教他那些我想教的东西吗, 我有没有发现他们的行为越来越不需要家长干预? 或是发现对同样的行为我还是要一遍遍地管教?
3 我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觉良好吗, 我的管教方法能让我对亲子间的关系更加满意吗? 我会经常反思管教的过程, 肯定自己的自控力吗? 我是否经常觉得还有进步的空间呢?
4 我的孩子对这些感觉良好吗? 很少有孩子欢迎管教的, 但是他们能理解我实用的方法并且感受到我的爱吗? 我是否以某种方式传达并且展现了我的尊重, 使他们保持着良好的自我观感?
5 我对传达给孩子的那些信息是否满意? 我是否曾经交给了他们我并不想让他们学会的东西? 比如, 遵从我说的话比学会做的决定, 做对的事情更重要? 或者权利和控制是让人们服从的最好办法? 或者只有在他们讨人喜欢的适合, 我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
6 我的方法在多大程度上类似我父母的方法? 我父母是这么管教我的? 我能回忆起一次具体管教经历吗? 那时候有什么感觉? 我是否只是在重蹈他们的覆辙? 抑或完全背离了他们的方针?
7 我的方法是否曾经让孩子真诚地道过歉? 虽然这并不常发生, 胆我的方法是否至少允许这种可能性?
8 我的方法是否能让我担起责任, 为自己的行为致歉? 在孩子面前, 我对自己也会犯错这件事有多坦然? 我是否愿意以身作则, 爽快得认错?
回应 2018-09-06 17:25 -
管教:保持平静➡️情感联结➡️REDIRECT理性引导策略。 1、Reduce words少说话:要抑制冗长说教(孩子最讨厌),保持言简意赅。 2、接纳各种情绪:接纳孩子想所欲想的各种情绪,不能为所欲为;即使对行为说不,也要对感受说好。否则会因为孩子自己感受与父母反馈不一致而造成孩子内心矛盾和困扰,且孩子将越来越不愿意与你进行情感交流。 3、要叙述不要说教:如“你对哥哥说的话挺刻薄的”代替“不要对哥哥那样说话!...
2020-10-12 12:16
管教:保持平静➡️情感联结➡️REDIRECT理性引导策略。
1、Reduce words少说话:要抑制冗长说教(孩子最讨厌),保持言简意赅。
2、接纳各种情绪:接纳孩子想所欲想的各种情绪,不能为所欲为;即使对行为说不,也要对感受说好。否则会因为孩子自己感受与父母反馈不一致而造成孩子内心矛盾和困扰,且孩子将越来越不愿意与你进行情感交流。
3、要叙述不要说教:如“你对哥哥说的话挺刻薄的”代替“不要对哥哥那样说话!”,“你们在玩的很开心,那个小朋友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代替“带上这个小朋友一起玩吧”……只需叙述看到的东西(而不是马上训斥或直接给出方案)即可打开对话/成长/合作/思考/决策的大门。
4、让孩子参与管教过程:开启孩子对话/成长/合作/思考/决策的大门。
5、用有条件的肯定表达反对的意思
6、着重于积极的东西:与其强调消极的行为不如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你想要的积极的行为上面
7、有创造性的处理问题:没有万精油式的管教技巧,幽默诙谐处理问题,减少冲突,避免情感裂痕。
8、传授第七感技巧。
理性引导至关重要,但是情感联结、亲子关系更该放到第一位(情感裂痕要避免和及时修复),享受与孩子一起的时光。
回应 2020-10-12 12:16 -
1、1个定义:管教的要义在于教(教是为了更好的学),且要贯彻于日常生活之中。 2、2个原则:等待双方准备好(理性引导教育是有最佳时机和状态的,情感连接可以让孩子由逆反转为接纳),始终如一但是不刻板(始终如一又懂得在特定情景下进行变通)。 3、3个成果:洞察力,共情能力,在造成伤害以后挽回局面、弥补过错、修复裂痕的能力。提问、练习是培养孩子思考和获得上述3个成果的好方法。去情绪化管教的最终成果是培养第7感...
2020-05-18 13:10
-
管教:保持平静➡️情感联结➡️REDIRECT理性引导策略。 1、Reduce words少说话:要抑制冗长说教(孩子最讨厌),保持言简意赅。 2、接纳各种情绪:接纳孩子想所欲想的各种情绪,不能为所欲为;即使对行为说不,也要对感受说好。否则会因为孩子自己感受与父母反馈不一致而造成孩子内心矛盾和困扰,且孩子将越来越不愿意与你进行情感交流。 3、要叙述不要说教:如“你对哥哥说的话挺刻薄的”代替“不要对哥哥那样说话!...
2020-10-12 12:16
管教:保持平静➡️情感联结➡️REDIRECT理性引导策略。
1、Reduce words少说话:要抑制冗长说教(孩子最讨厌),保持言简意赅。
2、接纳各种情绪:接纳孩子想所欲想的各种情绪,不能为所欲为;即使对行为说不,也要对感受说好。否则会因为孩子自己感受与父母反馈不一致而造成孩子内心矛盾和困扰,且孩子将越来越不愿意与你进行情感交流。
3、要叙述不要说教:如“你对哥哥说的话挺刻薄的”代替“不要对哥哥那样说话!”,“你们在玩的很开心,那个小朋友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代替“带上这个小朋友一起玩吧”……只需叙述看到的东西(而不是马上训斥或直接给出方案)即可打开对话/成长/合作/思考/决策的大门。
4、让孩子参与管教过程:开启孩子对话/成长/合作/思考/决策的大门。
5、用有条件的肯定表达反对的意思
6、着重于积极的东西:与其强调消极的行为不如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你想要的积极的行为上面
7、有创造性的处理问题:没有万精油式的管教技巧,幽默诙谐处理问题,减少冲突,避免情感裂痕。
8、传授第七感技巧。
理性引导至关重要,但是情感联结、亲子关系更该放到第一位(情感裂痕要避免和及时修复),享受与孩子一起的时光。
回应 2020-10-12 12:16 -
1、1个定义:管教的要义在于教(教是为了更好的学),且要贯彻于日常生活之中。 2、2个原则:等待双方准备好(理性引导教育是有最佳时机和状态的,情感连接可以让孩子由逆反转为接纳),始终如一但是不刻板(始终如一又懂得在特定情景下进行变通)。 3、3个成果:洞察力,共情能力,在造成伤害以后挽回局面、弥补过错、修复裂痕的能力。提问、练习是培养孩子思考和获得上述3个成果的好方法。去情绪化管教的最终成果是培养第7感...
2020-05-18 13:10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去情绪化管教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bob 2017-08-18
爱 尊重 共情
0 有用 clark_zhang 2020-01-21
1.在教育类书籍里算是干货比较多的,比起给出方针和观点,这本书给出具体的行动建议 2. 还是有点啰嗦 3. 比大多数育儿书有系统性,看来哈佛毕业的还是有一套 4. 没有太多的数据或者引用,这也是我对很多书籍反感的地方,但是在这本书还是能看到作者的专业性以及丰富的经验,有很高的可读性。 推荐,over
0 有用 Joey 2020-02-27
有的人活成了一滩情绪/人品这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绝对能深刻的感受到/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1 有用 博士奶爸 2015-11-02
作者为儿童心理学方面专家(UCLA),作者上一本书《全脑教养法》目前美国亚马逊儿童心理学分类排名第二,400+评价。 本书目前美亚4.7分/150+评价,从英文原名来看,强调了Calm the Chaos,即处理孩子造成的混乱(犯错)。
0 有用 青源插画 2019-02-13
最近刚好发现自己在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上比较棘手。里面书中许多提到的错误做法自己也有犯。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提醒我们家长在管教之前保持一颗平等和平和的心,才能做到情感连接和理性引导吧。
0 有用 blakeyifei 2021-02-06
共情
0 有用 peaceearth 2021-01-24
只有自己先去情绪化,才能教会孩子去情绪化思考
0 有用 瞌睡虫 2021-01-20
挺实用的一本书,有很多事例列举与应用,一方面是学习怎样管教孩子,一方面也是对自身的一种管理和学习,在管教中不断提升自我情绪的管理、说话方式的管理等等。教育孩子是一门庞大的学问。书中最重要的观点的就是要认可孩子的所有情绪,理性引导孩子去识别自己的情绪,然后让孩子最终学会自我控制情绪。
0 有用 橘子 2020-12-28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自己对孩子的一些做法是错误的,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在给孩子加负能量。 教育孩子前,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己的感受、不良情绪强加在孩子身上, 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0 有用 珑渊阁 2020-12-20
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