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石守谦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反思中国美术史
出版年: 2015-8
页数: 496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ISBN: 9787108052001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反思中国美术史
出版年: 2015-8
页数: 496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ISBN: 9787108052001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港台引进★ (皮特4)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书海无涯 (佾云)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新书眼 (雨岸)
- 【三联学术 2011—2018】 (三联学术)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87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从风格到画意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森雲 2016-02-19 14:45:40
目前看到的对中国美术史的某些角度最为细致深入的反思。
1 有用 画游记 2016-05-11 22:54:09
看专家讲笔墨,还是看得云里雾里,还得继续多看真迹。石先生的文字还是理论多了点,不如高居翰通俗。书中插图大半是台北故宫的,算是补课过眼。
0 有用 孙道德 2018-12-10 14:02:58
角度新颖,对许多习焉不察问题的深刻反思非常有价值,从风格分析到画意总结的转向可以说是提供了一种较为可行的思路,尽管还需要作进一步的论证。每一章内的几篇文章稍有重复,但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比较而言,石的理论似乎走的是一条更加可实证的道路,在理论上的自洽性也更高,然而这样是不是也少了一点点自由潇洒的魅力呢?
1 有用 prophecccy 2015-12-24 01:07:49
这本书看一遍肯定是不够的,我这个水平真不敢说看一遍有好多收获。
31 有用 斐君 2015-12-23 15:14:53
比预想中的好一些。介绍中提到石守谦早年受到其老师方闻的影响,论文曾偏重于风格的分析,之后才逐渐转向对画意的研究。我个人认为这算是石守谦作为研究者的艺术史目光逐渐走入折中主义的路径的尝试,对于历时性与审美现时性的长期分裂来说,这不能说不是一件好事。然而,至少从本书来看,作者在序言中就强调了高居翰研究的不足,并特别指出后者虽然主张文化史与风格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但在实际行文中却依然偏向了后者,这个评... 比预想中的好一些。介绍中提到石守谦早年受到其老师方闻的影响,论文曾偏重于风格的分析,之后才逐渐转向对画意的研究。我个人认为这算是石守谦作为研究者的艺术史目光逐渐走入折中主义的路径的尝试,对于历时性与审美现时性的长期分裂来说,这不能说不是一件好事。然而,至少从本书来看,作者在序言中就强调了高居翰研究的不足,并特别指出后者虽然主张文化史与风格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但在实际行文中却依然偏向了后者,这个评价我认为很客观,但实际上,与高居翰充满才气的风格分析比起来,石守谦似乎也只是走向了史料分析的这一面,特别是《隐逸文士的内在世界》一篇,其实只是对实证主义又一次比较踏实的践行,比如石文对倪瓒的生平进行了详尽地描述,但是其实始终没有解答我的疑惑:为什么高士那么多,只有倪瓒能画出如此杰出的树? (展开)
0 有用 小冻人 2024-08-07 13:40:34 广东
不论是回归 个人抒怀也好,转向写实也好,抑或是化为⺠族气节精 神的载体,笔墨在 二十世纪前半期所产生的内涵转变都是在其传统 三个 层 次 的 意 义陷 人困 境 之后 , 对 其环 境 需 求 所 做 的 不同 因 应 。它 们 之间 其 实没 有 对 与 错 的 问 题 , 该 考虑 的 只 是 有 效 与 否 的衡量。个人对 环 境 情 势 需 求的 感 知 与 个 人 途 径 的 选 择 间... 不论是回归 个人抒怀也好,转向写实也好,抑或是化为⺠族气节精 神的载体,笔墨在 二十世纪前半期所产生的内涵转变都是在其传统 三个 层 次 的 意 义陷 人困 境 之后 , 对 其环 境 需 求 所 做 的 不同 因 应 。它 们 之间 其 实没 有 对 与 错 的 问 题 , 该 考虑 的 只 是 有 效 与 否 的衡量。个人对 环 境 情 势 需 求的 感 知 与 个 人 途 径 的 选 择 间 的 契 合 而 已 。 时 代虽有所谓整体大势走向,但那大多是后来史家的 一己之⻅,身处其中 的 人 看 向 末 来 反 而 ⻅ 到 各 式 多 样 的 可 能 性。 艺 术 家 尤 其 如 此 。 他 们 对 所 处情境的感知皆与其各自情性、 背景密 不可分,其所选择的因应亦因此而各有所针对。 (展开)
0 有用 Milkid 2024-07-27 11:49:39 湖南
学习怎样看中国画,很好的引路人
0 有用 天蓝蓝 2024-06-30 15:02:36 广东
有些一直没找到入口的问题,有方向了。感谢此书
0 有用 知识流动耳机 2024-06-28 23:24:10 浙江
半年以后重读。观念的反省部分看了很有启发,详细回顾书写本书时中国艺术史研究所面临的问题。石老师本书实际上是意图反思二战以后中国艺术书研究中以“再现”为中心的叙事模式,他认为如此以“时代风格”所建构的美术史可能会陷入单线的史观之中并忽视某一文化的诸多面向。为此他给出的方案是将作品放入彼时的社会情境之中,书写出动态的文人画史。
0 有用 发条君G 2024-05-21 10:52:20 辽宁
中国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所历经的内忧外患首先揭开了其近代动乱史的第一页。1911年的革命与国民政府的成立,并没有能终止中国的厄运,随之而来的却是日益严重的政治、军事与经济的动荡,国际势力的侵夺则更加深了恶化的程度。国难当头使得被勉强推入现代的中国 ,一点看不出有任何乐观的前途。此时文化知识界的思想核心,可说完全聚焦在如何抒救国难的论题上。旧有文化传统中如何进德修业、修身养性,追求天人合一人... 中国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所历经的内忧外患首先揭开了其近代动乱史的第一页。1911年的革命与国民政府的成立,并没有能终止中国的厄运,随之而来的却是日益严重的政治、军事与经济的动荡,国际势力的侵夺则更加深了恶化的程度。国难当头使得被勉强推入现代的中国 ,一点看不出有任何乐观的前途。此时文化知识界的思想核心,可说完全聚焦在如何抒救国难的论题上。旧有文化传统中如何进德修业、修身养性,追求天人合一人文典范之完成的目标,变得不仅不切实际,甚至显得迁腐不堪。中国画坛自明末以来尊奉了三百年的笔墨观,其内容既以参乎造化为核心,一旦陷入这国难的危机情境之中,便也显得无关紧要,退居边缘地位,丝毫不具时代的吸引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