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序 i
前 言 ii
第一章 绪 论 6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6
第二节 研究现状 9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26
第二章 湿热岩溶山区复合生态系统研究基本理论与方法 29
第一节 湿热岩溶山区复合生态系统概念 29
第二节 湿热岩溶山区复合生态系统结构框架分析 33
第三节 湿热岩溶山区复合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其演化机制 34
第四节 湿热岩溶山区生态经济综合水平评价 41
第五节 湿热岩溶山区生态经济区划理论与方法 45
第六节 湿热岩溶山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框架设计 54
第三章 大新县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演变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58
第一节 大新县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现状特征 58
第二节 系统时间过程演变分析 81
第三节 系统空间分异分析 88
第四节 资源环境效应分析 95
第五节 系统演变驱动力机制 103
第四章 大新县生态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 107
第一节 大新县生态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107
第二节 大新县生态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 109
第五章 大新县生态经济功能区划 113
第一节 大新县生态经济地域分异特点分析 113
第二节 大新县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113
第三节 大新县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结果 116
第四节 各分区人口承载力估算 118
第五节 各区特点及发展方向 120
第六章 大新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130
第一节 大新县生态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130
第二节 大新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134
第三节 泛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模式下的大新县产业体系建设 139
第四节 泛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模式下的生态人居体系建设 151
第五节 泛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模式下的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153
第六节 泛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模式下的生态环境建设 161
第七节 泛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168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70
第一节 研究结论 170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171
第三节 研究展望 172
参考文献 173
附 录 190
附录1 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190
附录2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小康社会目标量化标准 191
附录3 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指标(修订稿) 193
· · · · · · (
收起)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