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亨利·基辛格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原作名: On China
译者: 胡利平
出版年: 2015-7
页数: 617
定价: 6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08651903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原作名: On China
译者: 胡利平
出版年: 2015-7
页数: 617
定价: 6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08651903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美国前国务卿、“政坛常青树”亨利·基辛格德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博士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
本书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注定将成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重新认识自己的一部重量级作品!
在线试读
:
作者简介 · · · · · ·
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哈佛大学博士、教授,美国前国务卿,20世纪美国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被称为“美国政坛常青树”、“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访华,为中美建交开启了大门,为中美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都有过深入的交往。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其主要著作有《世界秩序》《大外交》《白宫岁月》《复兴年代》等。
目录 · · · · · ·
序
前言
第一章 中国的独特性
第二章 叩头问题和鸦片战争
第三章 由盛转衰
第四章 毛泽东的革命
第五章 三角外交和朝鲜战争
第六章 中国与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
第七章 危机四起的十年
第八章 走向和解
第九章 恢复关系:与毛泽东和周恩来结识之初
第十章 准联盟:与毛泽东的谈话
第十一章 毛泽东时代的结束
第十二章 “不倒翁”邓小平
第十三章 “摸老虎屁股”:对越作战
第十四章 里根和正常化的开始
第十五章 美国的窘境
第十六章 什么样的改革?邓小平南方视察
第十七章 又一次和解:江泽民时期
第十八章 新千年
后记 克劳备忘录:历史会重演吗?
中文注释
英文注释
致谢
· · · · · · (收起)
前言
第一章 中国的独特性
第二章 叩头问题和鸦片战争
第三章 由盛转衰
第四章 毛泽东的革命
第五章 三角外交和朝鲜战争
第六章 中国与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
第七章 危机四起的十年
第八章 走向和解
第九章 恢复关系:与毛泽东和周恩来结识之初
第十章 准联盟:与毛泽东的谈话
第十一章 毛泽东时代的结束
第十二章 “不倒翁”邓小平
第十三章 “摸老虎屁股”:对越作战
第十四章 里根和正常化的开始
第十五章 美国的窘境
第十六章 什么样的改革?邓小平南方视察
第十七章 又一次和解:江泽民时期
第十八章 新千年
后记 克劳备忘录:历史会重演吗?
中文注释
英文注释
致谢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美国的例外主义是传经布道式的,认为美国有义务向世界的每个角落传播其价值观。中国的例外主义是文化性的,中国不试图改变他国的信仰,不对海外推行本国的现行体制。但它是中央帝国的传承者,根据其他国家与中国文化和政治形态的亲疏程度将它们正式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进贡国”。换言之,这是一种文化上的普世观。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 -
两国的自我认识有着本质的不同。俄国经历了残酷的武力压迫和痛苦的磨难才从外国侵略者的魔掌下挣脱出来。它从未得到过别国的景仰 ,而且人口中一大部分都不是俄罗斯族。史上伟大的统治者(如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请来外国思想家和专家,向先进的外国人学习--这在中国历代的朝廷是不可想像的。俄国统治者以他们坚韧性赢得人民的爱戴,而不是"伟大性"。俄国的外交出乎寻常地依靠实力优势,它的盟国几乎无一没有它的驻军。因此,俄国的外交以实力为导向,立场一经确定就寸步不让,把外交变成了阵地战。毛泽东所代表的社会多少世纪以来都是世界上最宏大、最有序,至少在中国人眼里也是最优越的政体。它的所作所为影响遍及全世界已是众所周知,毋庸置疑。当中国的一个统治者号召人民奋发图强,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时,他是在激励他们重现往日的辉煌。按照中国对历史的解释,中国只是在近代才暂时蒙尘。这样一个国家当然不肯屈居人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论中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论中国"的人也喜欢 · · · · · ·
论中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93 条 )




论坛 · · · · · ·
没人觉得这书很烂吗? | 来自黄灯笼 | 4 回应 | 2023-03-30 13:02:24 |
很有意思,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物竟然打不进中国市场 | 来自沛公 | 2 回应 | 2022-10-13 08:49:42 |
第十三章 “摸老虎的屁股”对越作战 | 来自笑君 | 1 回应 | 2022-05-07 16:06:11 |
这是基辛格博士埋坑还是中俄历来交好啊 | 来自沛公 | 2022-04-15 19:31:09 | |
笔记 | 来自兔八哥版阿笨猫 | 2022-04-06 00:12:28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中信出版社 (2012)8.6分 12416人读过
-
Penguin Press (2011)8.6分 713人读过
-
Allen Lane (2011)8.9分 43人读过
-
Penguin Books (2012)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千评9分书 (Sheryl)
- 中信阅读佳品[小编卢俊的豆列] (我是卢俊)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历史,政治,经济&商业 (panco)
- 开卷有益 (小沛爵)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论中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67 有用 大问号 2018-12-02 14:42:29
几代领导人不同的外交风格;进攻性威慑;均衡秩序;中国文化的特点;围棋式对抗思维;中美关系的过去与未来;意识形态与现实利益的矛盾与调解;国际视野与外交想象力;关于我个人的机遇。
15 有用 UltimateX 2019-01-13 23:14:07
新中国成立以后还是面临了好几次至暗时刻了,幸好都挺了过来。
505 有用 未央一梦 2019-09-08 13:13:46
谈不上论中国,其实是中国近现代外交纪实。深夜读到小平的章节,真的是感慨万千。他戡乱的果决,他动乱时的犹豫,他经济改革的激进,他政治改革的保守,他的不迷恋权力,他罢免自己培养的两位接班人的落寞,他放心不下新班子的迟暮,他南巡的热忱,他说一百年目标的不舍……小时候课文里讲小平告别“骨灰撒大海,鲜花赠伟人。”至今犹记。创业难,守成更难;搞斗争容易,搞建设艰难。到新中国百年我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会是... 谈不上论中国,其实是中国近现代外交纪实。深夜读到小平的章节,真的是感慨万千。他戡乱的果决,他动乱时的犹豫,他经济改革的激进,他政治改革的保守,他的不迷恋权力,他罢免自己培养的两位接班人的落寞,他放心不下新班子的迟暮,他南巡的热忱,他说一百年目标的不舍……小时候课文里讲小平告别“骨灰撒大海,鲜花赠伟人。”至今犹记。创业难,守成更难;搞斗争容易,搞建设艰难。到新中国百年我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会是对他最好的告慰。小平同志永垂不朽。 (展开)
15 有用 Cubrick 2019-08-26 23:31:49
外国的政治精英对中国的观察真是细致入微,观点发人深省。尤其是这样一位中国从前现代农业国家转变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见证者——某种程度上还是这一过程的推动者——来讲述他眼中的中国,更显得难能可贵。在全球民族主义高涨的2019年,阅读这本书,对于破除高涨的民族主义带来的选择性无视,和曾经流行过的“一切都不如*国”的偏激观点,是极有帮助的。
5 有用 sunny 2018-12-06 16:18:21
作为一名卓越的政治家和历史的亲历者,作者对于评论中国问题还是挺有发言权的。书中描写了中国近现代的政治经济外交发展以及美国政府对中国态度的转变过程。对于了解中美关系,尤其是美国眼中的中美关系有一定启发。
0 有用 Butterser 2023-03-30 14:11:56 北京
见证了中国的崛起
0 有用 荒野伯爵 2023-03-30 11:53:37 四川
一部中国近现代简史,来自基辛格博士的视角,看一看,还是很有意思的
0 有用 may5ye 2023-03-29 10:30:27 美国
补标
0 有用 Ting 2023-03-26 22:04:58 天津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在国家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也看到了因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价值观差异导致的中美外交政策的变化。
0 有用 hyzhang 2023-03-21 23:48:23 陕西
基辛格博士对中美关系作了充分详尽的介绍,看完之后对美国目前的一些让国人无法理解的行为有了更客观的认识。中美合作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