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4 短评

热门 最新
  • 4 罗磊 2015-11-15 02:16:37

    从《如何管理复杂》到《日常中的设计》,再到 诺曼这本最新的《未来设计》,从工业文明到信息文明的转变,与人直接接触、交流、沟通的产品越来越多,计算机、智能设备这两年更是一个井喷。诺曼在这本书中,思考了人类与机器的关系,第一章就提到了科技是我们的助手还是我们是科技的奴隶的问题,人类与机器或者科技是一种共生的关系。目前所谓智能设备由于传感器和计算能力的不足,还与满足真正地可学习有着很长的差距。人类与机器的交互之中,「示能」做为一个概念被着重强调,一个好的科技设计,应该能与人类的感官发生互动,而不是过度自动化(其中提到了风险补偿和过度自动化几个概念),机器和科技的自动化解放了人类的劳动力提供了娱乐,也让工作的人自身更加强大,工作和生活中机器和科技提供的信息能够让人们了解更多的「资讯」,未来的设计应该

  • 7 云水之遥 2016-11-20 15:51:13

    国内的出版社也是够了,强行把“设计心理学”搞成一套书,其实第一本《设计心理学》的原书名《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就跟心理学没有关系。这本《未来设计》讲的是自动化和日常生活,书中的案例稍有过时,因为现在各大公司的无人车已经在大批路测了,这里边肯定有更多的设计问题。但里边提到的一些概念和原则还是很有启发性的。推荐。

  • 5 wreal 2016-02-06 11:40:53

    非常好非常好。人机交互设计的几个大原则:(同样适用于与上司及投资人的交互?) (1)要提供简单的界面,提供丰富有内涵而又自然的信号 (2)要有合理的反馈机制,知悉状况,提供反复确认,但又不要被人反感,照顾人的情绪 (3)要给人一个原因或理由,让人觉得这可以自圆其说 (4)要让人觉得是自己在控制一切,即使事实并非如此 (5)要有可预测性 (6)永远不要说是人做错了。。。 其他:危险一直存在,安全指数是守恒的,人可以改善一部分安全性能,比如汽车的安全辅助功能,但是这会让人松懈,于是带来更大几率的人为疏忽与错误,结果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并没有变。人们需要烦心和忙碌的事情并不会减少。比如自动化帮助人分担了各种工作,但是人反而变得更忙碌了。人要学习如何用这些机器,如何维护和修理这些机器。

  • 4 投资吧TZB 2016-01-20 19:28:10

    复杂(complexity)是需要管理的,为了让它不产生困惑(complicated)。

  • 2 _七月不远0611 2019-04-24 09:36:55

    有些地方还是很有启发性的,把人与车的关系比喻为骑手与马的关系;能互相沟通的前提是双方有“共同领域”;在人机还不能沟通的情况下,至少要让一方的行为可被预测。

  • 1 余颜 2018-10-11 17:48:42

    说是未来设计实际上就是一本人机交互设计导读。借着比较集中的论题重新反思了示能(affordance)的意义,并且已经意识到这个概念在人机交互中的核心地位。由此延伸出的自然结果是:人机交互应当被理解为HMI而非HCI(Machine而非Computer),当代人机交互的核心问题不再是寻找机器之心、壳中之魂,而是为computer找回「肉身」——所谓人与机器间的沟通不再被理解为智能的沟通,而是一种身体性的交流(即诺曼重点讨论的示能、情感等)。借用某师生造的词,此处的关键是人与机器的intercorporality(肉体间性、身体间性)。

  • 1 阳明 2019-06-01 11:02:34

    1、人机互动、AI,都不必读!! 2、这四本书只有第三本值得读!《情感化设计》

  • 0 N 2017-08-08 12:45:37

    讨论了人机协作过程中过度自动化和不完全自动化等问题,提出智能增强化和智能自主化两个路线,建议从自然反馈机制出发,因势利导,优化设计。本书成书可能有点早,一些新的技术进步都未提及涉及,因此有缺憾。

  • 1 大猫 2020-01-30 23:44:10

    【藏书阁打卡】第四本讲的是自动化设计,基于当下就是人工智能产品的设计,总结为六法则:1.提供丰富、有内涵和自然的信号;2. 具有可预测性;3:提供一个好的概念模式;4:让输出易于理解;5:提供持续的感知,但不引起反感;6:利用自然映射,让互动清楚有效。后记中与阿凯夫的对话是全书最有趣的一节,机器对与人沟通总结的5法则为:1.简化事情;2.提供人类一个概念模式;3.提供理由;4.让人们以为是他们在控制;5.持续地反复确认。笑死😀 另,“设计师必须是跨学科创新的通才。” 十分同意这句话,设计师们怕了么?哈哈哈!

  • 0 欲海奇男子 2018-01-16 09:51:52

    英文版07年的,内容严重过时,算是四本中垫底的两本之一。

  • 0 BWV八核 2019-02-17 17:24:40

    有思考,有深入的研究,这是国内普遍缺乏的多的是直接抄袭。

  • 0 🌸曾兔园🌟 2017-11-12 17:57:11

    这第四部是用来滥竽充数的吧……

  • 0 Showing V1.4.1 2019-07-06 18:07:10

    这套书的第一本我觉得全是「正确的废话」,但这本还真的有很多启发,包括把交互分为「本能的」、「行为的」和「意识的」三个层次,以及良好交互的前提在于足够的「共同领域」(Common Ground),等等。后面这点甚至对于我和其他人类交往都有所启发...

  • 0 sweetxiao 2019-11-06 19:56:30

    --人类设计师设计“智能” 机器的设计法则: 1.提供丰富、 有内涵和自然的信号。 2.具有可预测性。 3.提供一个好的概念模式。4.让输出易于了解。 5.让使用者持续知悉状况, 但不引起反感。 6.利用自然映射, 使互动清楚有效。 --由机器发展出来, 用于增进与人互动的设计法则: 1.简化事情。 2.提供人们一个概念模式。 3.提供理由。 4.让人们以为是他们在控制。 5.反复确定。 6.绝对不要用“错误” 来形容人的行为( 人类采访者加上的法则)

  • 0 小海浪 2016-10-09 08:49:51

    从设计心理学1到4,一本比一本差劲。诺曼给我们提供了未来设计的一些设想、预判和注意点,诸如状态可见、以人为本等等,大概都可以用尼尔森的「十大设计原则」来概括。然而这可能是作者仍至我们人类的一厢情愿,人性是复杂的,很多人也许不需要那么复杂的设备,太多的机器会给人太多的干扰。然而,科技总在不停的进步,我所不能接受的,在后代一生下来却习以为常。新的事物的诞生,总有人不适应和反对使用,当那些「顽固派」死了,反对的力量也就没有了。新的事物便取得了胜利!

  • 0 Happyzone 2021-04-05 23:01:17

    其实读第一本就够了。

  • 0 miyamiya 2016-01-10 13:59:50

    讲人机交互的……买的时候我不知道还有123……

  • 0 aleung 2016-03-20 10:46:59

    要谈到对未来的预测,一切都虚了,没有太多指导意义。

  • 0 镜面人MirMan 2022-04-01 11:24:29

    设计心理学四本,1、2、4更偏向设计,第3部更偏向心理。总的来说作者详细分析了很多设计原则,作为外行看热闹的也更加懂什么样的设计算是好设计了。其中也蕴含了很多与人打交道的一些有用的知识点(毕竟设计就是通过产品来与人打交道),非专业人士看了也很有收获。

  • 0 榄纹德 2022-03-31 12:25:38

    从经验中获取的教训——自然的互动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