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的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可以视为“别裁伪体”。
我年轻时有意“领异标新”。中年时曾说过:“凡是别人那样写过的,我就绝不再那样写。”现在我老了,我已无意把自己的作品区别于别人的作品。
我的作品倘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只是因为我不会写别人那样的作品。
——汪曾祺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说汪曾祺是个红色年代的士大夫。
他只是在荒芜的岁月里恢复了某个文化的传统与趣味。在小说叙述模式上不及茅盾的恢弘,在文字的精约上也弗及废名与张爱玲。但他找到了属于自己也属于众人的恬静洗练的世界。
在他看来,这个世界可能更接近于自己的本真,也接近于常人的本真。也缘于此,他那里流动的确是清美的意绪。
——孙 郁
矮纸集的创作者
· · · · · ·
-
汪曾祺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一九二〇年生。-九三九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为沈从文先生的及门弟子。约-九四〇年开始发表散文及小说。大学时期受阿索林及弗吉尼亚•吴尔夫的影响,文字飘逸。以后备尝艰难辛苦,作品现实感渐强,也更致力于吸收中国文学的传统。毕业后曾做过中学教员,历史博物馆的职员。一九四九年以后,做了多年文学期刊编辑。曾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一九六二年到北京京剧院担任编剧,直至离休。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菰蒲深处》、《矮纸集》,散文集《晚翠文谈》、《蒲桥集》、《旅食集》、《塔上随笔》、《逝水》、《独坐小品》等。
目录 · · · · · ·
小姨娘
露水
辜家豆腐店的女儿
鹿井丹泉
兽医
水蛇腰
小孃孃
名士和狐仙
鸡毛
日规
天鹅之死
讲用
虐猫
八月骄阳
安乐居
小芳
窥浴
唐门三杰
可有可无的人
不朽
当代野人系列三篇
三列马•大尾巴猫•去年属马
吃饭
羊舍一夕
看水
王全
黄油烙饼
寂寞和温暖
七里茶坊
护秋
尴尬
拟故事两篇
仓老鼠和老鹰借粮•螺蛳姑娘
聊斋新义
瑞云
黄英
蛐蛐
石清虚
双灯
画壁
陆判
捕快张三
同梦
虎二题
樟柳神
明白官
牛飞
附录:
《矮纸集》初版本目录
编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矮纸集"的人也喜欢 · · · · · ·
矮纸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矮纸集》:最汪曾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住院前,在家收拾衣物用具,随手带了这本书。一个月,住院、出院、居家静养,断断续续读完《矮纸集》,又补读了《汪曾祺精选集》中前者未收的篇目。清静休养的日子,读短篇小说,尤其是汪曾祺的短篇,倒碰巧合宜。 这本绿色封面的《矮纸集》,是长江文艺1996年3月版,定价15元... (展开)
关于《矮纸集》 2007-08-08 14:00

可爱的国人,真实的时代

有趣的灵魂才能写出有趣的文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貌似多文革时期多高邮的故事,前者看着多惋惜,后者则多温情,而新录入的聊斋新义不失为对鬼怪邪魅的一种时代的新演绎,十分有趣又有些借古讽今的意味。 汪老被称为最后一位士大夫,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的笔触或者说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多真实灵动少矫揉造作,他散文般的小说... (展开)>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6)9.3分 207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19)9.1分 3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0年以后9分以上图书 (晚安,本杰明)
- 2016年购书目录 (思郁)
- 2018年已购书书目 (群山)
- 嘶嘶 (东郡守丞)
- 汪曾祺集 (寄居蟹)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08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矮纸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齐物秋水 2018-03-16 15:35:46
和初版本选目差异大,这一编选也不错。
0 有用 鄂东南散步专家 2020-02-07 18:21:52
「小姨娘」 「八月骄阳」 「黃英」「陆判」(别名这颗脑袋不错)这几篇非常不错 前半部分的短篇精彩 中间讲文革的也别有一番风味 后面的聊斋故事也有趣
1 有用 雨后的夏天更热 2020-05-21 12:00:51
没想到汪曾祺写文革写得那么直白,《天鹅之死》越读越难过,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着人发生的,小小的事件也透露出复杂的人性。
1 有用 sponge 2017-08-23 20:32:40
对聊斋的改写太有趣了
0 有用 leon 2022-03-26 22:36:49
浮躁时,总要读汪先生文章以平心境。汪先生文字平淡能辩真伪,恬静可知得失。《虐猫》此处无声胜有声。通过描述小孩反对到一起虐猫,暗喻这段裹挟一切的疯狂岁月。比虐杀更残忍的是,对待虐杀冷漠和盲从的态度。《八月骄阳》老舍之死,在疯狂岁月。《聊斋新义》旧瓶新酒,蒲先生不敢嘲讽当朝,汪先生却敢嘲讽前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