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尔克诗全集(第一卷) 短评

热门 最新
  • 101 连山 2016-05-27 07:26:53

    一把小提琴,在奉献自己。这一切都是委托(陈宁) 有一柄提琴在倾心相许。这一切就是使命(绿原) 有一把小提琴献上来、这一切全是委命。(刘皓明) 一阵琴声悠悠传来。这一切皆是使命。(林克) 一把小提琴会让自身顺从于你的聆听。这一切都是使命(黄灿然) 从这一句诗的翻译,可以看出五个译本的特点。我从前喜欢看的绿原的本子,是因为他有时凭借诗人的天赋能与里尔克相合。我一直不喜欢林克的译本,是因为他身上那个三流的抒情小诗人,竟然还自许是里尔克的知音,得意洋洋,国内人多喜欢林克,皆是如此。刘皓明的,透露着博学而来的自大,有时自信的过头,他看了很多里尔克的研究材料,自以为可以捕获猎物,很多时候都扑了空。黄灿然的英译本,偏重散文化,意思更明确,但和里尔克已经有些距离了 陈宁的译本更接近绿原的。

  • 30 2017-08-27 19:52:45

    有些人还真得读全集。一种新的质与量的关系。

  • 28 风后 2016-02-05 12:32:18

    陈宁译的里尔克可以明显感到一股稳固的风格,或许就是所谓的“里尔克式”。话说以陈宁的实力应该有更多的注释啊,然而,已有的不少注释感觉还是不够过瘾。大概要照顾到大众吧。但即便照顾大众,标下行号不碍事儿吧?

  • 17 在兔子洞做果酱 2016-07-24 20:39:12

    翻译很难懂、慎买。读起来很像一个正在学中文的外国人————“如果结合物向我们显示了它最高度的隐蔽的团体, 我们就会拥挤进碳酸盐鲜美的婚姻幸福, 拥挤进氯化物的修道院 ”

  • 15 破十诫™ 2017-02-12 16:51:15

    前后断续花了一个月对照原文读,Dasha整体风格比较忠于原文,因此少了一些神来之笔,评论里对此评价是稳固,深以为是。不过还是有几个小疏漏,比如《圣母生平》的第二首《圣母献堂》里,Bogen应该是穹顶,而不是桥的意思。一些地方翻译得太固定了,比如畏葸这个词,频率太高。商籁致俄耳普斯第一部第13首有一种里尔克不曾具有过的简朴的质感,摆脱了以往在讨论生死之时的那种晦暗,里尔克早期以现实笔触描写老妇的诗歌也很好,可惜他并没有往这个方向走。说实在的,并不喜欢备受推崇的物诗,就跟三流画家改行做文学家一样。

  • 5 郎官山客 2016-07-09 13:48:33

    半文不白,译得一般。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 8 smile 2016-03-22 20:52:51

    里尔克曾经说:我所有的书中只有少数的几种是不可或缺的,有两部甚至无论我在何处都在我的物品中:《圣经》和丹麦伟大诗人茵斯彼得雅各布森的书籍。雅各布森的小说《马利亚格鲁伯夫人》临近结尾有一句话:“我相信,每个人生着他自己的生,死着他自己的死,我相信。”我感到:你曾经幸福,在春天或者在梦里。黄昏迢远而来,穿过雪覆而轻悄的冷杉。将冬的面颊紧贴在万家的窗,黄昏偷听着。我看见你穿过五月之夜吻遍一切鲜花。你一踏入,你就是客。——谁的?你战栗着望向荒蛮的大地。

  • 1 杨念孜 2016-06-01 20:32:27

    谁令我们如此背转身去,致使我们,无论做什么,都保持着一个离去者的姿态?又一次在尽展山谷的最后山冈上,转身、停布、淹留-、,就这样我们活着,总在别离中。

  • 2 Peter Cat 2021-02-09 16:50:00

    与汉语相容度极高的一个译本,相当读者友好;注释又足见功夫之深,确实在信达雅之间做着艰难的平衡。但商务这套诗集编辑得太偷懒,实在有负译者生之所托。

  • 3 胡如隐 2018-06-19 23:18:40

    第三本开始进入一个“场”,语气相对第一二本更缓慢坚定,有负重感和承担的力量。译本质量非常好,但注释位置太不方便,里尔克向下张望,向上死亡,策兰向上张望向下死亡,奇异的是,他们是从同一个地方出发的。

  • 3 #CrowBar# 2018-05-30 16:54:24

    你们不会对你们的梦失望吗?/当外面的声音将你们唤醒时,——/当你们从千种白昼喧嚣里不再/能够撕下你们歌曲的笑声时。

  • 1 鸡晿 2020-10-23 23:27:26

    刚翻完第二本,嗯,我得说买精装本好点,读一本还要翻第二本的注释看得累

  • 3 fff勒内 2020-08-29 23:25:18

    补完。从SB开始起势,中期的两部其实被严重低估(尤其NG两卷)。对Dasha译本有了更深的理解:因为过分注重保留原文语用而牺牲了中文语感,这是与林克的区别;而在形式上极大地妥协了韵脚,这是与冯至的区别。然而这种译法极好凸显了中后期的背负感。里尔克的确是能够且值得读一辈子的诗人。

  • 4 Desargues 2019-05-27 11:39:28

    我可以把我以前读过的所有诗歌都扔掉,换取里尔克手中一朵玫瑰。

  • 2 陳若望 2016-03-02 11:06:15

    反而更喜歡《時辰之書》和《新詩集》裏的詩,而不是《商籟致俄耳甫斯》了。

  • 1 Soo Yung 2017-09-05 10:03:30

    相比起长篇我还是欣赏短篇的精妙。里尔克多产,因为他怎样的话题都写也敢写,人物、事件、贵族、历史、神话、女人、爱情、生活(旋转木马)、建筑、节日、宗教、乃至于边缘人(精神病人乞丐孤儿白痴盲人酒鬼死尸)都能在他的诗歌里占有一席之地。有些如弄蛇和黑猫真是趣味极了,而有些则生厌枯燥 M

  • 3 SnBerry 2017-08-18 00:28:12

    我靠这可真美。本来四颗星,因为一本诗集读起来于我而言太伤,但…我靠,这太美了,心服口服。尤其是最后一百余页,使人去世的美。赞美!!

  • 0 Anabasis 2016-02-27 20:52:20

    译注放在最后翻阅起来不是很方便,需要同时打开两本书。个人感觉短诗翻译略优于长诗,致敬译者的认真。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