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阿马蒂亚.森关于经济不平等研究的修订版,综合了他在1972年和2007年出版的同主题两本书的研究成果。森是那类少见的数理分析能力和理论综述建构能力俱佳的经济学家,本书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两大优势,严密的数理论证跟直观的结论表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本发展经济学领域的佳作。
五百书阅读计划 看见笔记本了,才发觉这本书没有登记。补上。 其实是一本好书,就是我文化水平低。
比较专业的书 用系统的模型研究了经济不平等问题和文革等案例 在富裕国家 体面的出现在社会面前的问题是很多家庭收入是不足 而非绝对的低收入
阿马蒂亚•森的核心论点绕来绕去也不过是那几个关键词:自由,公平,正义,不平等,福利。这本书较之其他书籍而言,经济学的味道更重,通篇有很多公式。客观而言,这本书比较基础,甚至还详细介绍了什么是帕累托最优。他也回溯了关于庇古,马歇尔等人对福利经济学早期的贡献。这段时间看了很多福利经济学的东西,一直觉得他们虽然也是属于经济学家,但其思想明显有不同的标记。其他经济学家往往把效率放在首位,处心积虑思考如何提升效率,促进资本的积累。反倒是福利经济学一本正经探讨公平,而不是把重心放在效率上。文章中有提及大跃进与文革时期的分配问题,这是社会制度影响社会公平的有效佐证之一,也是难得,既效率低下,又毫无公平可言,蛋糕一没做大做强,二没合理公平地去分配。毫无疑问,阿马蒂亚•森在福利经济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议题有趣但难度大,也就走马观花开阔眼界了。这或许是森写得最不友好的著作之一?技术性强,系统性弱,虽然森说可以略过技术细节(我确实也是这么做的),但多少造成阅读上的割裂感。可先阅读A.1回顾和动机,了解森着重关注的问题。第一章喜闻乐见,对功利主义的批判,帕累托最优回避了分配问题,主流的福利经济学不适合回应不平等问题。测度不平等应考虑到“平等”概念兼有实证与规范两方面,第二章对测度方法做了梳理。但更有启发意义的是,在第三章及A.4,森强调对测度进行交集排序,并把不平等视为拟序的(没必要是完备的)。其中提到的测度一致性可部分理解成,评价结果应该是稳健的。其余内容关注各异,不局限于测度,可单独阅读,第4章:分配应遵循某种“正当”原则,其基础是“需求”还是“应得”,A.6收入贫困,A.7评估域、能力…
8.5分以上,论述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应该基于明确的数学理论框架,本书属于专业文献和方法分析;幸而本书中用到的"效用"、"凹性"、"严格占优"等概念和数学方法在我学习最优化方法时接触过,读起来难度不大;看到书中关于不平等的分析框架,我有个新想法(当然这个想法可能经济学社会学专业圈子已经采用了): 本书的分析框架是一种静态分析,讨论的是特定时间点上的经济不平等情况,如果能够加入时间维度来考察,可能能够揭示更多的现象和真理
经济学关于不平等的研究路径是数学式的——给定的前提条件,进行定理推导,并限定结果的适用范围。此种路径的优势在于其科学性,将论证建立在坚实而普遍的基础上;劣势在于人文性的损失,尤其是对于不平等问题。你已经无法在直接对此类工作做出贡献了,退而求其次尝试理解旨意和应用吧。
森写给相关专业的补充读物,没有面向大众,数理化。非常有用。
中文译本看起来真费劲
看了二三十页,放弃了。买之前没做功课,以为是社会学读物。
给我看麻了,能理解较少的部分。 大部分涉及数学经济学公理的内容理解困难。能读懂这本书,都颇为不易,更别提写出来。 让我缓缓,看🈶🈚勇气再来一遍。
平等与效率是两大究极问题
> 论经济不平等(增订版)
2 有用 江海一蓑翁 2016-05-22 23:34:45
阿马蒂亚.森关于经济不平等研究的修订版,综合了他在1972年和2007年出版的同主题两本书的研究成果。森是那类少见的数理分析能力和理论综述建构能力俱佳的经济学家,本书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两大优势,严密的数理论证跟直观的结论表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本发展经济学领域的佳作。
1 有用 海棠秋三 2017-05-27 16:05:55
五百书阅读计划 看见笔记本了,才发觉这本书没有登记。补上。 其实是一本好书,就是我文化水平低。
0 有用 汪杨 2018-06-27 14:49:34
比较专业的书 用系统的模型研究了经济不平等问题和文革等案例 在富裕国家 体面的出现在社会面前的问题是很多家庭收入是不足 而非绝对的低收入
0 有用 Connie_Connie 2024-01-14 19:58:45 北京
阿马蒂亚•森的核心论点绕来绕去也不过是那几个关键词:自由,公平,正义,不平等,福利。这本书较之其他书籍而言,经济学的味道更重,通篇有很多公式。客观而言,这本书比较基础,甚至还详细介绍了什么是帕累托最优。他也回溯了关于庇古,马歇尔等人对福利经济学早期的贡献。这段时间看了很多福利经济学的东西,一直觉得他们虽然也是属于经济学家,但其思想明显有不同的标记。其他经济学家往往把效率放在首位,处心积虑思考如何提升效率,促进资本的积累。反倒是福利经济学一本正经探讨公平,而不是把重心放在效率上。文章中有提及大跃进与文革时期的分配问题,这是社会制度影响社会公平的有效佐证之一,也是难得,既效率低下,又毫无公平可言,蛋糕一没做大做强,二没合理公平地去分配。毫无疑问,阿马蒂亚•森在福利经济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0 有用 DOPAMINE 2023-02-06 14:37:20 广东
议题有趣但难度大,也就走马观花开阔眼界了。这或许是森写得最不友好的著作之一?技术性强,系统性弱,虽然森说可以略过技术细节(我确实也是这么做的),但多少造成阅读上的割裂感。可先阅读A.1回顾和动机,了解森着重关注的问题。第一章喜闻乐见,对功利主义的批判,帕累托最优回避了分配问题,主流的福利经济学不适合回应不平等问题。测度不平等应考虑到“平等”概念兼有实证与规范两方面,第二章对测度方法做了梳理。但更有启发意义的是,在第三章及A.4,森强调对测度进行交集排序,并把不平等视为拟序的(没必要是完备的)。其中提到的测度一致性可部分理解成,评价结果应该是稳健的。其余内容关注各异,不局限于测度,可单独阅读,第4章:分配应遵循某种“正当”原则,其基础是“需求”还是“应得”,A.6收入贫困,A.7评估域、能力…
0 有用 clemenceau 2023-05-15 00:12:31 湖北
8.5分以上,论述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应该基于明确的数学理论框架,本书属于专业文献和方法分析;幸而本书中用到的"效用"、"凹性"、"严格占优"等概念和数学方法在我学习最优化方法时接触过,读起来难度不大;看到书中关于不平等的分析框架,我有个新想法(当然这个想法可能经济学社会学专业圈子已经采用了): 本书的分析框架是一种静态分析,讨论的是特定时间点上的经济不平等情况,如果能够加入时间维度来考察,可能能够揭示更多的现象和真理
0 有用 何易晞 2024-05-15 10:40:09 重庆
经济学关于不平等的研究路径是数学式的——给定的前提条件,进行定理推导,并限定结果的适用范围。此种路径的优势在于其科学性,将论证建立在坚实而普遍的基础上;劣势在于人文性的损失,尤其是对于不平等问题。你已经无法在直接对此类工作做出贡献了,退而求其次尝试理解旨意和应用吧。
0 有用 无明 2021-08-26 13:10:43
森写给相关专业的补充读物,没有面向大众,数理化。非常有用。
0 有用 getawaythx 2025-01-17 16:18:19 陕西
中文译本看起来真费劲
0 有用 不胜桃李一场梦 2019-01-28 16:13:01
看了二三十页,放弃了。买之前没做功课,以为是社会学读物。
0 有用 孟小华 2022-01-21 11:10:07
给我看麻了,能理解较少的部分。 大部分涉及数学经济学公理的内容理解困难。能读懂这本书,都颇为不易,更别提写出来。 让我缓缓,看🈶🈚勇气再来一遍。
0 有用 暗里莫寒 2020-04-07 23:35:55
平等与效率是两大究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