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大无外 短评

热门
  • 9 韧勉 2016-06-26 03:46:08

    本书为罗大师有关中国教育反思的若干专栏文章结集,罗大师的文笔短促有力,但是论证模式有反复使用类似材料之嫌,翻翻有益,又无甚新意。

  • 7 一灯续日月 2016-05-29 08:53:28

    很精彩的书,只不过罗先生的文风一向是循环往复、曲折迂回,话里有话,言不尽意,需要细细想一想,对现实的很多看法很有启发。通过这本书也可略窥罗先生西方学术的功底,完全不逊色于他的师兄弟们,只是不常挂嘴边罢了。下篇精彩篇章犹多。罗先生的幽默更是让人记忆犹新,真·段子手

  • 7 Caselnes 2016-09-19 17:56:38

    一股高级知识分子气息扑面而来,基本可见罗大师保守与自由并存的价值观。成名成家自然可以高屋建瓴,无名之辈还是老老实实按部就班的好。

  • 3 陆钓雪de飘飘 2017-10-03 01:22:11

    现在很多人爱说我们学界的一个重大缺陷是缺乏“问题意识”,我倒觉得恐怕是对问题的“意识”强调太过,而“问题”的产生则出了大问题。就史学而言,我们受两种影响太甚,一是十九世纪西方的乐观思潮,一是二十世纪我们自己的“革命英雄主义”传统;其结果,学者写一篇文章、一本书,总想毕其功于一役。

  • 2 愚公∞ 2020-06-01 17:21:50

    罗志田,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四川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本书是其专业研究之外撰写的一系列的社会和学术评论,很多人认为这种文章是没必要结集的,毕竟是“报头”文章,而不是学术文章,但是罗志田显然志不在学院,而是时有出位之思,这些出位的思考,或许未必像杂文家那么标枪,那么犀利,但是对于学者来说已经是不容易了。不过,如果仔细读下来,总觉得他是将学院里的怨气,变成了牢骚,写成文章来排遣心中的郁闷。这样的文章,看起来是写校园和社会中的事情,其实又不妨是浇自己的块垒。在这些文章中,反复提及官商对于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官员要学历,商人图名利,那么知识分子需要图名利,跟官商学吗?这就是块垒所在了。很多人以为学者对名利应该风轻云淡,但是身在时代大潮之下,怎么会没有出位之思呢?身为局外之人,看到牢骚,一笑了之

  • 1 Booking2023 2017-10-29 18:56:13

    罗志田老师在南方周末的专栏文集。罗老师的专业著作我非常喜欢,受益良多,但他在媒体上的言论深度有限,问题意识虽然还可以,但也没有达到我心目中他应有的水准。这或许说明,一个学者离开专业领域的言论,也只能部分接受,阅读体验难以尽兴。

  • 0 三首塔 2016-05-18 08:51:11

    我以为这书是精装。。。

  • 1 秦慕周 2019-06-22 19:51:30

    大史家于平常中见不平常。虽是杂文,历史学家的洞见贯穿其中,特别是“说得多了就信了”一类的历史现象,见辨析源流的功夫。不过,很多观点在现在就很“不合时宜”,大概可以归入“多余的话”的行列了。

  • 1 抄史料的人 2016-05-08 11:37:25

    《无暇也要读书》一文读过多次,亦感读书成“匠”的感觉很不舒服,而某段时间里因某种原因自己也有一种快变成“匠人”的感觉。《“闻见道理”的力量》中李贽之语“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于我而言如当头喝棒,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了。

  • 0 y 2022-03-18 01:51:41

    2008-2015为《南方周末》“自由谈”栏目约稿合集,诗心史眼有才情。

  • 0 Homocysteine51 2021-11-14 10:07:54

    杭州。昨天白看教育的那部分了、面试时忘了跟他们扯。😮‍💨。首发日期和出处标上多好。

  • 1 浮云能避日 2023-11-23 15:40:36 四川

    历史学的意义是增进对于往昔之理解,以更好地改进当下。学历史于个人而言是“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历史学者的责任是“守先待后”。罗大师坚信教化的力量,内心有一个“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光祖宗之玄灵,振大汉之天声”的念想。

  • 0 张利健 2022-04-26 23:48:18

    三月廿六日,翻完《道大无外:校园与社会》 罗先生的专著我没看过,倒是看了他的这么本小书。 我看朋友们发的公众号所载罗志田先生文,多收入此书。一本报刊小文的结集。有罗对学校教育、历史研究等的思考,的确很适合用来发公众号。“历史学研究需要想象力”、“学校与社会应该保持一定距离”这些观点还是可以一观的。 哦,对了,罗老师总喜欢“古语云”、“古话说”之类,确有重复使用材料之嫌,我记得他最喜欢用鲁迅他老人家的那句“其实路上本没有路,有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还有《论语》里面孔老夫子的一些话哈哈 此书供随便翻翻,消闲。

  • 0 海安 2024-08-26 23:48:18 山东

    罗师的随笔合集,后半部的文字唠叨中里也不失幽默风趣与严肃。想起酷暑那日,罗师课堂上的风趣与严肃,更贴合其本人了。

  • 0 历史小学生 2023-07-02 10:58:20 上海

    我们若不向历史或具体的史料提出某方面的问题,通常也就不会看到那方面的历史“真相”。人们常说,大史家能从常见书中看到非常有用的材料。这就意味着有些既存材料已经被很多人视而不见,能“看见”的人不过是对史料提出了新的或是更“确切”的问题而已。

  • 2 文丐 2023-09-02 01:52:02 四川

    保守与自由

  • 0 轻波泛舟 2024-10-23 15:14:53 广东

    丢掉烦恼,准备论文!

  • 0 江州穆瑾 2023-03-23 23:03:21 四川

    可以代表罗大师对于教育的反思和思考,不少点其实想想都是话中有话

  • 0 readamze 2018-04-02 14:42:15

    学弟毕业赠书。很多灼见,高校改革应该参考!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