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三辉图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品方: 三辉图书
译者: 翁海贞
出版年: 2016-1
页数: 319
定价: 42.00
装帧: 平装
丛书: 三辉书系:普里莫·莱维作品
ISBN: 9787513567466
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
◆奥斯维辛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欧洲最高尚、最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卡尔维诺称其为“我们时代最重要、最富有天赋的作家之一”
◆一曲关于人类精神的力量和才智的颂歌
◆《若非此时,何时?》是普里莫•莱维唯一一部虚构作品,获意大利最高荣誉文学奖,同名电影《若非此时,何时?》由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库斯图里卡执导,即将上映
【内容简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时日里,一队饶有胆魄的犹太人武工队一路从俄罗斯走到意大利,朝向巴勒斯坦这个终极目的地。这些武工队员向纳粹清算个人仇恨之时经历了一连串的冒险:炸火车、拯救集中营里最后的幸存者、在难以名状的毁灭之前赢得小小的胜利……
数年的磨难令这些流亡中的人硬起心肠,却不曾使他们自觉卑屈。他们是一个文明的幸存者,尽管这个文明几乎不为意大利人所知,又差点儿被纳粹连根铲除。虽然困顿,这些幸存者...
【编辑推荐】
◆奥斯维辛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欧洲最高尚、最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卡尔维诺称其为“我们时代最重要、最富有天赋的作家之一”
◆一曲关于人类精神的力量和才智的颂歌
◆《若非此时,何时?》是普里莫•莱维唯一一部虚构作品,获意大利最高荣誉文学奖,同名电影《若非此时,何时?》由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库斯图里卡执导,即将上映
【内容简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时日里,一队饶有胆魄的犹太人武工队一路从俄罗斯走到意大利,朝向巴勒斯坦这个终极目的地。这些武工队员向纳粹清算个人仇恨之时经历了一连串的冒险:炸火车、拯救集中营里最后的幸存者、在难以名状的毁灭之前赢得小小的胜利……
数年的磨难令这些流亡中的人硬起心肠,却不曾使他们自觉卑屈。他们是一个文明的幸存者,尽管这个文明几乎不为意大利人所知,又差点儿被纳粹连根铲除。虽然困顿,这些幸存者依然深知自己的尊严所在。
我欲向那些犹太人致敬,无论寥寥数人或人数众多,他们都在这场力量悬殊的奋斗里重新找到尊严和自由。
——普里莫•莱维
【媒体、学者推荐】
以二十世纪文学巨擘的精神毅力和镇静头脑,这个瘦弱的、恭顺的、谦卑的化学家系统地回忆了德国的人间炼狱,他稳步细致地推进,之后用明晰、朴素的散文语言让那段经历为世人所了解。
——菲利普•罗斯
我们时代最重要、最富有天赋的作家之一。
——伊塔罗•卡尔维诺
在普里莫•莱维的作品中,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每个字都不可或缺。
——索尔•贝娄
欧洲最高尚、最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
——《洛杉矶时报》
怎么让年轻人了解纳粹大屠杀,让他们读读普里莫•莱维的书。
——《华尔街日报》
如果一位化学家可以写出这样的作品,上帝帮帮那些作家们吧。
——《卫报》
普里莫•莱维是伟大的大屠杀回忆录作家……也是我们时代文字杰出、优雅而动人的作家之一。
——《新共和》
他将欧洲犹太人的两极生活放在一起作对比,莱维先生的小说形成了一种无可抵挡的、史诗般的气质,这成就了他最好的作品。莱维又一次呈现了我们在他所有作品中都能找到的特点——对全人类的悲悯。
——《纽约时报》
普里莫•莱维是那种罕见的人物。他作为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在书写他的经历的同时,又能保持一种平衡和协调感……随着他的叙述,历史的真相仿佛展现在我们眼前。
——《旧金山纪事报》
莱维让我们感到一个人不仅要作为受害者活下来,更要作为一个“必须追求卓越和知识的人”
去争取生存的权利。不能读懂这部作品就好比任由人类经验的长河流向遗忘。
——《芝加哥论坛报》
尽管他书写的是痛苦和悲惨,但莱维用作家的技巧让事物变得清晰,并一一呈现了他所见到的事实。最后的结果是,他的书能让读者更理性地去思考暴虐。
——《大众读者》
一位杰出的作家已经出现,而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他的正直、他的尊严、他的人性,以及他那严格的标准。
——H•斯图尔特•休斯《纽约时报》
他是我们的但丁。他的三部曲(《活在奥斯维辛》《再度觉醒》《缓刑时刻》)是一部现代的伟大著作。
——休•尼桑森《今日美国》
恰巧他并非一个喜怒无常的作家。如果你偏爱奥斯汀式的主人公,又不爱平常艺术家抑郁、不安以及由此带来的贫穷,他会是对你胃口的浪漫英雄。普利莫•莱维的大屠杀回忆录是20世纪顶尖的文学作品,但他最伟大的作品却是他本人。
——莫娜•辛普森 《美国大西洋月刊》
普里莫•莱维不仅仅是一个大屠杀幸存者或者一个“了不起的大屠杀作家”。他是一个坚持公义的人。一些人杀戮无辜,却仍要说这罪恶存在于所有地方和所有文化,莱维在用他锋利的言语与之对抗。
——卡林•罗马诺 《纪事报》
普利莫•莱维将语言交还于我们,正如他在暴虐的角落与缝隙之间努力寻找真正的自由一样。他的幸存让我们得以在屋顶上高喊:“永不重来!”
——保罗•奥布莱恩 《社会主义评论》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1919—1987),意大利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亦是化学家和奥斯维辛174517号囚犯——这两种身份与经历建立了他写作的基础。
莱维1919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1943年因参与反法西斯运动被捕,后被遣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故乡都灵生活。1987年自杀身亡。同样是奥斯维辛幸存者的作家埃利·威塞尔说:“早在四十年前的奥斯维辛时代,莱维已死。”莱维的作品涉及诗歌、小说、回忆录等各个领域。主要作品有《活在奥斯维辛》(Survival in Auschwitz)、《再度觉醒》(The Reawakening)、《缓刑时刻》(Moments of Reprieve)、《元素周期表》(The Periodic Table)、《若非此时,何时?》(If Not Now, When?)、《猴子的扳手》(T...
【作者简介】
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1919—1987),意大利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亦是化学家和奥斯维辛174517号囚犯——这两种身份与经历建立了他写作的基础。
莱维1919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1943年因参与反法西斯运动被捕,后被遣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故乡都灵生活。1987年自杀身亡。同样是奥斯维辛幸存者的作家埃利·威塞尔说:“早在四十年前的奥斯维辛时代,莱维已死。”莱维的作品涉及诗歌、小说、回忆录等各个领域。主要作品有《活在奥斯维辛》(Survival in Auschwitz)、《再度觉醒》(The Reawakening)、《缓刑时刻》(Moments of Reprieve)、《元素周期表》(The Periodic Table)、《若非此时,何时?》(If Not Now, When?)、《猴子的扳手》(The Monkey’s Wrench)、《被淹没和被拯救的》(The Drowned and the Saved)等。
莱维秉持一贯的见证者角度书写记忆,冷静、节制。对他而言,幸存者牢记过去,是一种责任。
【译者简介】
翁海贞,译作另有《美,始于怀念》《讲故事的人》《T.S.斯比维特作品集》。
目录 · · · · · ·
一九四三年•七月
一九四三年•七月至八月
一九四三年•八月至十一月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至一九四四年•一月
一九四四年•一月至五月
一九四四年•五月
一九四四年•六月至七月
一九四四年•七月至八月
一九四四年•九月至一九四五年•一月
一九四五年•一月至二月
一九四五年•二月至七月
一九四五年•七月至八月
作者后记
· · · · · · (收起)
"若非此时,何时?"试读 · · · · · ·
“我们村没几口钟。教堂塔楼悬了一口,但是很多年前就停了,大概革命那阵子停的。我没听见过那钟响,我父亲也说没有听见过。连打钟人也没有时钟。” “那他怎么准点去打钟?” “他听无线电里的钟点,看日头看月亮。况且他也不是每个钟点都打,只打要紧的点儿。 打仗前两年,那钟绳儿绷断了。是顶上断了,梯子朽烂,打钟人又老,怕爬高儿去拴新绳子。所以,往后他要报点儿,就朝天...
丛书信息
喜欢读"若非此时,何时?"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若非此时,何时?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若非此时,何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 更多书评 13篇
-
到集中营一周后,莱维消沉了,邋遢起来,疏于照料自己的身体。一个叫作斯坦因劳夫的囚徒严厉地教训他: 彻底地给我上了一课……这个道理我当时或之后都不曾忘记:正因为集中营是把我们贬抑为畜生的大机器,我们必须不变成畜牲……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强迫自己至少挽救这副肢骸,这副脚手架,这副文明的形式……
2021-03-04 15:26
-
二七小婊贝儿。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1919—1987),意大利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亦是化学家和奥斯维辛 174517 号囚犯——这两种身份与经历建立了他写作的基础。 莱维 1919 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1943 年因参与反法西斯运动被捕,后被遣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故乡都灵生活。1987 年自杀身亡。 同样是奥斯维辛幸存者的作家埃利·威塞尔说:“早在四十年前的奥斯维辛时代,莱维已死。”莱维的作品涉及诗歌、小说、回忆录等各...2019-11-20 00:10
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1919—1987),意大利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亦是化学家和奥斯维辛 174517 号囚犯——这两种身份与经历建立了他写作的基础。
莱维 1919 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1943 年因参与反法西斯运动被捕,后被遣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故乡都灵生活。1987 年自杀身亡。
同样是奥斯维辛幸存者的作家埃利·威塞尔说:“早在四十年前的奥斯维辛时代,莱维已死。”莱维的作品涉及诗歌、小说、回忆录等各个领域。主要作品有《活在奥斯维辛》(Survival in Auschwitz)、《再度觉醒》(The Reawakening)、《缓刑时刻》(Moments of Reprieve)、《元素周期表》(The Periodic Table)、《若非此时,何时?》(If Not Now, When?)、《猴子的扳手》(The Monkey’s Wrench)、《被淹没和被拯救的》(The Drowned and the Saved)等。
莱维秉持一贯的见证者角度书写记忆,冷静、节制。对他而言,幸存者牢记过去,是一种责任。
三辉图书
2016-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时日里,一队饶有胆魄的犹太人武工队一路从俄罗斯走到意大利,朝向巴勒斯坦这个终极目的地。这些武工队员向纳粹清算个人仇恨之时经历了一连串的冒险:炸火车、拯救集中营里最后的幸存者、在难以名状的毁灭之前赢得小小的胜利……
数年的磨难令这些流亡中的人硬起心肠,却不曾使他们自觉卑屈。他们是一个文明的幸存者,尽管这个文明几乎不为意大利人所知,又差点儿被纳粹连根铲除。虽然困顿,这些幸存者依然深知自己的尊严所在。
“我欲向那些犹太人致敬,无论寥寥数人或人数众多,他们都在这场力量悬殊的奋斗里重新找到尊严和自由。”
回应 2019-11-20 00:10
-
sophie (Song of the Sea)
我欲展开一场想象的对话,仿佛我与普利莫·莱维是故旧,相知经年。 在他的故乡意大利,普利莫·莱维颇具声名:而在我们美国,她的著作仍未触及广大读者。这其中有一些常见的原因:翻译迁延,近来美国读者的品味变得狭隘,专注于自身,从而排除了很多外国作家。但另有一个更复杂的原因,自己已经读得够多,达到了所需要或所能承受的程度。 所有这些障碍都是真确的,但我们终究会找到拆除或规避的方法,因为莱维是如此正直、严肃...2017-12-29 14:08
-
sophie (Song of the Sea)
自己活过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时代。背负这种意识的作家无法假装“理解”奥斯维辛和古拉格。但他们——尤其是集中营的幸存者——知道,他们必须带着给他们留下永恒伤疤的经验而活下去。他们反复地、时常强迫性地回到这个主题。我可以有把握地说,纵使宣传家和政客的大话空话令他们痛苦,他们也不得不写下去。这些作家没有选择:他们是历史的俘虏,他们的写作是出于心理需要。2017-12-29 14:15
-
到集中营一周后,莱维消沉了,邋遢起来,疏于照料自己的身体。一个叫作斯坦因劳夫的囚徒严厉地教训他: 彻底地给我上了一课……这个道理我当时或之后都不曾忘记:正因为集中营是把我们贬抑为畜生的大机器,我们必须不变成畜牲……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强迫自己至少挽救这副肢骸,这副脚手架,这副文明的形式……
2021-03-04 15:26
-
二七小婊贝儿。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1919—1987),意大利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亦是化学家和奥斯维辛 174517 号囚犯——这两种身份与经历建立了他写作的基础。 莱维 1919 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1943 年因参与反法西斯运动被捕,后被遣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故乡都灵生活。1987 年自杀身亡。 同样是奥斯维辛幸存者的作家埃利·威塞尔说:“早在四十年前的奥斯维辛时代,莱维已死。”莱维的作品涉及诗歌、小说、回忆录等各...2019-11-20 00:10
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1919—1987),意大利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亦是化学家和奥斯维辛 174517 号囚犯——这两种身份与经历建立了他写作的基础。
莱维 1919 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1943 年因参与反法西斯运动被捕,后被遣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故乡都灵生活。1987 年自杀身亡。
同样是奥斯维辛幸存者的作家埃利·威塞尔说:“早在四十年前的奥斯维辛时代,莱维已死。”莱维的作品涉及诗歌、小说、回忆录等各个领域。主要作品有《活在奥斯维辛》(Survival in Auschwitz)、《再度觉醒》(The Reawakening)、《缓刑时刻》(Moments of Reprieve)、《元素周期表》(The Periodic Table)、《若非此时,何时?》(If Not Now, When?)、《猴子的扳手》(The Monkey’s Wrench)、《被淹没和被拯救的》(The Drowned and the Saved)等。
莱维秉持一贯的见证者角度书写记忆,冷静、节制。对他而言,幸存者牢记过去,是一种责任。
三辉图书
2016-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时日里,一队饶有胆魄的犹太人武工队一路从俄罗斯走到意大利,朝向巴勒斯坦这个终极目的地。这些武工队员向纳粹清算个人仇恨之时经历了一连串的冒险:炸火车、拯救集中营里最后的幸存者、在难以名状的毁灭之前赢得小小的胜利……
数年的磨难令这些流亡中的人硬起心肠,却不曾使他们自觉卑屈。他们是一个文明的幸存者,尽管这个文明几乎不为意大利人所知,又差点儿被纳粹连根铲除。虽然困顿,这些幸存者依然深知自己的尊严所在。
“我欲向那些犹太人致敬,无论寥寥数人或人数众多,他们都在这场力量悬殊的奋斗里重新找到尊严和自由。”
回应 2019-11-20 00:10 -
万俟偃师 (你一念之差,我动情一场。)
“……在劳动营里,没有人自杀。那时候没时间想,有很多事情要操心,面包、疔疮。在这里有的是时间,人们就自杀。也是出于羞愧。” “羞愧什么?”琳问道。“犯了错才会觉得羞愧,他们又没有犯什么错。” “羞愧自己没有死,”弗兰辛说道,“我也觉得羞愧。这很愚蠢,但我就是有这样的感觉。很难解释。感觉就像是别人替你死去,因为靠着不是自己挣来的特权,你平白无故地活着,就好像你跟死神耍了诡计。活着不是罪,但我们觉得...2018-03-31 03:03
论坛 · · · · · ·
近期在读两本不错的书:《民国男闺蜜》和《若非此... | 来自可儿 | 2016-03-10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HHKNT3(满200-30)ZVYBKQ(满300-60)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中信出版集团 (2018)8.2分 66人读过
-
HHKNT3(满200-30)ZVYBKQ(满300-60)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若非此时,何时?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伊夏 2020-03-01
“数年的磨难令这些男男女女硬起心肠,却不曾使他们卑屈,他们是一个文明的幸存者……虽然困顿,这些幸存者依然深知自己的尊严。”#远方来书#
1 有用 VitaActiva 2016-09-11
我若不为自己,谁会为我?若非这条路,哪条路?若非此时,何时?
1 有用 guest 2016-06-20
读莱维,也能让你更好的理解以色列。理解犹太人。
0 有用 静静 2020-06-26
无火能燃烧的是爱, 无泪能哭泣的是心。我欲向这些一个文明的幸存者致敬,他们在这场力量悬殊的奋斗里重新找到了尊严和自由。
3 有用 Esspresso 2016-04-04
有时对中国现代小说的素质会深深忧虑。中国的严肃文学,正统小说日渐没落。到底怎么了?!
0 有用 Percy in 1793 2021-04-10
虽然与此书走向明朗的基调相悖,但最吸引我的角色却是列昂尼德,他的童年经历,他的十九岁,他的叙事腔调,他的自杀。
0 有用 s t a n 2021-03-19
#6 普里莫·莱维是被我们这个世纪塑造、烙印的作家。他经历过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时代,必须带着那种永恒的伤疤活下去。他反复地、时常强迫性地回到大屠杀这个主题,即使政客的空话和大屠杀的庸俗化讨论让莱维痛苦不已,他也不得不写下去。莱维没有选择:他是历史的俘虏,而他的写作是有时更是出于心理需要。
0 有用 kdsiol! 2021-03-17
触动最大的还是列昂尼德。莱维对列昂尼德的刻画真的绝了……每翻几页就寻思这个人怎么害没出事啊真出了事又恨不得掏心掏窝子地希望他能重新睁开眼再看看这个世界 列昂尼德真的太惨了,惨到让人忍不住讨厌他恨他又想要爱他,想他生又想他死,他是被重击彻底损坏的钟表只剩下空壳,时而落后于时间但时而又像宇宙大爆炸的起初一样充满激情以透支生命的方式飞速流转了时间,他是在旷野里被无意谋杀的亚伯也是井底被埋葬者的目光,是所... 触动最大的还是列昂尼德。莱维对列昂尼德的刻画真的绝了……每翻几页就寻思这个人怎么害没出事啊真出了事又恨不得掏心掏窝子地希望他能重新睁开眼再看看这个世界 列昂尼德真的太惨了,惨到让人忍不住讨厌他恨他又想要爱他,想他生又想他死,他是被重击彻底损坏的钟表只剩下空壳,时而落后于时间但时而又像宇宙大爆炸的起初一样充满激情以透支生命的方式飞速流转了时间,他是在旷野里被无意谋杀的亚伯也是井底被埋葬者的目光,是所有的最为死寂夜晚里在喉咙里沉默的叫喊和原始森林里孱弱却根系庞大的疯狂生长的植物,是所有的不安感汇聚,是从所有的地方走来的孩子,他是基大利的歌里唱的被淹没者他已经落入深渊之底在无比的孤寂中滑向死亡没有留下一句叫喊,他知道了所有山谷森林里的道路他学会了射击自己却已经在靶子上 (展开)
0 有用 科里与詹姆斯 2021-03-15
全书故事精彩
0 有用 石头有温度 2020-12-05
一切为了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