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花钗影录的书评 (11)

笔花钗影录——一部被傲慢的译者毁掉的作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没看他最后的“附录”之前我原本想给这部作品打三星来看,寻思等以后看完其它的译本再给这部作品一个公正的评价,没想到译者竟如此傲慢且自大,用了足足16页来批判觉得这部作品不够完美的读者,并用自己浅薄的学识对这本书及毛姆一顿大夸特夸(其实就是车轱辘话翻来覆去的说)... (展开)
读书笔记1860:笔花钗影录
首先,译文很雅致,从译名就可以看出来,比起寻欢作乐来的直白,笔花和钗影把这对作家夫妻做了一个速写。 毛姆也是个睚眦必报的人,这本书把整个英国文学圈子骂了个遍,对于哈代的文字评价很低,在他看来,哈代之所以生涯后期乃至死后能够享受如此声誉,完全是长寿的缘故,作为...
(展开)

有趣片段的摘录,本文全是剧透,且不做评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完全文后看这个片段会觉得有些意思,喜欢毛姆描写的心理和场景 1. 可能我当时还不曾察觉,但是此刻我分明感觉到,她的身上似乎有着一种极其慰人的坦率地方,见后不觉使人轻松下来。她谈起话来热情十足,正像孩子们那样欢天喜地,兴致勃勃;另外,那双眼睛什么时候都是笑意盈... (展开)
给人温暖和安慰的懒人沙发
所有大奸大恶或大忠大勇之人表现出的特质都是不太人性的。人性的表现一般都很中庸,少有惊世骇俗的德行。 毛姆的小说《笔花钗影录》里的女主罗西怎么看都不像正面人物。短评里骂她的也颇为不少,有人说只有文艺青年才有把荡妇看作天使的本领。 于是我想起“存天理、灭人欲”的...
(展开)

《笔花钗影录》(插图本)[英] 毛姆
毛姆,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这部小说首先是一部讽刺作品,一部“谤书”,它的嘲弄对象则是以书中的德律菲尔(影射哈代)和阿罗依·基尔(影射休·沃尔波尔)等为代表的当日英国文坛的种种窳风恶习,仿佛一部英国的《儒林外史》。 作者以对上面两个人物的原型有着长期不满和...
(展开)

笔花钗影录》:得有多深情才能写出这样的露西?
当年年少无知,就算啃下了《月亮和六便士》和《刀锋》,都未觉得毛姆杰出在哪里。不过,读过他的《笔花钗影录》后,就原谅了自己,因为毛姆不也有有眼无珠的时候吗?这本书的第157页,毛姆写道:“但对为什么某些作家,例如笛福、斯特恩、萨克雷、狄更斯、艾米莉·勃朗特以及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