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導人進入文學核心」的最佳日本文學史專論!
知名學者翻譯家鄭清茂另一重要譯作!
小西甚一主張把日本文學史分為三個世代:
古代是日本式的俗、中世是中華式的雅、近代是西洋式的俗
以「雅」、「俗」為文藝史的基本表現理念或意識
考察兩者交錯互動而形成的世代區分。
有異於一般日本文學史依政權所在地的歷史時代區分法,小西甚一的《日本文學史》主張應依內在於文藝本身而能制約文藝發展的本質,即以「雅」與「俗」為文藝史的基本表現理念或意識,考察兩者交錯互動而形成的世代區分。
「雅」代表嚮往既成形式的態度,斤斤於追求古典「完美」的境界;「俗」則屬於尚未開拓的世界,無所謂「完美」或既成的固定姿式,卻含有「無限」的可能動向。
基於這種雅俗的表現理念,小西甚一把日本文學史分為三個世代:古代是日本式的俗、中世是中華式的雅、近代是西洋式的俗。期間含有雅俗共存或混合的過渡時期。全書在...
「導人進入文學核心」的最佳日本文學史專論!
知名學者翻譯家鄭清茂另一重要譯作!
小西甚一主張把日本文學史分為三個世代:
古代是日本式的俗、中世是中華式的雅、近代是西洋式的俗
以「雅」、「俗」為文藝史的基本表現理念或意識
考察兩者交錯互動而形成的世代區分。
有異於一般日本文學史依政權所在地的歷史時代區分法,小西甚一的《日本文學史》主張應依內在於文藝本身而能制約文藝發展的本質,即以「雅」與「俗」為文藝史的基本表現理念或意識,考察兩者交錯互動而形成的世代區分。
「雅」代表嚮往既成形式的態度,斤斤於追求古典「完美」的境界;「俗」則屬於尚未開拓的世界,無所謂「完美」或既成的固定姿式,卻含有「無限」的可能動向。
基於這種雅俗的表現理念,小西甚一把日本文學史分為三個世代:古代是日本式的俗、中世是中華式的雅、近代是西洋式的俗。期間含有雅俗共存或混合的過渡時期。全書在論述過程中,每每從世界文學的觀點,採取比較文學的方法。闡幽顯微,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哥倫比亞大學日本文學名譽教授唐納德‧靳(Donald Keene)說,這是一本「導人進入文學核心」的書。
《日本文學史》是小西甚一的文學史著作。最初是作者根據1952至1953年間在東京教育大學講授日本文學史課程的講義整理成書,1953年由弘文堂出版。後於1993年由講談社再次出版。小西甚一在〈序〉中說,本書並非要對日本文學史進行書志般的解說或傳記性的考證,而是要嘗試「對文藝現象本身的展望」,以把握日本文學史的主題。在展望文藝現象的主題時,小西甚一採取了比較文學的立場,把日本文學放到「世界」中。所謂「世界」,就是明治以前的日本與東方──特別是中國文化的交流史;明治以後,則是與西方文藝的關係。
本書雖題為《日本文學史》,但小西甚一論述的對象並不僅限於狹義的Literature,而是作為更廣範圍的「文藝史」來展開。作者闡明本書的立場之一在於文藝內部,從而賦予文藝的展開以秩序,因此採用了文藝表現的理念來劃分史的區間。具體而言,將「雅」與「俗」作為文藝史上基本的表現理念,兩者互相交錯,形成了各個世代。這裡所說的「雅」與「俗」,是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嚮往的「永恆」為對象,分別對應到藝術世界的「雅」與「俗」。「雅」即「完成」,其表現是已經完全成形了的、為眾人所推崇的形式,而「俗」即「無限」,是尚未開拓出來的、並不具備固定的形式,荒涼而又質樸。以此標準簡而言之,古代是5世紀至8世紀左右,中世約從9世紀至19世紀中期,近代約為19世紀後半到現在。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小西甚一
大正四年(1915)生於三重縣。昭和十五年(1940)東京文理科大學畢業。歷任東京教育大學教授、史丹福大學客座教授、夏威夷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員、筑波大學副校長、美國國會圖書館常任學術審議員、筑波大學名譽教授等。平成十九年(2007)逝世。專攻日本文學史、文藝理論、東西比較文學、和漢文學關係。主要著作有《梁塵秘抄考》、《文鏡秘府論考》、《能樂論研究》、《日本文藝史》(五冊)、《俳句世界》等。
譯者:鄭清茂
台灣嘉義縣人。1933年生。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學博士。歷任台灣大學、加州大學、麻州大學、東華大學等校教授。現為東華大學榮譽教授。著有《中國文學在日本》等書。譯有日本漢學著作多種,包括吉川幸次郎《元雜劇研究》、《宋詩概說》、《元明詩概說》,以及《平家物語》、芭蕉《奧之細道》等日本古典名著。
目录 · · · · · ·
譯者序
序說
第一章 古代
一 萌芽時代
二 古代國家的成立及其文藝
三 萬葉世紀
四 古代拾遺
第二章 中世第一期
一 漢詩文的隆盛與和歌的新風
二 散文的發達
三 拾遺時代與白詩
四 女流文藝的全盛期
五 歌壇的分裂與統一
六 院政時期的散文作品
七 歌謠及演藝
第三章 中世第二期
一 歌壇的再分裂
二 傳統散文與新興散文
三 以能樂為中心的演藝
四 連歌的隆替
五 當期末業的散文
第四章 中世第三期
一 俳諧的興隆與芭蕉
二 浮世草子與西鶴
三 淨瑠璃的新風與近松
四 逃避精神
五 俳諧的現實游離
六 戲作文藝
七 歌舞伎的展開
第五章 近代
一 近代的歷史地位
二 啟蒙時代
三 擬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
四 自然主義的流派
五 主智思潮及其支流
結語
年表索引
解說 唐納德‧靳(Donald Keene)
跋
· · · · · · (收起)
喜欢读"日本文學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日本文學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关于“日本文学史”的故事
安四洋原译:《奥州细路》芭蕉作
安四洋译芭蕉绝唱 :“古池や 蛙飛び込む 水の音” (之一):古池,蛙跳,水声响。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译林出版社 (2020)8.3分 497人读过
-
講談社 (1993)8.7分 1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日本文學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郁雨啄白秋 2019-01-12 14:52:09
评分怎么能这么高的?看了三十多页讲到对句技巧虽源于中华 但要做到其日本诗人的复杂精致程度还至少需要十世纪?这么喜欢日本的我突然在此刻产生一丝嫌恶 怪不得开头序言就说为了不变成大部头而省去各种引经据典 原来就是一本各种夹杂私人观点的看我怎么吹爆日本文学史。
4 有用 北窓 2017-01-04 16:24:06
雅与俗的切入点非常不错。然而作者也指出,日本文学史(或者说除去汉诗文的日本文学史)上雅与俗、贵族与平民、中华与本土、精神与自然的冲突并不如何激烈。读此书时亦很少见到他国(尤其是中国)文学史上那种频发的论战。或许这种融合正是近世之前的日本文学的特征,而同样促成了作者以更为深刻本质的论述写就本书。
1 有用 北条恨乃 2021-03-21 22:13:36
小西甚一出色的和汉文学功底和丰富的西洋文学史知识让他的这本不长的《日本文学史》充满了大量的学术观点,开篇立言“雅俗”之分的书写观以统领全书更是独具一格,而正如他本人在序中所言,本书正文对大量的作者生平和作品一笔带过,几乎只能靠注释和译注来了解,因此称之为一本日本文学评述集也并不为过。以把握“史”而言本书绝对不是合适的入门读物,非有足够的西洋文学史知识和日本文学史更为细致的背景不可。也许把《日本文学... 小西甚一出色的和汉文学功底和丰富的西洋文学史知识让他的这本不长的《日本文学史》充满了大量的学术观点,开篇立言“雅俗”之分的书写观以统领全书更是独具一格,而正如他本人在序中所言,本书正文对大量的作者生平和作品一笔带过,几乎只能靠注释和译注来了解,因此称之为一本日本文学评述集也并不为过。以把握“史”而言本书绝对不是合适的入门读物,非有足够的西洋文学史知识和日本文学史更为细致的背景不可。也许把《日本文学教程》和《西方文学十五讲》读完后再来重读一遍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展开)
0 有用 薰 2018-10-15 09:36:43
作者一副得意的口气
0 有用 高代槙生 2021-02-10 15:57:03
有启发的两点:1.物语与小说的区别,物语是一个人絮絮叨叨的全部生活,小说更为结构化、情节性;2.颓废有积极颓废和消极颓废之别,消极颓废是“把有用的才能沉埋在无价值的世界中、嘻嘻哈哈、自嘲自虐的逃避态度”,积极颓废尚且还能“悠游于自以为有价值的、唯美感觉世界”。但其实也没差多少,总之都是带着点自我感伤的矫情自恋自怜,面对虚无,人如果以虚无应对,最终还是个虚,可以有审美式姿态悠游其间,但还是要立起来点... 有启发的两点:1.物语与小说的区别,物语是一个人絮絮叨叨的全部生活,小说更为结构化、情节性;2.颓废有积极颓废和消极颓废之别,消极颓废是“把有用的才能沉埋在无价值的世界中、嘻嘻哈哈、自嘲自虐的逃避态度”,积极颓废尚且还能“悠游于自以为有价值的、唯美感觉世界”。但其实也没差多少,总之都是带着点自我感伤的矫情自恋自怜,面对虚无,人如果以虚无应对,最终还是个虚,可以有审美式姿态悠游其间,但还是要立起来点什么才行,不然就会被虚无吞没。不认同的一点,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精神和自然两分、日本这两者自来就相融,嘛,太大而化之的论点了,日后慢慢补充其他资料。另外,日式审美对于恶甚至丑的接受度高,很有其一席之地,这点在我很多不能接受的日漫中也有体现,原来从其古代文艺形式里就有渊源。 (展开)
0 有用 振翼风时势 2024-05-26 15:10:15 中国台湾
寫期末報告時用到這本文學史,沒想到在很多記憶不清之處唯記得頁118那句,「連歌之美,不是花鳥本身之美,而是如花似鳥之美」。聯經本是大陸本的原譯本。
1 有用 北条恨乃 2021-03-21 22:13:36
小西甚一出色的和汉文学功底和丰富的西洋文学史知识让他的这本不长的《日本文学史》充满了大量的学术观点,开篇立言“雅俗”之分的书写观以统领全书更是独具一格,而正如他本人在序中所言,本书正文对大量的作者生平和作品一笔带过,几乎只能靠注释和译注来了解,因此称之为一本日本文学评述集也并不为过。以把握“史”而言本书绝对不是合适的入门读物,非有足够的西洋文学史知识和日本文学史更为细致的背景不可。也许把《日本文学... 小西甚一出色的和汉文学功底和丰富的西洋文学史知识让他的这本不长的《日本文学史》充满了大量的学术观点,开篇立言“雅俗”之分的书写观以统领全书更是独具一格,而正如他本人在序中所言,本书正文对大量的作者生平和作品一笔带过,几乎只能靠注释和译注来了解,因此称之为一本日本文学评述集也并不为过。以把握“史”而言本书绝对不是合适的入门读物,非有足够的西洋文学史知识和日本文学史更为细致的背景不可。也许把《日本文学教程》和《西方文学十五讲》读完后再来重读一遍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展开)
0 有用 高代槙生 2021-02-10 15:57:03
有启发的两点:1.物语与小说的区别,物语是一个人絮絮叨叨的全部生活,小说更为结构化、情节性;2.颓废有积极颓废和消极颓废之别,消极颓废是“把有用的才能沉埋在无价值的世界中、嘻嘻哈哈、自嘲自虐的逃避态度”,积极颓废尚且还能“悠游于自以为有价值的、唯美感觉世界”。但其实也没差多少,总之都是带着点自我感伤的矫情自恋自怜,面对虚无,人如果以虚无应对,最终还是个虚,可以有审美式姿态悠游其间,但还是要立起来点... 有启发的两点:1.物语与小说的区别,物语是一个人絮絮叨叨的全部生活,小说更为结构化、情节性;2.颓废有积极颓废和消极颓废之别,消极颓废是“把有用的才能沉埋在无价值的世界中、嘻嘻哈哈、自嘲自虐的逃避态度”,积极颓废尚且还能“悠游于自以为有价值的、唯美感觉世界”。但其实也没差多少,总之都是带着点自我感伤的矫情自恋自怜,面对虚无,人如果以虚无应对,最终还是个虚,可以有审美式姿态悠游其间,但还是要立起来点什么才行,不然就会被虚无吞没。不认同的一点,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精神和自然两分、日本这两者自来就相融,嘛,太大而化之的论点了,日后慢慢补充其他资料。另外,日式审美对于恶甚至丑的接受度高,很有其一席之地,这点在我很多不能接受的日漫中也有体现,原来从其古代文艺形式里就有渊源。 (展开)
0 有用 灯证 2021-01-10 19:22:56
这本太好了,好到一边读一边叹息,可惜眼前如此宝山,可望而不可即。直至读完,我也不过是三千弱水取一瓢而已。没有流于作家作品的罗列与简介,也绝少作家间的文坛八卦。通过“雅”与“俗”的分类,叙述不同时代文学背后所蕴含的时代风格与影响元素,同时也将日本古典的精妙之处展现在了读者眼前,几乎可以取名作日本古典文学史。寥寥数语讲清楚了“幽玄”,这背后是精准的研究功力。古代(和俗)-中世(汉雅)-近代(洋俗),期... 这本太好了,好到一边读一边叹息,可惜眼前如此宝山,可望而不可即。直至读完,我也不过是三千弱水取一瓢而已。没有流于作家作品的罗列与简介,也绝少作家间的文坛八卦。通过“雅”与“俗”的分类,叙述不同时代文学背后所蕴含的时代风格与影响元素,同时也将日本古典的精妙之处展现在了读者眼前,几乎可以取名作日本古典文学史。寥寥数语讲清楚了“幽玄”,这背后是精准的研究功力。古代(和俗)-中世(汉雅)-近代(洋俗),期间是贵族文艺的衰微、庶民对贵族文艺的发扬与庶民文艺的崛起。值得注意的是,近代以前的文学其实只是停留在爱好者内部的文学,但西方冲击下的文学,对象转换为了普罗大众。这样似乎可以理解日系推理的一部分特征。物语与小说的区别,《源氏物语》该如何解读其间的不连贯。无限重演同一题材如忠臣藏的根源——“既存表现”。 (展开)
0 有用 Rena 2020-12-08 21:42:17
正在看 那个。。竖排版看起来真的好费劲啊(ノД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