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原作名: The Seven good years
译者: 方铁
出版年: 2016-3-31
页数: 176
定价: 2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散文经典
ISBN: 9787532159178
内容简介 · · · · · ·
过去七年间,埃特加•凯雷特有很多担忧:儿子列夫出生在恐怖袭击的中心特拉维夫;父亲生病了;他经常做关于伊朗总统的噩梦;还有一个穷追不舍的电话销售员大概一直到他死的那天都会推销产品给他。但从黑暗、荒诞的生活中诞生了许多有趣、温柔和沉思的文章。凯雷特在个人生活和政治生活、有趣 和深刻之间自由转换,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是多么反复无常,人类是如何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寻找善的。
作者简介 · · · · · ·
埃特加•凯雷特(1967- ),以色列作家,父母为大屠杀幸存者。1992年他出版第一部短篇集《管道》。1994年短篇集《消失的基辛格》获得广泛关注,其中《泰坦女妖》被编入以色列高考试题。
从1998年起,他的作品开始被翻译成英文。2004年,英文短篇小说集《想成为上帝 的巴士司机》出版,其中《割腕者天堂》被改编成电影。2006年,他当选为以色列“文化杰出基金”优秀艺术家。2007年,他和妻子合作导演的首部电影《蓝色果冻海》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最佳处女作奖。2010年,他荣获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他还获得总理文学奖、文化部电影奖等。
凯雷特的短篇小说见于《哈珀斯》《纽约时报》《巴黎评论》《西洋镜》等刊物,作品被翻译成40种语言,也常被其他作家改编成绘本。目前他在内盖夫大学和特拉维夫大学担任讲师。
作者所获荣誉:
作品入选以色列高中、大学文学课教材
以色列...
埃特加•凯雷特(1967- ),以色列作家,父母为大屠杀幸存者。1992年他出版第一部短篇集《管道》。1994年短篇集《消失的基辛格》获得广泛关注,其中《泰坦女妖》被编入以色列高考试题。
从1998年起,他的作品开始被翻译成英文。2004年,英文短篇小说集《想成为上帝 的巴士司机》出版,其中《割腕者天堂》被改编成电影。2006年,他当选为以色列“文化杰出基金”优秀艺术家。2007年,他和妻子合作导演的首部电影《蓝色果冻海》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最佳处女作奖。2010年,他荣获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他还获得总理文学奖、文化部电影奖等。
凯雷特的短篇小说见于《哈珀斯》《纽约时报》《巴黎评论》《西洋镜》等刊物,作品被翻译成40种语言,也常被其他作家改编成绘本。目前他在内盖夫大学和特拉维夫大学担任讲师。
作者所获荣誉:
作品入选以色列高中、大学文学课教材
以色列全国书店作品失窃率最高的作家
以色列年轻一代最崇拜的小说家
超过50个故事被改编成电影
超过40个国家或地区引进其作品
法国艺术暨文学骑士勋章
数次获得以色列出版协会白金奖
夺下以色列文坛最高荣誉“总理奖”
挤下诺贝尔得主爱丽丝•门罗,进入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大奖决选
担任有“小诺贝尔”美名的诺伊施塔特国际文学奖评审
荣获英国《犹太季刊》小说奖,入围英国瓦威克写作奖决选
作品获选美国公共图书馆读者最爱的外语作品
笔下故事改编电影《割腕者天堂》入围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执导电影《蓝色果冻海》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最佳处女作奖、国际影评人周最佳编剧
目录 · · · · · ·
第一年
突然,那事儿又发生了
成年婴儿
来电与应答
我们如何打仗
第二年
你,真诚的
在云端
陌生好伙伴
人民守卫者
梦之安魂曲
眼光长远
第三年
火柴梗战争
瑞典人想多了
操场败北
偶像崇拜
第四年
让炸弹飞
我令人哀悼的姐姐
小鸟的眼睛
第五年
故土设想
胖猫
装腔作势的人
无非另一个罪人
我的第一个故事
阿姆斯特丹
男孩们不哭
第六年
从头再来
在外过夜
公园之惑
事故
给我儿子的一撇小胡子
情缘威士忌
第七年
沿着我父亲的足迹
蜗居
善良的代价
熏牛肉三明治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美好的七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美好的七年"的人也喜欢 · · · · · ·
美好的七年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美好的七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以色列全国书店作品失窃率最高的作家

第三十九夜:《美好的七年》埃特加.凯雷特
> 更多书评22篇
-
阿麻瓜 (活成一个蹩脚的笑话。)
P7 如今,三十年后,坐在特拉维夫的起居室里看着我两周大的儿子,我差不多也有同感:这儿有个人体重不足十磅,在他体内却和这个星球上所有的人一样有愤怒、无聊、恐惧和平静。给他套上西服三件套,戴上劳力士手表,给他手里拎个小公文包,把他推入社会,他照样能眼睛眨也不眨地沟通、作战、签协议。是的,他不说话。他也会只争朝夕地让自己堕落。我首先承认在他被发射进太空或被允许驾驶F-16战斗机前还应该学点儿东西。不过总的来...2016-09-14 07:40 6人喜欢
P7如今,三十年后,坐在特拉维夫的起居室里看着我两周大的儿子,我差不多也有同感:这儿有个人体重不足十磅,在他体内却和这个星球上所有的人一样有愤怒、无聊、恐惧和平静。给他套上西服三件套,戴上劳力士手表,给他手里拎个小公文包,把他推入社会,他照样能眼睛眨也不眨地沟通、作战、签协议。是的,他不说话。他也会只争朝夕地让自己堕落。我首先承认在他被发射进太空或被允许驾驶F-16战斗机前还应该学点儿东西。不过总的来说,他已经是一个被包裹在十九英寸的蜡烛包中的完整的人,和任何其他人都不一样,是一个激进的、古怪的人,一个像样的人物,那种你尊敬却不能完全理解的人。因为,除却身高和体重不表,像所有复杂的人一样,他有许多侧面。P12在中东,人们比星球上其他人更体会到必死的命运,这导致大多数中东人队试图浪费一点点它们待在地球上的时间的陌生人形成一种攻击性倾向。P16我们(以色列人)渴望一场真正的战争来代替那些令人精疲力竭的暴乱岁月,那时并非黑白分明而是一派灰色,那时我们并未面对武力而只是一群穿着炸弹背心的坚决的年轻人,那些年英勇的品质不复存在,代之以检查站前排长龙等待的人们、临产的妇女们和在令人窒息的高温里受煎熬的老人们。突然,第一发导弹勾起了我们对战争的熟悉感觉——和袭击我们边界的残忍敌人作战,一个真正的邪恶的敌人,而不是为了自由和民族自决斗争着,让我们陷入困惑而不知说什么好的那种“敌人。”又一次,我们对自己目标的正义性感到了自信,我们又闪电般迅速地找回了差点丧失殆尽的爱国主义胸怀。又一次,我们成了被敌人包围的为生存战斗的弱小国家,而不是一个强大的、饱和的国家,天天被迫与平民过不去。P22虚构的题词。P26事实是,现在我突然爆发出了一种不可解释的真诚情感,使得我愿意去坦白:我也爱好飞行本身。不是飞行前的安检或在登机手续柜台前苦着脸向你解释飞机上唯一的空位是在两个大腹便便的相扑力士之间的空乘人员。我也并不热衷于降落后在行李区的无尽等待或像是用一只特别钝的茶勺在你的头盖骨上挖穿了一条穿越大西洋的隧道似的时差反应。我爱的是飞行中的部分,当你被关进一个在天堂与大地间漂浮的铁盒中的那部分。一个彻底与世隔绝的铁盒,在里面没有真实的时间或季节,只是从起飞至降落间,一个恍然若真的地狱生活的片段。那是一种在冥想中对世界的超脱。飞行是辽阔的时刻,那时手机不响,网络也不通。“飞行的时间只能被消费”的格言把我从焦虑和负罪感中解放了出来,它剥去了我所有的野心,给另一种不同的存在留下了空间。一种欢乐的、傻瓜般的存在,不再尝试着充分利用时间,而只是满足地发现这是度过时间最惬意的方式。P31一个瑞士小伙,在新喀里多尼亚群岛管理一个破烂的度假村,工作一个月后,来了一对富有的美国夫妇。“当他们走进酒店狭小大堂的一瞬间,他就有种感觉他们会很难搞。他们看上去就是典型的难以取悦的顾客,那种会到前台抱怨游泳池水温的人。瑞士小伙坐在前台后面,给自己倒了一杯威士忌,然后等着那对夫妇的发飙电话,不到十五分钟电话就来了。“浴室里有只蜥蜴。”电话另一端一个嘶哑的声音咆哮道。”“这岛上有好多蜥蜴。”瑞士小伙礼貌地回答:“这就是我们这儿魅力的一部分。”“我要求马上有个人过来把蜥蜴从我们的房间里弄出去,你听明白了吗?”“先生,光把那只蜥蜴弄出去解决不了问题。这地方到处都是蜥蜴。很有可能明天早上,您会发现另外几只蜥蜴又进了您的房间,甚至可能上了您的床。但其实没那么糟糕,因为——”瑞士小伙没能把话说完,因为那美国人已经砰地一声挂了电话。这就来了,瑞士小伙边想着边猛的一口灌下杯子里还剩的威士忌。过一会儿,他们就要来前台对他大吼大叫了。要是运气不好,说不定他们还认识旅游系统的哪个高层,那他就有得忙了。他疲倦地从前台后站了起来,决定要采取点行动:他应该找瓶香槟并亲自给他们拿去。他应该向学校里教的那样拍拍他们的马屁,把自己从麻烦中解脱出来。这不太有趣,却是正确的应对方式。去那对美国人房间的半路上,他看见他们开车朝他驶来。车子突突地开过他的身边,几乎要从他身上碾过去,然后径直开上了主路。他试图挥手表示告别,可车都没减速。他去了他们的房间。他们开着房门就走了。他们的行李已经不见了。他打开浴室的门,看着那只蜥蜴。蜥蜴也看着他。他们相互对视了几秒钟。它大概五英尺长(约1.5m),还有爪子。他曾经在自然纪录片里看到过那样的蜥蜴,不太记得电影里是怎么说它们的,只记得它们是些非常吓人、恶心的生物。现在他理解那对美国人为什么如此避之唯恐不及了。“这个世界上满是蜥蜴,即使我们对此无能为力,也总该试着去发现它们到底有多大。”P34没什么比在东欧待几天更让你意识到自己的犹太身份了。在以色列,你可以一整天穿着无袖T恤在烈日下四处游荡,感觉自己跟非犹太人没什么两样:发会儿呆,看场戏,读一本布尔加科夫的好书,来杯爱尔兰威士忌。但在波兰机场,当他们在你的护照上盖章的时候,你开始感觉不同了。你也许仍然能品尝到特拉维夫的生活风味,在终点站的到达大厅里,上帝也并未在上方破碎的荧光灯的闪光中向你显现,但是随着哪儿都有的那股猪肉味儿,你渐渐觉得自己有点像个改宗者。突然,你被离散的犹太人包围了。P70(在泰国骑象)在走了几百码之后,我看见我哥哥那头象的驾驶员示意我哥哥可以接手指挥大象。那个泰国人移坐到大象后部,我哥哥开始掌控大象。他没有像当地驾驶员那样对着大象叫喊或轻轻踢他。他只是俯身向前,对着大象的耳朵悄悄说了些什么。从我坐的位置看上去,大象好像点了点头,转向了我哥哥要求的方向。在那一瞬间,有种感觉回来了——这种感觉始终贯穿于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我为我哥哥感到骄傲,希望我长大后哪怕有一点点像他,能在原始森林中骑着大象,还不用提高嗓门儿。P73第一个“他(儿子列维)长得像爸爸还是妈妈”的问题,在他出生时迅速而清楚地解决了:他长得很漂亮。或者像我亲爱的妻子如此恰当指出的那样:“他唯一从你身上继承的是他后脑勺上的头发。”第二个“他长大后会做什么”的问题,在他人生的最初三年中备受关注。他的坏脾气能使他做个合格的出租车司机;他找借口的超凡本领似乎预示着他在法律界会干得很好;而他使他人意见一致的能力显示他有成为某一集权政府的高级官员的潜力。不过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围绕我儿子丰满而美好的未来的迷雾开始密布起来。他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送奶工,否则的话,他每天早晨五点半醒来并坚持叫醒我们的罕见能力就完全浪费了。“别担心,亲爱的。我们都是幸存者。我们已经从许多事情中一起幸存下来了——疾病、战争、恐怖袭击,而且,如果和平是命中注定的安排的话,我们也会从中幸存的。”P78对我来说,谈到宗教问题时,我是不信神的。当我状态很好时,我谁也不需要,而当我感觉衰得像坨屎时,我的内里开了一个很大的空洞,我知道没一个神能填满它,而且永远不会有神能填满它。P82诚实地说,我应该提及,在我和女友共同生活的这九年里,我们已经在各种自己编造的仪式中结了几十次婚:在雅法一家鱼餐厅中对着鼻尖接吻,在华沙一家破败旅店中相拥,在海法沙滩上裸泳,甚至是在从阿姆斯特丹去柏林的火车上分享一颗建达奇趣蛋。但很遗憾地,其中任何一次仪式都没有获得拉比或国家的认可。P103在那个故事中,一位父亲对他的把整个暑假用来折磨动物的孩子们说了些话。他告诉他们,在杀死虫子和杀死青蛙之间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无论多么艰难,这条界线永远不能被逾越。写作者既不是圣人,也不是义人或站在门口的先知:他只是另一个罪人,具有某种程度上更敏感的意识和更精准一点的语言以描述我们这个世界不可思议的现实。他并没有发明任何一种感觉或思想——它们都在他之前很久就存在了。他不比他的读者们好哪怕一点点——有时他要坏多了——也理应如此。如果写作者是个天使,那他与我们之间相隔的深渊太过巨大,以至于他写的东西无法切近地打动我们。不过,正因为他在此岸,在我们一边,被泥土和污物埋到了脖子,他比其他任何人都更能与我们分享他脑海中的一切,在光明之所,更在黑暗之处。他不会带我们去应许之地,他不会带来世界和平或治愈顽疾。不过如果他正确地履行了使命,故事中的青蛙会多活下来一些。而虫子,我很抱歉地说,只能靠它们自己了。一些人没有支持和增援地创造着,只能持续不断地写下去,周围是不相信他有天赋的人,他们总会记住这个事实。他周遭的世界不会让他忘记这一点。仅有的能够忘记这一点的作者就成功了,这类作者不会逆着自己的生活之流而写,而是顺应它,他笔下流淌而出的每一次顿悟不仅会提升文本的品质,使他幸福,还能愉悦他的代理人和出版商。该死的,我忘了。我曾记得在事物之间有一条界线,只不过最近这条线不知怎么的变成了成功与失败、接受与拒绝、欣赏与讥讽的界线。P119在二战期间,我爸爸和他的父母,还有其他一些人,在波兰小镇的一个地洞里藏了将近六百天。洞太小了,他们不能在里面站着或躺下,只能坐着。当俄国人解放了那个地方,他们不得不把我父亲和我祖父架出来,因为他们自己已经动不了了。他们的肌肉已经萎缩。他在洞里度过的时光让他对隐私很敏感。事实上,哥哥、姐姐和我在同一个房间里长大让他很抓狂。他想让我们搬去一个每人都有自己房间的公寓。我们小孩其实喜欢共住一个房间,不过当父亲打定了主意时,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P134(我遭遇了一场车祸时,我父亲打电话来)他只是打来问问我这一天在大学里过得怎样,还有小东西是不是睡了。我告诉他小东西正在睡觉,我在大学的一天好极了。还有我妻子希拉也很好。她刚进浴室洗澡。“怎么那么吵啊?”他问。“是救护车的警笛声,”我告诉他,“一辆救护车刚从街上过去。”曾经,五年前,当我和妻子、儿子在西西里岛的时候,我打电话给父亲问他怎样。他说一切都好。背景中,一个声音在喇叭中呼叫舒尔曼医生到手术室。“你在哪儿?”我问。“在超市里,”我爸爸毫不犹豫地说,“他们在喇叭中广播有人丢了钱包。”他说的时候听上去非常肯定。如此自信,如此开心。“你干嘛哭了?”我爸爸现在在电话另一头问。“没事,”我说这话时救护车在急诊室病房前停下,救护员猛地拉开了救护车的门,“真的,没事。”P143我妻子说夫妻如何相遇的故事能暗示他们将来要一起过怎样的生活。“我父母,”她说,“是在一种目迷五色的极端情况下相遇的,他们后来的共同生活继续过得像一场嘉年华一样。”“那我们呢?”我问、我是在一家夜店里迷上我妻子的。她进门时我正准备离开。在那之前我们仅是泛泛之交。“我正要走呢。”当我们在门边擦身而过时我叫道,想要盖过吵闹的音乐声让她听到,“我明天必须早起。”“吻我。”她也大声回答我。我僵住了。就我对她仅有的了解,她看上去很害羞,因而他提出的这个要求完全出人意料。“也许我会再稍微待久点。”我说。一周后,我们成了一对。一个月后,我告诉她,她在夜店门边说的那句“吻我”,是我听到女孩说过的最大胆的话。她看着我笑了。“我说的是你打不到车。”她说。我误解了她真是太好了。“我们?”我妻子在出租车里想了一会儿,“我们的相遇方式就是我们俩的调儿。我们的生活是一回事,而你总是将它再创造成另一种更有趣的样子。那就是作家的行事风格,没错吧?”P148(我为了防止滑到的儿子列维撞在浴缸上左手背被划伤)“疼吗?”“一点点。”我说。“这不公平,”列维叫道,“就是不公平!是我闯的祸。应该是我被划破,我去打针,不是你。你干嘛把你的手放哪儿?”我告诉列维,我这么做是要保护他。“我知道,”他说,“但是为什么?为什么你想要保护我?”“因为我爱你,”我说,“因为你是我的儿子。因为一个父亲总是必须保护他的儿子。”“但是为什么?”列维坚持道,“为什么一个父亲就必须保护他的儿子?”我考虑了一会儿才回答。“看,”我说着,抚摸他的脸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时候很险恶。而只有每个生到这世界上来的人,至少有一个人会去保护他,才是公平的。”“那你呢?”列维问,“爷爷死了,谁来保护你呢?”我没在列维面前哭。但那天晚些时候,再去洛杉矶的飞机上,我哭了。P152我母亲一九三四年生于华沙。当战争爆发时,她和她的家人最终进了犹太人隔离区。还是小孩子时,她就要想办法扶持父母和襁褓中的弟弟。孩子们可以通过对大人来说太小的缺口,逃出隔离区去偷运食品。在战争中,她失去了母亲和弟弟。随后,她也失去了父亲,被彻底孤单地留在了世上。许多年前,又一次她告诉我,当她母亲去世后,她告诉父亲她不想再斗争下去了,她不在乎自己是不是也会死。她父亲告诉她,她不能死,她必须生存下去。“纳粹,”他说,“想从大地上抹去我们家族的名字,只有你能够将它继续延续下去。熬过战争,确保我们的名字存活是你的使命。从而每个走过华沙街道的人都知道它。”在那不久之后,他死了。当战争结束,我母亲被送进了波兰的一家孤儿院,然后转去了法国的孤儿院,从那儿又到了以色列。她挺了过来,完成了她父亲的要求。她使整个家族和他们的名字继续活在世上。(我在华沙有了一幢狭长的三层屋子)当我从咖啡馆回来,有个邻居在门口等我,一个年龄甚至比我母亲还大的女人,拿着个罐子。她住在街对面,听说了窄屋的事情,想用她亲手做的果酱欢迎新的以色列邻居。她抓住我的手,开始了一段悠长的独白。帮她翻译成英语的小伙子几乎跟不上她的节奏。“她说,”小伙子告诉我,“当她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她有两个同班同学住在离这儿不远的地方。两个小姑娘都是犹太人,当德国人入侵这座城市时,她们被迫搬去了犹太人隔离区。在她们离开前,她的母亲做了两个果酱三明治,让她拿去给她的女朋友们。她们拿着三明治谢了她,之后她再也没见过她们。”老妇人点着头,好像在证实他用英语说的一切,当他说完,她有补充了几句话让他翻译。“她说她给你的果酱,就是她母亲给那两个女孩的三明治中抹的同一种果酱。不过时代变了,她希望他们再也不会强迫你离开。”老妇人继续点头,她眼中满是泪水。我给她的拥抱一开始吓到了她,但之后让她非常开心。回应 2016-09-14 07:40 -
飞行是辽阔的时刻,那时手机不响,网络也不通。“飞行的时间只能被浪费”的格言把我从焦虑和负罪感中解放了出来,它剥去了我所有的野心,给另一种不同的存在留下了空间。一种欢乐的、傻瓜般的存在,不再尝试着充分利用时间,而只是满足地发现这是度过时间最惬意的方式。 我意识到在它们扣人心弦的情节之下蕴含着某些道理。关于濒临绝望的人类需要在最不可能的地方找到美好的意义。关于不去渴望美化现实,而是坚持寻找一个会将丑...
2018-11-05 20:20
-
阿麻瓜 (活成一个蹩脚的笑话。)
P7 如今,三十年后,坐在特拉维夫的起居室里看着我两周大的儿子,我差不多也有同感:这儿有个人体重不足十磅,在他体内却和这个星球上所有的人一样有愤怒、无聊、恐惧和平静。给他套上西服三件套,戴上劳力士手表,给他手里拎个小公文包,把他推入社会,他照样能眼睛眨也不眨地沟通、作战、签协议。是的,他不说话。他也会只争朝夕地让自己堕落。我首先承认在他被发射进太空或被允许驾驶F-16战斗机前还应该学点儿东西。不过总的来...2016-09-14 07:40 6人喜欢
P7如今,三十年后,坐在特拉维夫的起居室里看着我两周大的儿子,我差不多也有同感:这儿有个人体重不足十磅,在他体内却和这个星球上所有的人一样有愤怒、无聊、恐惧和平静。给他套上西服三件套,戴上劳力士手表,给他手里拎个小公文包,把他推入社会,他照样能眼睛眨也不眨地沟通、作战、签协议。是的,他不说话。他也会只争朝夕地让自己堕落。我首先承认在他被发射进太空或被允许驾驶F-16战斗机前还应该学点儿东西。不过总的来说,他已经是一个被包裹在十九英寸的蜡烛包中的完整的人,和任何其他人都不一样,是一个激进的、古怪的人,一个像样的人物,那种你尊敬却不能完全理解的人。因为,除却身高和体重不表,像所有复杂的人一样,他有许多侧面。P12在中东,人们比星球上其他人更体会到必死的命运,这导致大多数中东人队试图浪费一点点它们待在地球上的时间的陌生人形成一种攻击性倾向。P16我们(以色列人)渴望一场真正的战争来代替那些令人精疲力竭的暴乱岁月,那时并非黑白分明而是一派灰色,那时我们并未面对武力而只是一群穿着炸弹背心的坚决的年轻人,那些年英勇的品质不复存在,代之以检查站前排长龙等待的人们、临产的妇女们和在令人窒息的高温里受煎熬的老人们。突然,第一发导弹勾起了我们对战争的熟悉感觉——和袭击我们边界的残忍敌人作战,一个真正的邪恶的敌人,而不是为了自由和民族自决斗争着,让我们陷入困惑而不知说什么好的那种“敌人。”又一次,我们对自己目标的正义性感到了自信,我们又闪电般迅速地找回了差点丧失殆尽的爱国主义胸怀。又一次,我们成了被敌人包围的为生存战斗的弱小国家,而不是一个强大的、饱和的国家,天天被迫与平民过不去。P22虚构的题词。P26事实是,现在我突然爆发出了一种不可解释的真诚情感,使得我愿意去坦白:我也爱好飞行本身。不是飞行前的安检或在登机手续柜台前苦着脸向你解释飞机上唯一的空位是在两个大腹便便的相扑力士之间的空乘人员。我也并不热衷于降落后在行李区的无尽等待或像是用一只特别钝的茶勺在你的头盖骨上挖穿了一条穿越大西洋的隧道似的时差反应。我爱的是飞行中的部分,当你被关进一个在天堂与大地间漂浮的铁盒中的那部分。一个彻底与世隔绝的铁盒,在里面没有真实的时间或季节,只是从起飞至降落间,一个恍然若真的地狱生活的片段。那是一种在冥想中对世界的超脱。飞行是辽阔的时刻,那时手机不响,网络也不通。“飞行的时间只能被消费”的格言把我从焦虑和负罪感中解放了出来,它剥去了我所有的野心,给另一种不同的存在留下了空间。一种欢乐的、傻瓜般的存在,不再尝试着充分利用时间,而只是满足地发现这是度过时间最惬意的方式。P31一个瑞士小伙,在新喀里多尼亚群岛管理一个破烂的度假村,工作一个月后,来了一对富有的美国夫妇。“当他们走进酒店狭小大堂的一瞬间,他就有种感觉他们会很难搞。他们看上去就是典型的难以取悦的顾客,那种会到前台抱怨游泳池水温的人。瑞士小伙坐在前台后面,给自己倒了一杯威士忌,然后等着那对夫妇的发飙电话,不到十五分钟电话就来了。“浴室里有只蜥蜴。”电话另一端一个嘶哑的声音咆哮道。”“这岛上有好多蜥蜴。”瑞士小伙礼貌地回答:“这就是我们这儿魅力的一部分。”“我要求马上有个人过来把蜥蜴从我们的房间里弄出去,你听明白了吗?”“先生,光把那只蜥蜴弄出去解决不了问题。这地方到处都是蜥蜴。很有可能明天早上,您会发现另外几只蜥蜴又进了您的房间,甚至可能上了您的床。但其实没那么糟糕,因为——”瑞士小伙没能把话说完,因为那美国人已经砰地一声挂了电话。这就来了,瑞士小伙边想着边猛的一口灌下杯子里还剩的威士忌。过一会儿,他们就要来前台对他大吼大叫了。要是运气不好,说不定他们还认识旅游系统的哪个高层,那他就有得忙了。他疲倦地从前台后站了起来,决定要采取点行动:他应该找瓶香槟并亲自给他们拿去。他应该向学校里教的那样拍拍他们的马屁,把自己从麻烦中解脱出来。这不太有趣,却是正确的应对方式。去那对美国人房间的半路上,他看见他们开车朝他驶来。车子突突地开过他的身边,几乎要从他身上碾过去,然后径直开上了主路。他试图挥手表示告别,可车都没减速。他去了他们的房间。他们开着房门就走了。他们的行李已经不见了。他打开浴室的门,看着那只蜥蜴。蜥蜴也看着他。他们相互对视了几秒钟。它大概五英尺长(约1.5m),还有爪子。他曾经在自然纪录片里看到过那样的蜥蜴,不太记得电影里是怎么说它们的,只记得它们是些非常吓人、恶心的生物。现在他理解那对美国人为什么如此避之唯恐不及了。“这个世界上满是蜥蜴,即使我们对此无能为力,也总该试着去发现它们到底有多大。”P34没什么比在东欧待几天更让你意识到自己的犹太身份了。在以色列,你可以一整天穿着无袖T恤在烈日下四处游荡,感觉自己跟非犹太人没什么两样:发会儿呆,看场戏,读一本布尔加科夫的好书,来杯爱尔兰威士忌。但在波兰机场,当他们在你的护照上盖章的时候,你开始感觉不同了。你也许仍然能品尝到特拉维夫的生活风味,在终点站的到达大厅里,上帝也并未在上方破碎的荧光灯的闪光中向你显现,但是随着哪儿都有的那股猪肉味儿,你渐渐觉得自己有点像个改宗者。突然,你被离散的犹太人包围了。P70(在泰国骑象)在走了几百码之后,我看见我哥哥那头象的驾驶员示意我哥哥可以接手指挥大象。那个泰国人移坐到大象后部,我哥哥开始掌控大象。他没有像当地驾驶员那样对着大象叫喊或轻轻踢他。他只是俯身向前,对着大象的耳朵悄悄说了些什么。从我坐的位置看上去,大象好像点了点头,转向了我哥哥要求的方向。在那一瞬间,有种感觉回来了——这种感觉始终贯穿于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我为我哥哥感到骄傲,希望我长大后哪怕有一点点像他,能在原始森林中骑着大象,还不用提高嗓门儿。P73第一个“他(儿子列维)长得像爸爸还是妈妈”的问题,在他出生时迅速而清楚地解决了:他长得很漂亮。或者像我亲爱的妻子如此恰当指出的那样:“他唯一从你身上继承的是他后脑勺上的头发。”第二个“他长大后会做什么”的问题,在他人生的最初三年中备受关注。他的坏脾气能使他做个合格的出租车司机;他找借口的超凡本领似乎预示着他在法律界会干得很好;而他使他人意见一致的能力显示他有成为某一集权政府的高级官员的潜力。不过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围绕我儿子丰满而美好的未来的迷雾开始密布起来。他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送奶工,否则的话,他每天早晨五点半醒来并坚持叫醒我们的罕见能力就完全浪费了。“别担心,亲爱的。我们都是幸存者。我们已经从许多事情中一起幸存下来了——疾病、战争、恐怖袭击,而且,如果和平是命中注定的安排的话,我们也会从中幸存的。”P78对我来说,谈到宗教问题时,我是不信神的。当我状态很好时,我谁也不需要,而当我感觉衰得像坨屎时,我的内里开了一个很大的空洞,我知道没一个神能填满它,而且永远不会有神能填满它。P82诚实地说,我应该提及,在我和女友共同生活的这九年里,我们已经在各种自己编造的仪式中结了几十次婚:在雅法一家鱼餐厅中对着鼻尖接吻,在华沙一家破败旅店中相拥,在海法沙滩上裸泳,甚至是在从阿姆斯特丹去柏林的火车上分享一颗建达奇趣蛋。但很遗憾地,其中任何一次仪式都没有获得拉比或国家的认可。P103在那个故事中,一位父亲对他的把整个暑假用来折磨动物的孩子们说了些话。他告诉他们,在杀死虫子和杀死青蛙之间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无论多么艰难,这条界线永远不能被逾越。写作者既不是圣人,也不是义人或站在门口的先知:他只是另一个罪人,具有某种程度上更敏感的意识和更精准一点的语言以描述我们这个世界不可思议的现实。他并没有发明任何一种感觉或思想——它们都在他之前很久就存在了。他不比他的读者们好哪怕一点点——有时他要坏多了——也理应如此。如果写作者是个天使,那他与我们之间相隔的深渊太过巨大,以至于他写的东西无法切近地打动我们。不过,正因为他在此岸,在我们一边,被泥土和污物埋到了脖子,他比其他任何人都更能与我们分享他脑海中的一切,在光明之所,更在黑暗之处。他不会带我们去应许之地,他不会带来世界和平或治愈顽疾。不过如果他正确地履行了使命,故事中的青蛙会多活下来一些。而虫子,我很抱歉地说,只能靠它们自己了。一些人没有支持和增援地创造着,只能持续不断地写下去,周围是不相信他有天赋的人,他们总会记住这个事实。他周遭的世界不会让他忘记这一点。仅有的能够忘记这一点的作者就成功了,这类作者不会逆着自己的生活之流而写,而是顺应它,他笔下流淌而出的每一次顿悟不仅会提升文本的品质,使他幸福,还能愉悦他的代理人和出版商。该死的,我忘了。我曾记得在事物之间有一条界线,只不过最近这条线不知怎么的变成了成功与失败、接受与拒绝、欣赏与讥讽的界线。P119在二战期间,我爸爸和他的父母,还有其他一些人,在波兰小镇的一个地洞里藏了将近六百天。洞太小了,他们不能在里面站着或躺下,只能坐着。当俄国人解放了那个地方,他们不得不把我父亲和我祖父架出来,因为他们自己已经动不了了。他们的肌肉已经萎缩。他在洞里度过的时光让他对隐私很敏感。事实上,哥哥、姐姐和我在同一个房间里长大让他很抓狂。他想让我们搬去一个每人都有自己房间的公寓。我们小孩其实喜欢共住一个房间,不过当父亲打定了主意时,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P134(我遭遇了一场车祸时,我父亲打电话来)他只是打来问问我这一天在大学里过得怎样,还有小东西是不是睡了。我告诉他小东西正在睡觉,我在大学的一天好极了。还有我妻子希拉也很好。她刚进浴室洗澡。“怎么那么吵啊?”他问。“是救护车的警笛声,”我告诉他,“一辆救护车刚从街上过去。”曾经,五年前,当我和妻子、儿子在西西里岛的时候,我打电话给父亲问他怎样。他说一切都好。背景中,一个声音在喇叭中呼叫舒尔曼医生到手术室。“你在哪儿?”我问。“在超市里,”我爸爸毫不犹豫地说,“他们在喇叭中广播有人丢了钱包。”他说的时候听上去非常肯定。如此自信,如此开心。“你干嘛哭了?”我爸爸现在在电话另一头问。“没事,”我说这话时救护车在急诊室病房前停下,救护员猛地拉开了救护车的门,“真的,没事。”P143我妻子说夫妻如何相遇的故事能暗示他们将来要一起过怎样的生活。“我父母,”她说,“是在一种目迷五色的极端情况下相遇的,他们后来的共同生活继续过得像一场嘉年华一样。”“那我们呢?”我问、我是在一家夜店里迷上我妻子的。她进门时我正准备离开。在那之前我们仅是泛泛之交。“我正要走呢。”当我们在门边擦身而过时我叫道,想要盖过吵闹的音乐声让她听到,“我明天必须早起。”“吻我。”她也大声回答我。我僵住了。就我对她仅有的了解,她看上去很害羞,因而他提出的这个要求完全出人意料。“也许我会再稍微待久点。”我说。一周后,我们成了一对。一个月后,我告诉她,她在夜店门边说的那句“吻我”,是我听到女孩说过的最大胆的话。她看着我笑了。“我说的是你打不到车。”她说。我误解了她真是太好了。“我们?”我妻子在出租车里想了一会儿,“我们的相遇方式就是我们俩的调儿。我们的生活是一回事,而你总是将它再创造成另一种更有趣的样子。那就是作家的行事风格,没错吧?”P148(我为了防止滑到的儿子列维撞在浴缸上左手背被划伤)“疼吗?”“一点点。”我说。“这不公平,”列维叫道,“就是不公平!是我闯的祸。应该是我被划破,我去打针,不是你。你干嘛把你的手放哪儿?”我告诉列维,我这么做是要保护他。“我知道,”他说,“但是为什么?为什么你想要保护我?”“因为我爱你,”我说,“因为你是我的儿子。因为一个父亲总是必须保护他的儿子。”“但是为什么?”列维坚持道,“为什么一个父亲就必须保护他的儿子?”我考虑了一会儿才回答。“看,”我说着,抚摸他的脸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时候很险恶。而只有每个生到这世界上来的人,至少有一个人会去保护他,才是公平的。”“那你呢?”列维问,“爷爷死了,谁来保护你呢?”我没在列维面前哭。但那天晚些时候,再去洛杉矶的飞机上,我哭了。P152我母亲一九三四年生于华沙。当战争爆发时,她和她的家人最终进了犹太人隔离区。还是小孩子时,她就要想办法扶持父母和襁褓中的弟弟。孩子们可以通过对大人来说太小的缺口,逃出隔离区去偷运食品。在战争中,她失去了母亲和弟弟。随后,她也失去了父亲,被彻底孤单地留在了世上。许多年前,又一次她告诉我,当她母亲去世后,她告诉父亲她不想再斗争下去了,她不在乎自己是不是也会死。她父亲告诉她,她不能死,她必须生存下去。“纳粹,”他说,“想从大地上抹去我们家族的名字,只有你能够将它继续延续下去。熬过战争,确保我们的名字存活是你的使命。从而每个走过华沙街道的人都知道它。”在那不久之后,他死了。当战争结束,我母亲被送进了波兰的一家孤儿院,然后转去了法国的孤儿院,从那儿又到了以色列。她挺了过来,完成了她父亲的要求。她使整个家族和他们的名字继续活在世上。(我在华沙有了一幢狭长的三层屋子)当我从咖啡馆回来,有个邻居在门口等我,一个年龄甚至比我母亲还大的女人,拿着个罐子。她住在街对面,听说了窄屋的事情,想用她亲手做的果酱欢迎新的以色列邻居。她抓住我的手,开始了一段悠长的独白。帮她翻译成英语的小伙子几乎跟不上她的节奏。“她说,”小伙子告诉我,“当她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她有两个同班同学住在离这儿不远的地方。两个小姑娘都是犹太人,当德国人入侵这座城市时,她们被迫搬去了犹太人隔离区。在她们离开前,她的母亲做了两个果酱三明治,让她拿去给她的女朋友们。她们拿着三明治谢了她,之后她再也没见过她们。”老妇人点着头,好像在证实他用英语说的一切,当他说完,她有补充了几句话让他翻译。“她说她给你的果酱,就是她母亲给那两个女孩的三明治中抹的同一种果酱。不过时代变了,她希望他们再也不会强迫你离开。”老妇人继续点头,她眼中满是泪水。我给她的拥抱一开始吓到了她,但之后让她非常开心。回应 2016-09-14 07:40
-
飞行是辽阔的时刻,那时手机不响,网络也不通。“飞行的时间只能被浪费”的格言把我从焦虑和负罪感中解放了出来,它剥去了我所有的野心,给另一种不同的存在留下了空间。一种欢乐的、傻瓜般的存在,不再尝试着充分利用时间,而只是满足地发现这是度过时间最惬意的方式。 我意识到在它们扣人心弦的情节之下蕴含着某些道理。关于濒临绝望的人类需要在最不可能的地方找到美好的意义。关于不去渴望美化现实,而是坚持寻找一个会将丑...
2018-11-05 20:20
-
“我们渴望一场真正的战争来代替所有那些令人精疲力竭的暴乱年月,那时并非黑白分明而是一派灰色,那时我们并未面对武力而只是一群穿着炸弹背心的坚决的年轻人,那些年英勇的品质不复存在,代之以检查站前排长龙等待的人们、临产的妇女们和在令人窒息的高温里受煎熬的老人们。” 被长久的庸常困住,体内和灵魂内的那颗冒险之心又在蠢蠢欲动。大家都喜欢来一场释放,然后投入下一场庸常的旅程。
2018-04-11 21:40
电子版有售 · · · · · ·
在哪儿买这本书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Riverhead Books版 2015-6-16 / 16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2017-10 / 64人读过 / 有售
- 寂寞版 2017-12-1 / 9人读过 / 有售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猫姐姐)滚动书清单,一辈子只用一张清单 (施哲文)
- 一无所知的世界,看下去,才有惊喜 (溜肉段)
- 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 (冷先生)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我的身体里有一个游荡的未来 (诗菡)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美好的七年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btr 2016-04-29
从儿子出生到父亲之死,Etgar Keret的回忆录(随笔)和短篇小说一样好看。特拉维夫在他笔下是一个荒诞而超现实的世界,幽默感出现在最意想不到、最具错置感的情境下。写作者因此是“另一个罪人,具有某种程度上更敏锐的意识和更精准一点的语言以描述我们这个世界不可思议的现实。”(P104)
2 有用 橘川 2016-07-06
非常幽默、有趣,荒诞不经里面有脉脉的温情。亲情描写的很到位,某些情节感人泪下。
2 有用 AhFloyd 2018-03-17
据描写可知,列维小朋友很可爱
1 有用 超级玛丽·苏 2017-11-25
后一半中的几篇太差了,差到让人误以为是在读高中生优秀作文选的程度。总的来说,是一位幽默而老练的三流散文作家。
1 有用 小城 2017-07-19
凯雷特说这本书对他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这美好的七年是从儿子出生到父亲去世的七年。这本日记式样的随笔集少了他标志性的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力,多了几分家长里短的人情味。“在我拉马特甘童年生活中一个疯狂的孩子,他因为太喜欢五年级而在那个年级待了两年。”
0 有用 猫皂 2019-02-15
#1904#
0 有用 雪磨坊 2019-02-12
应答推销电话,虚构读者题词、口香糖教学法、哥哥用我写故事的打印稿铲起狗屎我在那一刻意识到自己想成为一名作家、米奇只有四根手指的手。都是很好的小品文,写父亲和儿子的地方都很感人,没敢深读。
0 有用 元气小徐 2019-02-11
真是一个温柔的男人啊
0 有用 榴莲煎大饼 2019-02-08
很喜欢 今年一定要去趟以色列
0 有用 玻璃阿童木 2019-02-07
第一次读这样的故事。明明有战争,有宗教,有分歧,但是很多次真的是看着便笑出了声音,情不自禁要读出的句子。 可是笑的时候又想,他应该没那么想要笑吧,只是有点“神经质的人”在讲一个个有点苦涩却也可以变成喜剧?的故事。 不得不让人赞叹的智慧与洒脱啊,每一个让你惊呼连连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