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日本人如何走出战后时间; 逃出城市的人和乡土再造的创想;父母不轻易表达的爱;英国摄影50年……
出版年: 2015-11
页数: 176
定价: 4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Lens系列MOOK
ISBN: 9787508654126
内容简介 · · · · · ·
【内容简介】
《Lens·视觉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展现了一系列摄影家们对本土社会长达数十年的记录。
“二战”后,面对战争废墟和被美国占领并改造的状况,新一代日本摄影家,不仅记录了这一进程,也探索了绝望与希望、传统与破坏、溃烂与重建这些复杂主题;而英国摄影家延续了英国国民性中的自嘲与黑色幽默,也延续了对公正、自由和改变的信仰,对改变世界“仍怀有一丝愚蠢的幻想”。
此外,本书还有一群“逃离城市”行动派的故事,以及一个关于父母间隐藏之爱的感人故事。
历史、制度、风景总在不断变迁,其中凝固的人性坚韧、乐观、反省和希望,依然能源源不断地带来温暖和力量。
--------------------------------------------
【编辑推荐】
▶Lens杂志积蕴十年升级之作!
▶以多元视角介绍世界文化精粹和生活方式。
▶最具性价比的画册品...
【内容简介】
《Lens·视觉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展现了一系列摄影家们对本土社会长达数十年的记录。
“二战”后,面对战争废墟和被美国占领并改造的状况,新一代日本摄影家,不仅记录了这一进程,也探索了绝望与希望、传统与破坏、溃烂与重建这些复杂主题;而英国摄影家延续了英国国民性中的自嘲与黑色幽默,也延续了对公正、自由和改变的信仰,对改变世界“仍怀有一丝愚蠢的幻想”。
此外,本书还有一群“逃离城市”行动派的故事,以及一个关于父母间隐藏之爱的感人故事。
历史、制度、风景总在不断变迁,其中凝固的人性坚韧、乐观、反省和希望,依然能源源不断地带来温暖和力量。
--------------------------------------------
【编辑推荐】
▶Lens杂志积蕴十年升级之作!
▶以多元视角介绍世界文化精粹和生活方式。
▶最具性价比的画册品质,打动心扉的全新阅读体验。
▶每一段文字都有温度,每一张图片都有故事。
▶四色全彩印刷,高清图片,精良纸张和装帧工艺,每一册都是精致的收藏品。
▶自2005年创刊以来,Lens一直定义影像之美、传递人性温暖,被公认为中国最有品质和品位的影像阅读品牌。《视觉》系列读物延续Lens成熟的内容架构,并升级阅读体验。这里有切近生活的重要人文话题、各种“美妙的人”、有温度的历史和艺术,平静、优雅,诚恳而有趣。
▶ 基于Lens杂志10年的品牌积累,固定用户群和口碑影响力。Lens好友来自文化、艺术、经济等领域,均为意见领袖和影响力的人群,如吴敬琏、陈丹青、蔡澜、刘树勇(老树画画)、阿来、崔卫平、田溯宁、黄怒波、梁冬、吴念真、阿克曼、周迅、陈坤、姚晨、沈星、老狼、许巍、蔡康永、曹景行、杨宗纬、袁泉、田原等。
▶读者:接受过良好教育、对世界有好奇心、对生活质量有高要求,在乎个人体验,追求精神与物质相合,有固定文化消费习惯的你,无论你是文艺青年、学者,还是高端白领、企业家,《视觉》都可以成为你的陪伴读物。
--------------------------------------------
【评论】
这是中国最好的一本杂志。没有之一。
——陈丹青(画家、作家)
我自己花钱订这本杂志, 其他杂志都是别人送的。
——吴敬琏 (经济学家)
这是我唯一全本读完并收藏的杂志。
——刘树勇(老树画画;文化学者)
世界观改变世界。Lens是一本推动世界观变革的杂志。
——梁冬
我来大陆,有两个惊喜。一是看到一本报纸叫南方周末,另一个是遇见一本杂志叫 Lens。
——吴念真(导演、作家)
一本帮助高端人群发现更大世界的读物。
——张亮(知乎创始人)
我喜欢这本杂志,我是 Lens 的读者。
——周迅(演员)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Lens自2005年创刊至今,持续且稳定地刊登优质影像阅读内容,拥有超过30万核心受众群、超过33万微博粉丝、45万微信粉丝,包括政商学艺媒等多领域的精英和意见领袖。Lens品牌已被公认为中国最有品质和品位的影像阅读品牌。
Lens团队2015年推出两本MOOK主题读物:《目客》系列,侧重主题阅读;《视觉》系列侧重多元影像阅读。《目客》和《视觉》从世界范围采集最有个性和丰满的内容,聚焦人性、情感、生活,延续Lens素有口碑的影像阅读调性,创造视觉、思维、想象力被充分调动的纸上阅读新体验。
-----------------------
【本书部分作者】
▶滨谷浩,日本摄影师,1915年3月28日出生于东京,1937年成为一名自由职业摄影师,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曾到中国从事旅行摄影。1960年成为玛格南图片社的合作成员,也是日本第一位加...
【作者简介】
Lens自2005年创刊至今,持续且稳定地刊登优质影像阅读内容,拥有超过30万核心受众群、超过33万微博粉丝、45万微信粉丝,包括政商学艺媒等多领域的精英和意见领袖。Lens品牌已被公认为中国最有品质和品位的影像阅读品牌。
Lens团队2015年推出两本MOOK主题读物:《目客》系列,侧重主题阅读;《视觉》系列侧重多元影像阅读。《目客》和《视觉》从世界范围采集最有个性和丰满的内容,聚焦人性、情感、生活,延续Lens素有口碑的影像阅读调性,创造视觉、思维、想象力被充分调动的纸上阅读新体验。
-----------------------
【本书部分作者】
▶滨谷浩,日本摄影师,1915年3月28日出生于东京,1937年成为一名自由职业摄影师,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曾到中国从事旅行摄影。1960年成为玛格南图片社的合作成员,也是日本第一位加入玛格南的摄影师。
▶石元泰博,1921年出生于美国圣弗朗西斯科,3岁时回到故乡日本高知县,并在那里度过了少年时期。毕业后,他为了学习大规模农耕法再次前往美国,但志趣发生转向,开始以芝加哥和东京为场所进行摄影创作。
▶土门拳,日本摄影师,出生于山形县的海滨城市酒田,自8岁起迁居东京。1935起他成为东京仁本公房照相馆摄影师,不久辞职开始了自由摄影工作,后成为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最有影响的纪实摄影家,开创了日本新纪实摄影之风。
▶细江英公,1933出生在日本山行县,后在东京长大。其作品具有强烈的梦幻感和神秘色彩,被称为日本摄影界的鬼才。
▶李培炀,1985年出生于新加坡的华人社区。他的第一部作品是《Shauna》,其中完整记录下了变性人Shauna在三年间的转变历程。他的最新作品《两个人》则记录了父母间平凡、隐匿而又细腻的情感。
▶马克·内维尔,英国艺术家,现居住于伦敦。马克·内维尔擅长用摄影及电影的方法记录英国工人阶级的独特生活,其最有名的作品是“格拉斯哥港项目”。2011年,他曾作为英国的“官方战争艺术家”被派驻阿富汗。
▶汤姆·汉特,英国艺术家,现居住于伦敦。为了拍摄东伦敦的居民,汤姆·汉特曾在汉克尼的贫民窟里住了十来年,并且靠在布里克巷摆摊来补贴家用。他凭借这组记录东伦敦的作品获得了东伦敦大学艺术博士学位。
目录 · · · · ·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一片混乱中进入了“战后时间”。在一个毁灭的世界里重新开始意味着什么?土门拳、细江英公、林忠彦、石元泰博、长野重一……这些日本摄影家用凌厉的目光进行了回答。
--------------------------------
2. 每次看到春天开始,农耕开始……
很多人想逃离城市,Lens在日本寻访了一些行动派。他们是退休老人、艺术青年、农民出身的观察者……他们正进行着种种再造乡土的创想:“人总要变得更丰富,人想要变得更好——要好好对待这种想法。”
--------------------------------
· · · · · · (更多)
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一片混乱中进入了“战后时间”。在一个毁灭的世界里重新开始意味着什么?土门拳、细江英公、林忠彦、石元泰博、长野重一……这些日本摄影家用凌厉的目光进行了回答。
--------------------------------
2. 每次看到春天开始,农耕开始……
很多人想逃离城市,Lens在日本寻访了一些行动派。他们是退休老人、艺术青年、农民出身的观察者……他们正进行着种种再造乡土的创想:“人总要变得更丰富,人想要变得更好——要好好对待这种想法。”
--------------------------------
3. “其实父母很相爱,可是肉眼看不到,需要拍出来”
一对普通而含蓄的华人父母,在儿子的镜头下,充满了亲密、魔力、荒谬以及神圣感
--------------------------------
4. 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
英国人数百年来讽刺和自嘲的传统也体现在了他们的照片上,而隐藏在黑色幽默之下的,还有对公正、自由的信奉,甚至对改变世界怀有的一丝“愚蠢的妄想”。12位英国顶尖摄影师,他们的作品让人发笑、惊讶、难堪甚至尴尬地捂住双眼,但同时,也让你找到真正的自由。
--------------------------------
5. 2030:变化、希望与机遇
2030年,我们所栖身的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变化、挑战与机遇发生的核心场所。我们会变得更富有吗?什么将决定我们的价值和目标?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动荡吗?我们的出路在哪里?……数据研究和影像将一起回答这些问题。
· · · · · · (收起)
"Lens·视觉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试读 · · · · · ·
海报、封面及封底图 “1945年8月15日中午,我们四年级的同学在一个叫作日新馆的旅馆大院里集合,收听天皇的‘玉音’,但因杂音太大,听不清楚。似乎说是日本败了,但战败究竟意味着什么,那时根本不明白。到了9月末,父亲来草津接我回新宿的家,到家一看,周围是一片被大火烧过后的荒野,四处散布着用红褐色铁皮做成的窝棚(临时小屋),离家两三公里处的伊势丹百货店看得清清..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马克一头扎进舞厅,拍摄在舞池里扭动的当地居民,他们穿着艳丽俗气,每个人的身材都有不同程度的走形,但个个都像是刚吃完一大堆培根和芝士一样面色红润,舞场设备简陋,但“没人在乎,他们只想狂欢”。 这座衰败的城市其实没什么值得狂欢的,而这恰恰有时人们狂欢的理由。造船厂、煤炭长多米诺骨牌一样接二连三的倒闭,“没人知道早上睁开眼还有没有工作”,局面糟糕而又无力改变,反倒无所谓了。“周一到周五,不论这周过的有多糟,他们都会和朋友们穿着廉价的衣服昂首阔步走进舞池,然后喝得烂醉。没人理会明天,他们只想要庆祝当下。” 马克最终离开了格拉斯哥港。“我能感觉到自己既融入了那里,又完全不属于那里”马克总强调自己是个“市民”,其实他更像再说“我是个文雅人”:他热衷于昂贵精致的巧克力,过马路时一定会走人行横道。他对自己身上的中产阶级标签既厌恶又骄傲,至于那些真诚粗糙的像土豆一样的工人阶级,马克除了发自内心的喜爱,多少还是怀揣了一点儿怜悯或者猎奇。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6页 -
李培炀让母亲把手按在父亲的胸上。当母亲松开手,趁血液还没回流,李培炀拍下了这张照片,看起来像是蒙灰的躯体上留下了一个手印。 “摄影让临时的印记成为一个永恒的文身。”这是李培炀最喜欢的照片之一,他觉得它体现了摄影的神奇之处——“其他媒介无法记录的那些最细小、最微妙的痕迹,都可以通过摄影定格下来。” “因此,摄影常常让我想起死亡。时间不停流逝,年轻人不断变老,但摄影可以将某个时刻固定,之后永存。从这种意义上看,所有的摄影都是对消失的东西的提醒。这张照片对我来说很特殊,因为它介于私密和消失之间”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Lens·视觉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Lens·视觉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的人也喜欢 · · · · · ·
Lens·视觉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左手lens,右手未来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新书速递 (豆瓣读书)
- 31岁读的书 (小熊熊熊啊)
- 工作后购书目录 (张小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Lens·视觉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丧心病狂刘老湿 2015-11-12 16:05:38
依然非常具有可读性,战后日本的内容在水平上明显超出其他内容一大截
1 有用 黑Nancy 2015-12-04 13:00:52
很棒。期刊能让人一字不落地读完。
8 有用 前夕 2015-11-03 20:38:24
极喜欢这期装帧及内文选纸,黑白图片呈现更具颗粒感。选题也一如既往阳春白雪,战后日本六颗星。总之,我爱。
1 有用 ✨润土 2015-12-07 22:27:42
未读都直接打五星的杂志。从第一期开始疯追的超好看杂志。
2 有用 Shirleysays 2015-11-17 15:22:53
从创刊号就开始读的杂志。嗯,这期比上期好!
0 有用 濑藤原 2023-05-12 17:39:11 中国台湾
待这片土地上的影像更加丰盈,新的视觉将会回首注视。
0 有用 MIZU 2023-03-19 21:56:21 北京
2015年出版,末了展望2030年,15年之约恍然竟已过半,变化、希望与机遇?瘟疫、战争与高墙。
0 有用 85 2022-12-23 12:19:06 江西
对日本的开放程度感到震惊
0 有用 油尖旺金毛凌 2022-08-16 16:23:22
在疫情时代再看卷尾的《展望2030》,真是百感交集。“由于世界的连通性不断加强,历史上第一次,人们真正能够在考虑全球利益的前提下思考和行动,而这种共同的觉醒,正是创造革新手段、用以对抗未来危机的核心动力。”然而现在我们已经在反全球化的路上越走越远。战争的伤痕、人性的堕落、文化再创后的重生与潜在媚众,我们还在找寻着自己的自由。
0 有用 好久没吃人了 2022-07-30 18:15:51
内容被压缩的003期,没有读爽,意犹未尽。 喜欢「其实父母很相爱,可是肉眼看不到,需要拍出来」的选题。一直觉得摄影师是讲故事的人,但没想到通过讲故事其实也能为别人创造不一样的人生。很难想象父母在拍摄那些触碰,凝视和表现荒诞时,对彼此的心里感觉如何。真是有趣的生活实验! 其他的选题的话,主要还是流露出的各国文化和选片的审美让人手不释卷;具体要表达的情感共鸣倒是不多。希望合适的时候能重新思考这些选... 内容被压缩的003期,没有读爽,意犹未尽。 喜欢「其实父母很相爱,可是肉眼看不到,需要拍出来」的选题。一直觉得摄影师是讲故事的人,但没想到通过讲故事其实也能为别人创造不一样的人生。很难想象父母在拍摄那些触碰,凝视和表现荒诞时,对彼此的心里感觉如何。真是有趣的生活实验! 其他的选题的话,主要还是流露出的各国文化和选片的审美让人手不释卷;具体要表达的情感共鸣倒是不多。希望合适的时候能重新思考这些选题背后提出的问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