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老猫师 2018-03-14 15:07:48

    翻译得不好,有辱译林清誉

  • 1 阿尔戈斯的Fed 2018-09-26 16:51:37

    五星给这本书,对日本的历史脉络和民族性格有了深入的了解,弥补了知识盲区。但两星给译文,译者的水平真的不敢恭维,这是译林出版社所谓的“汉译经典”,整个文章在叙述的流畅性、指示代词的明确性上面问题都太大了,而且翻译腔太严重,译者转换target language的水平配不上译林出版社,译林的审校也是不负责任。

  • 3 大金子 2018-01-06 00:21:05

    我可能选择了一个不太完美的译本…

  • 0 zxcvb 2019-01-04 14:34:49

    “民意调查结果只是在我们业已知道的东西之上再多告诉我们一些。”

  • 0 彭大有 2018-07-23 21:13:49

    一个更纯粹的中国,举国都闪耀着理想主义,丧也丧的那么中二的地方。比我们更重传承,当然,少了多元的缺点是容易钻牛角尖,“弘扬皇道于四海,力量悬殊不足惧,吾等何惧于物质哉。” 可是,怎么说呢,从某个角度看,完全是心之所善,九死不悔的气质。 虽千万人,吾往。 孙悟空。 里面不少解读很有意思,比如“恩”。同时暴露的是,一个存在对另一个存在的解读,难逃刻板印象。有点儿像在辅助论述孔孟的“言必信行必果”和“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了。 不过毕竟是1946年前的著作。 书里的思维方式其实放到现在都不过时:“人类行为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学来的,一个人的行为或者想法无论有多么怪异,他的感受方式和思维方式都跟他的经验有一定关联。”Day 157

  • 0 Captain 2024-02-19 18:38:23 北京

    作者没有去日本,是通过在美国生活的日本人和去过日本的美国人的著作和访谈为材料写的本书。配上配这个别扭的翻译,有一种美国人藏起来说日本人小话,我在旁边费劲巴拉偷听的感觉(/_\) 预期太高,好失望。 两星是书中一些内容,让我对二战时期日本文化有了了解,确实变态🤢

  • 0 May 2022-06-03 15:40:06

    5月21日—6月3日中午,读完了。 初次见这本书,是研究生的时候,同班的阿玮看。当时还觉得很奇怪,这有啥好看的呀~ 不记得多少年后,买了这本书。又不记得过了多少年后,终于拿起,翻开,然后看完了。 这本书,对日本人的分析还是很深刻、到位的。有利于理解日本人那些极端的表现。

  • 0 2020-06-09 17:10:18

    民族的文化性深植日后行为

  • 0 我抽风了 2018-12-01 13:31:37

    日本人真是特色鲜明

  • 0 😇😇😇 2019-11-04 22:44:21

    分最低的版本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