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新编《顾准读希腊史笔记》由两部分组成,辑一是《希腊城邦制度》,辑二是两篇顾准与其胞弟陈敏之的通信,即《希腊思想、基督教和中国的史官文化》和《僭主政治与民主——跋》。《希腊城邦制度》是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成的,是研究世界历史计划中的一环。他原拟写毕后再做修改,生命却不允许他在人世间多做逗留。在看来已有定论的学术领域,他另辟蹊径,对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作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引起使学界重视的见解。这是对此书比较公正的评价。
希腊的官制、兵制与中国或其他亚洲政体有多少差异?希腊城邦制度与东方专制主义有何不同?希腊的城邦制度与航海技术的真正来源又是什么?克里特文明源自何处?斯巴达为何会是城邦制度中的变例?为什么当代的民主政治起源于雅典城邦……以及许多关于希腊历史的问题,都是顾准希望能在本书中予以解答,甚至已经给出答案的!这本笔记无疑能给喜欢希腊历史的读者,一番崭新的...
(展开全部)
希腊的官制、兵制与中国或其他亚洲政体有多少差异?希腊城邦制度与东方专制主义有何不同?希腊的城邦制度与航海技术的真正来源又是什么?克里特文明源自何处?斯巴达为何会是城邦制度中的变例?为什么当代的民主政治起源于雅典城邦……以及许多关于希腊历史的问题,都是顾准希望能在本书中予以解答,甚至已经给出答案的!这本笔记无疑能给喜欢希腊历史的读者,一番崭新的感受,以及更宽拓的视野!附编还收录陈敏之等人的研究文章。
作者:
顾准(1915.7.1—1974.12.4),中国当代著名思想家、经济学家、会计专家。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副部长兼上海市财政局局长、税务局局长、中央建筑工程部财务司副司长。在《希腊城邦制度》《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等著作以及大量的笔记与文稿中提出的“娜拉出走以后怎样”的问题,以及对直接民主、议会民主制、史官文化、资本主义萌芽的分析,对改革时期的社会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
编者:
罗银胜,资深传记作家、独立学者,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1984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毕业,曾任职于上海市人民政府,现在任教于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著有《顾准传》(1999年,团结出版社)、《顾准的最后25年》(2005年,中国文史出版社)、《顾准画传》(2005年,团结出版社)、《顾准评传》(2010年,福建教育出版社)、《杨绛传》(2005年,文化艺术出版社,获第四届...
罗银胜,资深传记作家、独立学者,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1984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毕业,曾任职于上海市人民政府,现在任教于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著有《顾准传》(1999年,团结出版社)、《顾准的最后25年》(2005年,中国文史出版社)、《顾准画传》(2005年,团结出版社)、《顾准评传》(2010年,福建教育出版社)、《杨绛传》(2005年,文化艺术出版社,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奖)等。
只读了论城邦制度的部分,不求甚解,读的很潦草,前半段挺有意思,后面有点老生常谈的感觉。中西方的对比也没感觉很有启发。另外很想吐槽的一点是,希腊地名人名的翻译几乎都不是通行译名,又列举繁杂,只能边读边猜边查,最后按捺不住草草翻过,兴致索然。
顾准试图弄清古希腊没有像其它文明一般,停留在王权专制而是走向贵族共治,最终产生城邦民主的根本原因,他论证古希腊人“自给的城邦与自治的公民”的观念起到关键作用;这一段非常精妙! 依据多靠猜想,与其它书对照却几乎没有大错,在那种资源极少的情况下难能可贵,不应求全责备,非常伟大。
顾准先生大才!
思想是有力的,但时代原因造成的认知局限是致命的:原始材料和研究成果匮乏使得其对细节的理解存在偏差(比如公民这一概念),甚至只能靠猜测,这种猜测有一部分是对的,但余下的只能称为脑补;他缺乏对50s后海外研究成果的了解,甚至对20世纪初的研究都知之甚少,这使其对整个希腊历史的掌握仍然停留在19世纪的陈旧框架下(前4世纪城邦的发展与繁荣程度高于5世纪,5世纪是城邦发展的顶峰是一个早就被推翻的观点)。此外... 思想是有力的,但时代原因造成的认知局限是致命的:原始材料和研究成果匮乏使得其对细节的理解存在偏差(比如公民这一概念),甚至只能靠猜测,这种猜测有一部分是对的,但余下的只能称为脑补;他缺乏对50s后海外研究成果的了解,甚至对20世纪初的研究都知之甚少,这使其对整个希腊历史的掌握仍然停留在19世纪的陈旧框架下(前4世纪城邦的发展与繁荣程度高于5世纪,5世纪是城邦发展的顶峰是一个早就被推翻的观点)。此外,他的观察完全是非历史的,运用了许多当时根本不存在的现代概念与现象,预设了城邦=民主制度这一先验的前提,过分执着与同中国历史的强行类比。 顾准先生笔下的是他想象中的希腊,其论述是历史想象之上的再想象。在那个艰难的年代这样的成果是难能可贵的,但今人没有任何理由仍旧停留于此 (展开)
为第三次游欧洲而读,为武汉肺炎病毒肆虐下的湖北官场的丑恶而读,为如雷贯耳的一代真正的知识分子顾准而读,花两天半时间宅家读完,燃起遍读十三经及西方希腊罗马大经大典的宏伟壮志,顾准年五十九而卒,吾正当壮年,人生中理解力及精力最好的时候,假以十年之期,望有所成。
> 7人在读
> 29人读过
> 82人想读
订阅关于新编顾准读希腊史笔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wowo 2020-11-21 12:21:59
只读了论城邦制度的部分,不求甚解,读的很潦草,前半段挺有意思,后面有点老生常谈的感觉。中西方的对比也没感觉很有启发。另外很想吐槽的一点是,希腊地名人名的翻译几乎都不是通行译名,又列举繁杂,只能边读边猜边查,最后按捺不住草草翻过,兴致索然。
2 有用 T 2022-02-11 15:12:18
顾准试图弄清古希腊没有像其它文明一般,停留在王权专制而是走向贵族共治,最终产生城邦民主的根本原因,他论证古希腊人“自给的城邦与自治的公民”的观念起到关键作用;这一段非常精妙! 依据多靠猜想,与其它书对照却几乎没有大错,在那种资源极少的情况下难能可贵,不应求全责备,非常伟大。
2 有用 乔不疑 2021-11-15 13:13:28
顾准先生大才!
4 有用 Kurpfalz 2018-08-06 14:48:20
思想是有力的,但时代原因造成的认知局限是致命的:原始材料和研究成果匮乏使得其对细节的理解存在偏差(比如公民这一概念),甚至只能靠猜测,这种猜测有一部分是对的,但余下的只能称为脑补;他缺乏对50s后海外研究成果的了解,甚至对20世纪初的研究都知之甚少,这使其对整个希腊历史的掌握仍然停留在19世纪的陈旧框架下(前4世纪城邦的发展与繁荣程度高于5世纪,5世纪是城邦发展的顶峰是一个早就被推翻的观点)。此外... 思想是有力的,但时代原因造成的认知局限是致命的:原始材料和研究成果匮乏使得其对细节的理解存在偏差(比如公民这一概念),甚至只能靠猜测,这种猜测有一部分是对的,但余下的只能称为脑补;他缺乏对50s后海外研究成果的了解,甚至对20世纪初的研究都知之甚少,这使其对整个希腊历史的掌握仍然停留在19世纪的陈旧框架下(前4世纪城邦的发展与繁荣程度高于5世纪,5世纪是城邦发展的顶峰是一个早就被推翻的观点)。此外,他的观察完全是非历史的,运用了许多当时根本不存在的现代概念与现象,预设了城邦=民主制度这一先验的前提,过分执着与同中国历史的强行类比。 顾准先生笔下的是他想象中的希腊,其论述是历史想象之上的再想象。在那个艰难的年代这样的成果是难能可贵的,但今人没有任何理由仍旧停留于此 (展开)
5 有用 阿利安 2020-02-01 16:29:14
为第三次游欧洲而读,为武汉肺炎病毒肆虐下的湖北官场的丑恶而读,为如雷贯耳的一代真正的知识分子顾准而读,花两天半时间宅家读完,燃起遍读十三经及西方希腊罗马大经大典的宏伟壮志,顾准年五十九而卒,吾正当壮年,人生中理解力及精力最好的时候,假以十年之期,望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