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科特传 短评

热门
  • 9 李琳琳 2019-11-19 18:38:00

    我个人习惯,读书是一堆一起读,相互、穿插、对照,这样获得更为完整的信息,加深理解。读传记同时,不妨同时读读《温尼科特新解》、《百分百温尼科特》,听听两位法国精神分析家怎么讲温尼科特的,两位作者兼具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系统专业训练,同时博闻多识,这两本书:《温尼科特新解》、《百分百温尼科特》,郗浩丽著《温尼科特儿童精神分析实践者》算是热身,相当于缩写版传记,我个人也觉得不错。穆苏德·汗在为他撰写的讣告中这样写道:温尼科特是一位孤独、任性但又非常谦逊、无派别的理论家和临床医生。几十年里,他的研究所产生的影响已经渗透到邻近学科,从儿科学、精神分析到社会科学和教育。他在临床见解与思想方面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不带任何专断、狂热性质的革命者。”

  • 1 memex 2016-03-09 09:41:06

    事情若是自然发展,意即,经由good enough mothering以及稳定的家庭结构,个体将能成为一道德存在体,而事实上太严厉地被驯化反而会冒着一个相反的危险,他丧失了原始野性的能量去欢庆他自身的存在。人变得太过神智正常,而“如果我们只能够神智正常,那真的太可怜了”。

  • 3 哆啦大胖 2021-12-04 13:30:09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首先我们介绍了温尼科特一生中6段重要的关系,包括他的父母、两位妻子、克莱茵以及让他饱受诟病的玛殊·汗。从这6段不同时期的关系中,我们能看到温尼科特人生与理论的发展轨迹。然后我们介绍了温尼科特的几个重要理论,包括足够好的母亲、虚假自体以及过渡性客体的概念。最后,我们总结了一下温尼科特对心理治疗领域以及普通民众的影响力。温尼科特的一位亲密同事是这样描述他的:他就像一个轮转烟火,快速转动的烟火向四面八方喷发出火花。后世对他最大的诟病就是理论不成系统,但这又何尝不是其迷人之处呢?足够好的母亲、虚假自体、过渡性客体、潜在空间、抱持、原初母性贯注……每一个都让人惊艳,是他向这个世界喷发的思想火花,令人目眩神迷。

  • 2 Melody麦麦 2020-05-26 10:17:23

    如果有一个“足够好的母亲”,一个孩子就会获得这样的感觉——“世界准备好接纳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感谢这位在bbc做了24年专栏的心理学家,让家庭关系育儿理论广为人知,让更多孩子有良好童年,“足够好的母亲”、“保持”、“虚假自体”、“过渡客体”等等理论,都为我们找回人性提供了导引。

  • 2 早阳飞 2020-03-25 11:20:11

    在“得到”上听完。 主要内容有温尼科特6段关系。三个温尼科特创的词“足够好的母亲,原发性专注母亲?过渡性客体”,还有温你了特对心理学的贡献。 温尼科特的母亲有抑郁症,有虔诚的宗教信仰,推崇禁欲生活,好像曾因儿子热烈有力吸吮乳头产生快感而羞耻,曾把儿子的小几几包起来,把儿子当成女儿来养,致使温尼科特一直驯顺,不像男孩子那么叛逆。 父亲是成功的商人,缺席他的生活很多。

  • 1 爆仔 2017-05-19 09:56:10

    p105,这里写到温尼科特也担心搬离西伦敦后没人给他转介病人,故,即使大师也有这个困扰。为病人的数量担心。

  • 1 且耐清贫读我书 2019-04-06 03:21:41

    每个伟大的心理学家背后都是一段猎奇无比的故事

  • 0 fish 2023-05-22 02:34:55 北京

    就,,。听完了,。。有必要就重刷吧

  • 0 清藤 2022-11-17 14:22:20 浙江

    也有许多波折的经历,读了更觉是个鲜活的人,从小具有反叛精神,情感线不错...

  • 0 有石名黧 2022-10-16 13:23:39 江苏

    过渡性客体

  • 0 明哥 2024-02-05 09:12:39 江苏

    1.温尼科特的理论其实和他的人际关系有所联系。例如,他和母亲的关系使其性格中同时存在着顺从与叛逆,这样的性格也反映在他的学术风格中。 2.他最著名的理论,包括“足够好的母亲”“虚假自体”等。这些理论探讨的不只是母婴,对成人也有重要意义。 3.他被认为是影响现代精神分析实践最大的学者,同时也改变了西方社会的育儿观念。

  • 0 Joyce 2019-03-15 15:03:25

    必须很诚实的说,这本书作者很用心,抽丝剥茧的分析了温尼科特,重点花在他周围的关系上,第一人妻子(无性)第二任妻子,和父亲的关系,和克莱因的关系。以及很多通信。其可能在潜意识里有惧父倾向,甚至后来和克莱因的分裂,他要自由 自我 自主。他性格中有些优柔寡断的倾向。克莱因恰恰强势。坦白说,读到十二章就读不动了。我想看的是客体关系理论。而这本书对人物关系,性格分析为较多。 真我 假我 不沟通的权利。客体的使用 攻击性的不容摧毁 退行 父亲作为第一个客体 真实感 全能自恋 假我防御 崩溃的勇气 涂鸦 梦境。退缩与退行 抱持

  • 0 就这但不能算了 2019-11-02 15:49:11

    才读了70页,忍不住要来吐槽,第一次看精神分析领域人物传记,要hold不住疯了,神叨叨阿啊阿啊阿啊阿啊

  • 0 沉默的我 2020-04-28 00:43:34

    心理学家分析自己的心理,禁止🚫套娃

  • 0 嗯. 2020-11-25 15:28:28

    ?育儿类书籍

  • 1 沐轩儿 2020-03-04 23:32:21

    #每日听书 我们一生都绕不开对于生命最初模式的回溯。哪怕是精神分析大师。

  • 0 有质感的小熊 2018-11-26 16:55:01

    补/温尼科特毕生都在探讨母婴关系,他说,“孩子跟父母、其他小朋友,以及最终跟这个社会建立人际关系的唯一真正的基础,就是最初的这份成功的母婴关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