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民俗学(包括民俗史、民俗学史、民间文学史) (南池子)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 国家理论的谱系与国家法理学 (華夏)
- 法学nerd的偏冷读书世界 (李初一)
- lu Hsun, modern, modernity (Ager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6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主体、想象与表达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Z 2018-11-09 21:25:04
资料很丰富,工农兵的文学创作实践,有其政治理念支撑,有系统的制度支持。怎样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怎样建立文化主体性,怎样创造文化自信,都是要融于日常实践的,不是空口说的。实践的初期阶段,概念化过度政治化的问题肯定有,但改变不是不可能,只是也没了机会。有些分析过于谨慎
0 有用 珀斯 2018-04-09 07:19:14
文章从工人作家群,士兵高宝玉和新民歌运动为切入,对建国后文学创作群体和内容进行了探讨。从创作对象看,文艺创作的对象由精英化向普罗大众化转变,从创作内涵看,创作的文本和语境也由传统的“国难”“救亡”向阶级矛盾社会矛盾转变。从影响来看,产生了一批“工农兵”作家代表,作为当时的历史产物,丰富了文学创作,扩大了文学受众。本书最大的优势,在于罗列了事实,“看破不说破”。里面个中认识理解,基于个人不同的认知和... 文章从工人作家群,士兵高宝玉和新民歌运动为切入,对建国后文学创作群体和内容进行了探讨。从创作对象看,文艺创作的对象由精英化向普罗大众化转变,从创作内涵看,创作的文本和语境也由传统的“国难”“救亡”向阶级矛盾社会矛盾转变。从影响来看,产生了一批“工农兵”作家代表,作为当时的历史产物,丰富了文学创作,扩大了文学受众。本书最大的优势,在于罗列了事实,“看破不说破”。里面个中认识理解,基于个人不同的认知和立场。 (展开)
0 有用 东方暮 2016-09-04 23:22:13
两星半,比较粗,没有什么比较细致的分析,不过主题还不错
0 有用 Ephememory 2023-01-26 01:38:22 陕西
最基础的资料集。理发员、新诗经、工厂史:一些有意思的现象闪烁其中。
0 有用 溪山 2022-01-16 22:15:55
提供了很多有趣的工人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