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张承志的写作带有集体主义的色彩,他认清了“文革”的集体主义狂热,却又陷进伊斯兰教的集体主义狂热,总之他是惧怕孤单的,哪怕远走非洲,也是要为了跟神走得近些,虽然神化作真理出现在他的文字里。他的民族身份认同给了他异于汉人知识分子的视角,对帝国及国族概念的阐释有着萨义德的影子,不过远较许多高校里的陈词滥调有价值得多。
老文,新编,但编的框架实在不错。
都是老文章,但这次“二十八年的额吉”一文读出了不同的感觉,近乎粗鲁的自我打断、回忆与现实的急切交错,或许都是为了要“把口语直接写进书里”,而口说的语言是思与想的织体
其实读起来有些恐惧的气息:文革年代荒谬的个人崇拜造神,到近年伊斯兰狂热极端民族主义,时代的荒谬感在延续,而个人在危险的火山边缘走钢丝,个人身份认同与国家机器相互投射的影子,诡异、巨大,让人无法完全认同,甚至在某一刻想逃离
「离去那天向远眺望 一层层的山连山 滚烫的胸膛里头 正柔软地哭着」
中国文学
《世界与我们的学术》。对伊斯兰和穆斯林,批评其追随西方民族主义、帝国主义而不自知也好,大力呼吁其自省也好,能关注,已经很好。不过,文章“文采飞扬”,让人看着晕眩。
我必须很公正地讲,作者尚有的那份真挚和未被雕琢粉饰的笔触是当下散文作家里难得一见的。但也必须很公正地讲,历史虚无主义,把日军侵华战争转化成“中日战争”、把战争源头往大国主义对周边压榨上引领,到底是个什么居心叵测的东西?!千刀万剐都不为过!不懂汉文化和儒学就不要乱指点
“我们的学术,应当朝着拒绝资本主义暗示与名利污染的理想努力前行,在自我树立的同时,再去谈论版本、资料、考证、选题,以及文笔的短长。” “挣脱新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控制,荡涤半殖民地知识分子的软骨病,从他者的参照系获得更本质的信息,联合世界上一切为正义与良知而斗争的人,深入文明与民众的共同体——学术与文学,一定会赢得价值。”
看不懂
前面大半是在去河南的火车上看的。后面是在图书馆翻完的,逾期了要还了。
SEU牌区3📖 喜欢西班牙的弗拉门戈,去了解带有东方神秘的西方文化又怎么不算是对自我的认可呢。后面两章《世界》《祖国》集体主义立场的议题太老,食之无味。
首篇佳,接着越看越迷糊。可一看,不可尽信。
好久没看到这么恣意顺畅的文字了,很爱《二十八年的额吉》,蕴含了无数生命、生活的智慧,这些是我在看李娟的《冬牧场》时也感受到的,是城市人不懂的,或许也是我永远没有机会接触到的——我看到自己的亲向,但是我依旧会为此感动。“ 离去那天向远眺望,一层层的山连山/滚烫的胸膛里头,正柔软地哭着”。
张承志的宗教背景和历史学背景、个人阅历让他的文章显得很不一样。人文的、历史的、高雅的,你愿意怎样称呼都行。但我想,他或许更愿意称呼它为:和平的。
发现几处错误,但没有吐槽。毕竟让我看到这一切,揭开新世界,先不论接受多少。这时下,观点鲜明多么可贵。不想听下,狠狠地看完。期待看到弗拉明戈和方丈记
大气磅礴,带有历史的厚重感。
实在读不了这种情绪化的集体主义抒情文字。
“我不愿聪明地避开更不愿表演公允,我不能加入看杀的一翼。我清晰地听见了那声音,我要把它们翻译成汉语。我想竭尽微力回答对我的呼叫。我想让自己的文章也变成石块,掷向这无义的世界,并拯救自己的良心。”
真好,我真的喜欢张承志!这本把我对“恐怖主义”的旧观念拆掉了……
> 鱼游小巷
10 有用 艾吉奥 2016-06-18 16:29:24
张承志的写作带有集体主义的色彩,他认清了“文革”的集体主义狂热,却又陷进伊斯兰教的集体主义狂热,总之他是惧怕孤单的,哪怕远走非洲,也是要为了跟神走得近些,虽然神化作真理出现在他的文字里。他的民族身份认同给了他异于汉人知识分子的视角,对帝国及国族概念的阐释有着萨义德的影子,不过远较许多高校里的陈词滥调有价值得多。
1 有用 扭腰客 2016-05-31 23:47:47
老文,新编,但编的框架实在不错。
1 有用 Fitzcarraldo 2015-12-15 15:26:55
都是老文章,但这次“二十八年的额吉”一文读出了不同的感觉,近乎粗鲁的自我打断、回忆与现实的急切交错,或许都是为了要“把口语直接写进书里”,而口说的语言是思与想的织体
2 有用 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 2016-09-11 20:53:49
其实读起来有些恐惧的气息:文革年代荒谬的个人崇拜造神,到近年伊斯兰狂热极端民族主义,时代的荒谬感在延续,而个人在危险的火山边缘走钢丝,个人身份认同与国家机器相互投射的影子,诡异、巨大,让人无法完全认同,甚至在某一刻想逃离
1 有用 Sisyphus 2018-01-29 22:43:44
「离去那天向远眺望 一层层的山连山 滚烫的胸膛里头 正柔软地哭着」
0 有用 小羽贯众 2016-09-04 20:56:33
中国文学
0 有用 夜 2017-12-29 18:45:37
《世界与我们的学术》。对伊斯兰和穆斯林,批评其追随西方民族主义、帝国主义而不自知也好,大力呼吁其自省也好,能关注,已经很好。不过,文章“文采飞扬”,让人看着晕眩。
1 有用 款款语书 2021-12-17 12:37:49
我必须很公正地讲,作者尚有的那份真挚和未被雕琢粉饰的笔触是当下散文作家里难得一见的。但也必须很公正地讲,历史虚无主义,把日军侵华战争转化成“中日战争”、把战争源头往大国主义对周边压榨上引领,到底是个什么居心叵测的东西?!千刀万剐都不为过!不懂汉文化和儒学就不要乱指点
0 有用 李东辉1994 2022-01-20 18:18:31
“我们的学术,应当朝着拒绝资本主义暗示与名利污染的理想努力前行,在自我树立的同时,再去谈论版本、资料、考证、选题,以及文笔的短长。” “挣脱新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控制,荡涤半殖民地知识分子的软骨病,从他者的参照系获得更本质的信息,联合世界上一切为正义与良知而斗争的人,深入文明与民众的共同体——学术与文学,一定会赢得价值。”
0 有用 李琅尘 2022-08-15 00:26:04
看不懂
0 有用 珍安 2024-11-23 11:23:01 天津
前面大半是在去河南的火车上看的。后面是在图书馆翻完的,逾期了要还了。
0 有用 信使 2023-03-31 15:13:27 江苏
SEU牌区3📖 喜欢西班牙的弗拉门戈,去了解带有东方神秘的西方文化又怎么不算是对自我的认可呢。后面两章《世界》《祖国》集体主义立场的议题太老,食之无味。
0 有用 席溱 2023-04-12 15:20:57 广东
首篇佳,接着越看越迷糊。可一看,不可尽信。
0 有用 无证的居民 2023-04-30 22:30:15 广东
好久没看到这么恣意顺畅的文字了,很爱《二十八年的额吉》,蕴含了无数生命、生活的智慧,这些是我在看李娟的《冬牧场》时也感受到的,是城市人不懂的,或许也是我永远没有机会接触到的——我看到自己的亲向,但是我依旧会为此感动。“ 离去那天向远眺望,一层层的山连山/滚烫的胸膛里头,正柔软地哭着”。
0 有用 游夏 2023-03-20 12:53:28 重庆
张承志的宗教背景和历史学背景、个人阅历让他的文章显得很不一样。人文的、历史的、高雅的,你愿意怎样称呼都行。但我想,他或许更愿意称呼它为:和平的。
0 有用 苟日新 2016-09-30 23:21:27
发现几处错误,但没有吐槽。毕竟让我看到这一切,揭开新世界,先不论接受多少。这时下,观点鲜明多么可贵。不想听下,狠狠地看完。期待看到弗拉明戈和方丈记
0 有用 Hester菱 2016-02-16 11:37:37
大气磅礴,带有历史的厚重感。
0 有用 清祐 2019-12-16 22:58:32
实在读不了这种情绪化的集体主义抒情文字。
0 有用 Amelia 2020-04-18 22:04:25
“我不愿聪明地避开更不愿表演公允,我不能加入看杀的一翼。我清晰地听见了那声音,我要把它们翻译成汉语。我想竭尽微力回答对我的呼叫。我想让自己的文章也变成石块,掷向这无义的世界,并拯救自己的良心。”
0 有用 Anthony 2019-12-13 23:38:40
真好,我真的喜欢张承志!这本把我对“恐怖主义”的旧观念拆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