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从内容上看并不严谨,太过通俗;从立场看,则是对美国上世纪初期外交政策的全面冷嘲热讽,说起来,就像是今天的公知对一些革命的宏大叙事的冷嘲热讽。基于这两点理由,这本书可读性大于可信性。当然,这本书也的确呈现了一个较为真实、接地气、毫不遮掩隐讳的美国长期以来的“国际观”:自大幼稚,赤裸的霸权,但又充满小聪明,并且一再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一百年前的亚洲巡游之旅,原来是下了一盘大棋,美国倚强凌弱的嘴脸,在那个年代表现的淋漓尽致。
写出了蛮多美国历史上算是黑幕的东西,作者的立场可以说很白左,甚至都要说太平洋战争是美国人自找的了,但其实证据很充分的论证链条没有问题。怎么讲,看看资料,观点保留态度吧。
畅销书作者的文字,趣味性挺强。
能看到许多惊人的史实,很值得一看!
一路向西
作者梳理了美国在20世纪初的对亚政策和对非白人种族的国际关系和历史。这本书让我想起来读研究生的时候一个老师说说的“以几十年去看待和评价一段历史是远远不够的”。二战以及战后的美亚关系,可能是在很久之前就确定的了。那么今天的国际关系在若干年后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演变呢?
揭密百年来操控亚太格局的幕后之手
日本跪舔本色不改,舔完唐朝舔美国。所谓种族主义真是多么狂妄的无知啊,老罗斯福小罗斯福都不算什么好鸟。。。一代伟人罗斯福竟然花的大部分是鸦片挣到的,美国许多家族都是靠这个发财。草泥马我的三观
畅销书水平
畅销书水平,可读性大于可信性。2019.3.18
结构不错,切入的角度也很好。挺通俗的。
悲剧一样的历史写作,有设法刺激读者之嫌。菲律宾篇章几欲落泪。失败外交,既激怒中国,又疏离日本。警惕过度文明。对狂热有冰冷的羞耻。(实习时读完,可见蛮闲)
本书作者的父亲,就是著名的那幅将星条旗插上硫磺岛的照片的六名美国士兵之一(只不过这张照片是事后摆拍)。本书作者通过西奥多罗斯福指挥继任者塔夫脱的1905年东亚之行,讲了美国的种族主义扩张历史,讲了美国在菲律宾犯下的累累罪行,写了纵容日本吞并朝鲜,平衡日本和俄国在中国的利益,以及美国从19世纪末就开始的对华人的歧视和迫害。基本整本书就没说美国和老罗斯福什么好话。基辛格在大外交的序章中,也把老小罗斯福和他们之间的威尔逊总统视为塑造美国外交政策最为重要的国家领导人。而《博物馆奇妙夜》缺通过大众传媒的方式塑造了一个正义、勇敢、谦和的老罗斯福总统形象。无独有偶,国内也有学者在介绍美国20世纪处的中美关系史的时候,着重强调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和传教士对中国的友好和对中国现代化的帮助,而无视真实的历史。
作者透过一滴水看世界,通过一次广告性质的官方巡航,追索前后百年的美帝太平洋战略。思想乃历史终极动力,Roosevelt的雅利安人至上的种族主义,以及亚洲版的门罗主义,调教出近代日本这个现代化远东怪物,美帝终于在二战时自食恶果。
内容一般般,反帝反殖民的老套路。作者你是对西奥多·罗斯福是有多么恨呐,半句好话也没有
口水书
文明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也在进步。文明有过黑暗也走过错路,值得庆幸的是,掌握文明的国家有一个良好的纠错机制。走过的错路,希望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要再走了
作者反对美国政策的主观色彩较重,行文看起来更像是一种传记文学而非政史读物,不过对于老罗斯福总统时期美国的亚洲政策有相对全面的涉及。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其中对于美日关系的描述,仿佛日本对整个东亚的侵略从一开始就来自于美国的挑唆,而随后的珍珠港事件只不过是美国人打开潘多拉魔盒的果报。书中对于中国则极尽赞扬,也提到了美国人对中美关系从刚开始就存在的矛盾。所以与其将这本书视为对历史的回顾,倒不如看作是对当下的映射,不过比真正的政治评论更多出了几分轮回感
西方世界对某种文化的狂热从来不是出于好意、好奇或意外。没有哪国的政治手腕不是惺惺作态。
> 1905帝国巡游
10 有用 danyboy 2017-02-08 23:59:02
从内容上看并不严谨,太过通俗;从立场看,则是对美国上世纪初期外交政策的全面冷嘲热讽,说起来,就像是今天的公知对一些革命的宏大叙事的冷嘲热讽。基于这两点理由,这本书可读性大于可信性。当然,这本书也的确呈现了一个较为真实、接地气、毫不遮掩隐讳的美国长期以来的“国际观”:自大幼稚,赤裸的霸权,但又充满小聪明,并且一再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7 有用 鸣鹿 2016-02-29 15:19:16
一百年前的亚洲巡游之旅,原来是下了一盘大棋,美国倚强凌弱的嘴脸,在那个年代表现的淋漓尽致。
2 有用 瑞鶴 2018-04-23 12:51:02
写出了蛮多美国历史上算是黑幕的东西,作者的立场可以说很白左,甚至都要说太平洋战争是美国人自找的了,但其实证据很充分的论证链条没有问题。怎么讲,看看资料,观点保留态度吧。
1 有用 小林子 2016-01-11 15:26:33
畅销书作者的文字,趣味性挺强。
1 有用 姝聿 2016-01-27 17:39:56
能看到许多惊人的史实,很值得一看!
2 有用 柏拉图的背叛 2016-02-23 11:41:41
一路向西
1 有用 Smilebox 2016-02-27 09:41:14
作者梳理了美国在20世纪初的对亚政策和对非白人种族的国际关系和历史。这本书让我想起来读研究生的时候一个老师说说的“以几十年去看待和评价一段历史是远远不够的”。二战以及战后的美亚关系,可能是在很久之前就确定的了。那么今天的国际关系在若干年后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演变呢?
1 有用 后浪 2016-01-17 15:11:25
揭密百年来操控亚太格局的幕后之手
1 有用 企鹅啊啊啊 2016-05-28 20:53:49
日本跪舔本色不改,舔完唐朝舔美国。所谓种族主义真是多么狂妄的无知啊,老罗斯福小罗斯福都不算什么好鸟。。。一代伟人罗斯福竟然花的大部分是鸦片挣到的,美国许多家族都是靠这个发财。草泥马我的三观
2 有用 Philip Lee 2016-04-11 09:00:21
畅销书水平
1 有用 zqxzl 2019-03-18 16:47:33
畅销书水平,可读性大于可信性。2019.3.18
1 有用 呼呼 2019-02-17 02:46:09
结构不错,切入的角度也很好。挺通俗的。
1 有用 醒来的风车 2017-08-10 20:04:55
悲剧一样的历史写作,有设法刺激读者之嫌。菲律宾篇章几欲落泪。失败外交,既激怒中国,又疏离日本。警惕过度文明。对狂热有冰冷的羞耻。(实习时读完,可见蛮闲)
2 有用 宋一坤 2019-06-06 21:05:03
本书作者的父亲,就是著名的那幅将星条旗插上硫磺岛的照片的六名美国士兵之一(只不过这张照片是事后摆拍)。本书作者通过西奥多罗斯福指挥继任者塔夫脱的1905年东亚之行,讲了美国的种族主义扩张历史,讲了美国在菲律宾犯下的累累罪行,写了纵容日本吞并朝鲜,平衡日本和俄国在中国的利益,以及美国从19世纪末就开始的对华人的歧视和迫害。基本整本书就没说美国和老罗斯福什么好话。基辛格在大外交的序章中,也把老小罗斯福和他们之间的威尔逊总统视为塑造美国外交政策最为重要的国家领导人。而《博物馆奇妙夜》缺通过大众传媒的方式塑造了一个正义、勇敢、谦和的老罗斯福总统形象。无独有偶,国内也有学者在介绍美国20世纪处的中美关系史的时候,着重强调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和传教士对中国的友好和对中国现代化的帮助,而无视真实的历史。
1 有用 holly2007 2017-01-30 17:44:05
作者透过一滴水看世界,通过一次广告性质的官方巡航,追索前后百年的美帝太平洋战略。思想乃历史终极动力,Roosevelt的雅利安人至上的种族主义,以及亚洲版的门罗主义,调教出近代日本这个现代化远东怪物,美帝终于在二战时自食恶果。
2 有用 犯罪系数Zero 2016-10-04 14:09:06
内容一般般,反帝反殖民的老套路。作者你是对西奥多·罗斯福是有多么恨呐,半句好话也没有
0 有用 sun 2022-02-02 11:51:47
口水书
0 有用 凌晨 2022-11-18 12:23:07 江苏
文明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也在进步。文明有过黑暗也走过错路,值得庆幸的是,掌握文明的国家有一个良好的纠错机制。走过的错路,希望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要再走了
0 有用 含章 2023-05-23 15:55:29 天津
作者反对美国政策的主观色彩较重,行文看起来更像是一种传记文学而非政史读物,不过对于老罗斯福总统时期美国的亚洲政策有相对全面的涉及。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其中对于美日关系的描述,仿佛日本对整个东亚的侵略从一开始就来自于美国的挑唆,而随后的珍珠港事件只不过是美国人打开潘多拉魔盒的果报。书中对于中国则极尽赞扬,也提到了美国人对中美关系从刚开始就存在的矛盾。所以与其将这本书视为对历史的回顾,倒不如看作是对当下的映射,不过比真正的政治评论更多出了几分轮回感
0 有用 爱吃鱿鱼的猫 2019-09-24 05:53:50
西方世界对某种文化的狂热从来不是出于好意、好奇或意外。没有哪国的政治手腕不是惺惺作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