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一本很难归类的书,但细细读下去的收获是巨大的。虽然断断续续了解过书中的一些主题,但是真正读到这本书时,还是被作者的知识面与知识量所震撼。从生物学到人类学再到历史学,从古代希腊到启蒙运动再到古代中国。数不清的历史片段在此汇集,很考验读者的耐性与积累。很喜欢也夫老师完全无视学科边界的这种气魄。除了新奇知识的收获,思想方面的闪光点也很多。总体而言,这本书可以被视为对各种“目的论”的一次深入批判。文明不是靠着明确的目的和完备的理性来计划出来的,而是充满了巧合、偶然、突变、策略、机遇……并且许多伟大的文明事物也不是那种所谓“歪打正着”的副产品,而是伴随着另一种产品的“副产品”。可以计划的,往往是小游戏;影响深远的大文明,总是在各色“异类”的野蛮生长中生发。
思路固然有新颖处,且视野交叉。但一些问题,毕竟还是不专业,导致得出结论不靠谱。比如文字起源,作者认为是武丁中后期一群贞人聚在一起,占卜专业化的突然结果。但实际上,如果对考古材料熟悉一点,就知道郑州二里岗出土过甲骨卜辞,早于殷墟时期。所以作者推导了一大堆,前提还是错了。
直接一点:民(社)科式著作。博士没读过,硕士还是我们这个水校的。参考文献居然只有两本英文书。把人家学术界多少年前就在搞问题再炒一遍写综述骗钱,还以为自己多么不得了见解多么独到。
郑老师的书总是很有料,原来还有知识社会学这等说法。本书只有六个例子,而且都是二手资料的搜集整理,但使用材料较新,结论有新意,仍可作对历史决定论的又一批判。参考书目的重点书也都有短评,可作购书指南。
该书都是大实话,对我个人而言我从来没有相信过所谓的目的论,如果可以,我会用我的两份学位证书换取最青春期时候的啪啪啪,我从没设计追求过的却又真切得到的就是我人生的副产品,我告诉不可以说实话的的人那都是我所努力追求的。
看书看出心理高潮也不是经常能有的经历吧!前几章先是画点,最后一章把点连起来,构成一幅美妙的图。
也是真敢吹。北大荒经历解释了一切。
太难读了,写故事请好好说。如果是论文,请别化身畅销书
可以提供一些谈资,比起《枪炮、病菌和钢铁》逊色许多。
太学术性逻辑性,驾驭不了
放弃了,读不下去
看头两章与最后一章即可。
论证不严谨
在学术分工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做通儒,好难。没有接触过本书涉及领域的人读来可能很震撼,但作者和这些领域自身的学术逻辑其实很隔膜。这种写法适合天涯发长帖,出书已经落后于时代了。书目倒是可以按图索骥。
我们每个人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创造,与文明的发展虽然不具有直接的因果性,却有强烈的正相关性。
我不知道为什么语言学老师要我们读这本书,希望我没看过这本书
“文明”这个词是副产品。
看至第四章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人类文明进程中许多重大的转折往往都不是目的论的产物,通常都是偶然,即使在人类自认为能决定文明进程的今天,很多伟大的发明也往往是因为巧合或原先其目的与其后来的功能并不一致。郑老师的这本书可以说能很好地减轻我们对于事物发展的目的论。 前两章主要在社会学与生物学范畴因此对我较为易读,而后几章直接变成了考古学的论文,只得泛读,最后一章的总结尤佳。 这么来看,多样性是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追求世界文化的大同也未必一定是好事 打三星主要是不满意中信的包装和内容,装帧丑不说,字号巨大且重复引用书目,能不能说是吃相难看?
如题
> 文明是副产品
58 有用 钝刀龙戈 2015-11-27 23:12:45
一本很难归类的书,但细细读下去的收获是巨大的。虽然断断续续了解过书中的一些主题,但是真正读到这本书时,还是被作者的知识面与知识量所震撼。从生物学到人类学再到历史学,从古代希腊到启蒙运动再到古代中国。数不清的历史片段在此汇集,很考验读者的耐性与积累。很喜欢也夫老师完全无视学科边界的这种气魄。除了新奇知识的收获,思想方面的闪光点也很多。总体而言,这本书可以被视为对各种“目的论”的一次深入批判。文明不是靠着明确的目的和完备的理性来计划出来的,而是充满了巧合、偶然、突变、策略、机遇……并且许多伟大的文明事物也不是那种所谓“歪打正着”的副产品,而是伴随着另一种产品的“副产品”。可以计划的,往往是小游戏;影响深远的大文明,总是在各色“异类”的野蛮生长中生发。
29 有用 久道 2016-04-24 18:32:06
思路固然有新颖处,且视野交叉。但一些问题,毕竟还是不专业,导致得出结论不靠谱。比如文字起源,作者认为是武丁中后期一群贞人聚在一起,占卜专业化的突然结果。但实际上,如果对考古材料熟悉一点,就知道郑州二里岗出土过甲骨卜辞,早于殷墟时期。所以作者推导了一大堆,前提还是错了。
18 有用 jiedaokou 2017-10-25 09:14:06
直接一点:民(社)科式著作。博士没读过,硕士还是我们这个水校的。参考文献居然只有两本英文书。把人家学术界多少年前就在搞问题再炒一遍写综述骗钱,还以为自己多么不得了见解多么独到。
14 有用 千江阅 2015-11-23 12:33:01
郑老师的书总是很有料,原来还有知识社会学这等说法。本书只有六个例子,而且都是二手资料的搜集整理,但使用材料较新,结论有新意,仍可作对历史决定论的又一批判。参考书目的重点书也都有短评,可作购书指南。
6 有用 燃情岁月勇敢心 2017-01-02 12:52:39
该书都是大实话,对我个人而言我从来没有相信过所谓的目的论,如果可以,我会用我的两份学位证书换取最青春期时候的啪啪啪,我从没设计追求过的却又真切得到的就是我人生的副产品,我告诉不可以说实话的的人那都是我所努力追求的。
5 有用 晚风云意 2015-12-27 23:43:14
看书看出心理高潮也不是经常能有的经历吧!前几章先是画点,最后一章把点连起来,构成一幅美妙的图。
3 有用 Hushnore 2016-06-15 04:54:04
也是真敢吹。北大荒经历解释了一切。
4 有用 阿亮 2017-02-16 21:14:05
太难读了,写故事请好好说。如果是论文,请别化身畅销书
5 有用 地中有山 2017-08-16 07:40:52
可以提供一些谈资,比起《枪炮、病菌和钢铁》逊色许多。
2 有用 海边的西瓜 2016-05-03 16:50:50
太学术性逻辑性,驾驭不了
3 有用 xhh 2016-06-19 13:30:01
放弃了,读不下去
4 有用 笨人 2015-12-29 09:25:56
看头两章与最后一章即可。
2 有用 搬砖也用心 2017-04-05 18:24:53
论证不严谨
2 有用 多搁辣椒少放盐 2017-11-10 17:26:22
在学术分工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做通儒,好难。没有接触过本书涉及领域的人读来可能很震撼,但作者和这些领域自身的学术逻辑其实很隔膜。这种写法适合天涯发长帖,出书已经落后于时代了。书目倒是可以按图索骥。
0 有用 暴走系乙女药 2018-11-21 23:08:38
我们每个人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创造,与文明的发展虽然不具有直接的因果性,却有强烈的正相关性。
2 有用 mean 2024-01-03 18:58:45 江西
我不知道为什么语言学老师要我们读这本书,希望我没看过这本书
1 有用 雪莉橙子椰奶绿 2020-06-16 06:59:20
“文明”这个词是副产品。
1 有用 谢行知 2017-10-22 13:33:18
看至第四章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1 有用 知愚 2020-04-02 19:56:55
人类文明进程中许多重大的转折往往都不是目的论的产物,通常都是偶然,即使在人类自认为能决定文明进程的今天,很多伟大的发明也往往是因为巧合或原先其目的与其后来的功能并不一致。郑老师的这本书可以说能很好地减轻我们对于事物发展的目的论。 前两章主要在社会学与生物学范畴因此对我较为易读,而后几章直接变成了考古学的论文,只得泛读,最后一章的总结尤佳。 这么来看,多样性是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追求世界文化的大同也未必一定是好事 打三星主要是不满意中信的包装和内容,装帧丑不说,字号巨大且重复引用书目,能不能说是吃相难看?
0 有用 Leo____L 2016-05-03 22:08:46
如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