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艺术专题 (南池子)
- 参考文献 (骨气)
- 书单|碑语者 (时间与河流)
- 瑶海图书馆-艺术-艺术史 (Megan)
- 多2.0 (虞玄)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墓碑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中国墓碑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wos 老虎 2023-03-07 15:51:00 上海
mark 🐏🐔縄
2 有用 书翎 2023-03-30 22:56:52 上海
by 🐏🐔🆙
3 有用 Tacher 2016-03-14 13:19:26
非常粗放的简述性质论著,主要从历史、文化和艺术层面陈述了中国墓碑的形成、发展与现状。但是,书中并没有完全按照学术规范,一些材料有出处,一些材料一带而过,未加注明;有些章节是之前学者研究的复述。而对墓碑材料本身,鲜有细节上的挖掘与思考。此外,本书的概念界定有问题,标题讲的是墓碑,但是述及墓志、纪念碑等形式的篇章也不少,整体来看过于宽泛,于是论述不精。
1 有用 焚業燃燈 2022-04-19 10:27:29
博士论文,浅浅读了一下。第一章很有帮助,后面几章可能因为原本的期望有点高反而觉得有些平庸无趣。虽然说只是一个整理的工作,但是相关领域确实资料零碎不多,还是感激。
0 有用 Javen 2017-03-13 21:35:04
第三章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谈墓碑(也拍摄了本章小节,见图2)。含石头选材、刻工、技法、样式、装饰等等。这里提下刻工,作者指出汉代为数不多的刻工书名受到了“物勒工名”制度的影响,作为一种奖惩监督机制(p.148)。还指出:“东汉对石工镌造工艺的重视程度超过对碑文撰者的要求”,并引清代叶奕苞《金石录补》卷二十七,“汉碑书撰人姓名多不著,而造碑之人时附碑末”。而后,魏晋南北朝石刻中刻工署名者寥寥;自唐代起,... 第三章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谈墓碑(也拍摄了本章小节,见图2)。含石头选材、刻工、技法、样式、装饰等等。这里提下刻工,作者指出汉代为数不多的刻工书名受到了“物勒工名”制度的影响,作为一种奖惩监督机制(p.148)。还指出:“东汉对石工镌造工艺的重视程度超过对碑文撰者的要求”,并引清代叶奕苞《金石录补》卷二十七,“汉碑书撰人姓名多不著,而造碑之人时附碑末”。而后,魏晋南北朝石刻中刻工署名者寥寥;自唐代起,刻工署名明显增多。另有提到镌刻之前的书丹和后来的摩勒上石,书丹的历史早,追至甲骨文,后有曹魏《王基断碑》(断是指一般刻字,一般书丹但还未刻)等为证;勾勒法则到了梁隋时才有(p.154)。在碑制形态上,汉代还多一些,后来螭首龟趺则成了墓碑雕刻的主流,最具代表性(p.173),不过水平一直在进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