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这个翻译特别逗,把毛语录嵌进反共先锋的讲话里。
稀烂的翻译
读过第一部之后弃,主观到我一边看一边笑(。不过演说家华丽、煽动性的语言还真是不错。
已放弃阅读(为啥开始以后就不能放弃了只能是想读在读读过)
战后柏林会议的那个部分,由于丘吉尔败选戛然而止,略遗憾。丘是个老辣的政治家,有老牌帝国主义的价值观,确实看问题很准,铁幕用得恰当即为一例,他若出生在美国,则更有看头。
翻译的不错。有删节。丘吉尔的勇气和意志令人敬佩,文笔和演讲能力一流。但仍不免在一些历史事件中使用春秋笔法,美化自我形象和英国。例如新加坡的沦陷,无论如何狡辩都是严重挫折,丘却大摆困难,为自己和军方开脱。例如讲到罗斯福,姿态低到令人惊讶,讲到苏联,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厌恶。从我自己而言,其对中国的偏见始终是我讨厌此人的重要原因。二战已去,但我们仍活在他们划定的框架中,希望今人有智慧求同存异,避免战争这个灰犀牛。
看来谈判还是要面对面,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才能最快达成目的。丘吉尔是个大说客,先拉美国下水,进而不断要求美帝在欧洲战场上进行倾斜。感谢罗斯福对委员长的青睐,不仅真金白银的支持,还给了联大席位。一般看抗日影视剧都觉察不到中日间的军事差距有多大,原来早在二战的时候日本就有了25艘航母,而我们最近才有福建号下水,可见如果外部势力干预,我们小米加步枪的军事实力要解放真是遥遥无期。反观日德,在二战早期军事实力极强,几次胜利后,就让统治者盲目自大,多线开战,真是狂妄者必有速亡之路啊。
核心思想:美国出的钱,英国出的力,才把二战打赢的。
也算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历史了。从他自己的记述来看,他也是和希特勒、墨索里尼等等一类的强权人物,只不过所处的政治环境不同,导致外在表现不同罢了。
丘吉尔是为优秀的领袖 带领同盟国扛住了协约国的侵略 后期也能不计前嫌去支援苏联 但是毕竟自己也是帝国主义国家 更多的还是想着自己国家的利益 这也无可厚非 只是不用站在道德制高点说话 让人有点不快
六卷删减版,尤其删减了枯燥的军事细节。无论立场如何,能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事物,也是很有益的。
没读过别的版本的翻译,这个读着也还不错
读完了,太大巨头了。
个人回忆录,主观意识比较强。丘吉尔是政治家而不是军事家,自家的危险是摆在第一位的,所以重欧洲战场而忽视亚洲战场,他争取到美国90%以上的资源。自家的利益也是摆在第一位的,开辟第二战场不急的,中东的利益优先一点。这些偏见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坚强有远见的战略家。对希特勒,对斯大林都判断准确。
这个版本不怎么地,还得换个版本再读,喜欢丘吉尔的毒舌
八十年代看过几本六几年的版本,宏大的叙事,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帝国主义分子总司令。这版是给孩子买的,学生看看还行。
诺贝尔文学奖啊
2018年已读025:从另一个角度看二战,完全是另一种体验。不过这个版本不是很好,翻译得过于直白了些。
大部头总是会展示更多的细节:信念,隐忍,反共和亲美,海战空战。丘吉尔的文笔是优美的思路是清晰的,在描述战争的同时对苏联和共产主义的不屑也是字里行间的。不予置评,但这是一本很容易激发探索欲望的书,看的过程中穿插着看了很多部讲述二战的电影,画面感更丰富了。另外,二战时期的中国显然没有站上世界舞台,从头到尾丘吉尔只关心英美苏三大巨头,总以为三大巨头达成一致就可以挽救和决定世界。站在这个世界节点看这本书,也蛮有意思的。
应该算是一本战争反思录,看完之后我们更了解二战的发展,也不会将战争带给未来,很感谢丘吉尔让我们了解的整个二战、英国的政治体系,还有各个国家不同阶段的过程,也让我们了解了各个战争环节的故事,了解了美国总统、苏联的铁幕政治,更让我们了解了德国成功与失败的过程,还有日本的那股不屈服的力量。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全两册)
8 有用 卷阿 2017-11-03 08:07:27
这个翻译特别逗,把毛语录嵌进反共先锋的讲话里。
3 有用 NinaK 2016-06-10 17:34:03
稀烂的翻译
0 有用 西瓜味。 2019-11-11 11:01:49
读过第一部之后弃,主观到我一边看一边笑(。不过演说家华丽、煽动性的语言还真是不错。
1 有用 骄傲的狮子 2021-12-21 11:24:32
已放弃阅读(为啥开始以后就不能放弃了只能是想读在读读过)
0 有用 奕薇 2022-12-26 02:21:38 广东
战后柏林会议的那个部分,由于丘吉尔败选戛然而止,略遗憾。丘是个老辣的政治家,有老牌帝国主义的价值观,确实看问题很准,铁幕用得恰当即为一例,他若出生在美国,则更有看头。
0 有用 zx2592 2023-01-26 20:42:02 河北
翻译的不错。有删节。丘吉尔的勇气和意志令人敬佩,文笔和演讲能力一流。但仍不免在一些历史事件中使用春秋笔法,美化自我形象和英国。例如新加坡的沦陷,无论如何狡辩都是严重挫折,丘却大摆困难,为自己和军方开脱。例如讲到罗斯福,姿态低到令人惊讶,讲到苏联,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厌恶。从我自己而言,其对中国的偏见始终是我讨厌此人的重要原因。二战已去,但我们仍活在他们划定的框架中,希望今人有智慧求同存异,避免战争这个灰犀牛。
0 有用 顿悟天道 2022-06-19 23:59:14
看来谈判还是要面对面,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才能最快达成目的。丘吉尔是个大说客,先拉美国下水,进而不断要求美帝在欧洲战场上进行倾斜。感谢罗斯福对委员长的青睐,不仅真金白银的支持,还给了联大席位。一般看抗日影视剧都觉察不到中日间的军事差距有多大,原来早在二战的时候日本就有了25艘航母,而我们最近才有福建号下水,可见如果外部势力干预,我们小米加步枪的军事实力要解放真是遥遥无期。反观日德,在二战早期军事实力极强,几次胜利后,就让统治者盲目自大,多线开战,真是狂妄者必有速亡之路啊。
1 有用 茜茜 2022-03-09 23:02:12
核心思想:美国出的钱,英国出的力,才把二战打赢的。
0 有用 寒山 2024-02-09 16:06:20 江苏
也算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历史了。从他自己的记述来看,他也是和希特勒、墨索里尼等等一类的强权人物,只不过所处的政治环境不同,导致外在表现不同罢了。
0 有用 窗前一盏灯 2023-01-17 23:38:16 湖北
丘吉尔是为优秀的领袖 带领同盟国扛住了协约国的侵略 后期也能不计前嫌去支援苏联 但是毕竟自己也是帝国主义国家 更多的还是想着自己国家的利益 这也无可厚非 只是不用站在道德制高点说话 让人有点不快
0 有用 浅井木 2023-11-30 16:39:32 贵州
六卷删减版,尤其删减了枯燥的军事细节。无论立场如何,能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事物,也是很有益的。
0 有用 战栗的栗子 2019-10-14 23:37:20
没读过别的版本的翻译,这个读着也还不错
0 有用 Trey3 2021-01-18 14:37:59
读完了,太大巨头了。
0 有用 飘飘白云 2018-11-14 13:04:15
个人回忆录,主观意识比较强。丘吉尔是政治家而不是军事家,自家的危险是摆在第一位的,所以重欧洲战场而忽视亚洲战场,他争取到美国90%以上的资源。自家的利益也是摆在第一位的,开辟第二战场不急的,中东的利益优先一点。这些偏见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坚强有远见的战略家。对希特勒,对斯大林都判断准确。
0 有用 一溜小跑 2020-08-02 23:33:34
这个版本不怎么地,还得换个版本再读,喜欢丘吉尔的毒舌
0 有用 蓝道_RANDALL 2016-08-02 22:43:04
八十年代看过几本六几年的版本,宏大的叙事,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帝国主义分子总司令。这版是给孩子买的,学生看看还行。
0 有用 华仔SHOW 2017-09-18 18:14:49
诺贝尔文学奖啊
0 有用 山禾(echo) 2018-05-23 23:50:59
2018年已读025:从另一个角度看二战,完全是另一种体验。不过这个版本不是很好,翻译得过于直白了些。
0 有用 6_767 2024-04-29 23:37:22 北京
大部头总是会展示更多的细节:信念,隐忍,反共和亲美,海战空战。丘吉尔的文笔是优美的思路是清晰的,在描述战争的同时对苏联和共产主义的不屑也是字里行间的。不予置评,但这是一本很容易激发探索欲望的书,看的过程中穿插着看了很多部讲述二战的电影,画面感更丰富了。另外,二战时期的中国显然没有站上世界舞台,从头到尾丘吉尔只关心英美苏三大巨头,总以为三大巨头达成一致就可以挽救和决定世界。站在这个世界节点看这本书,也蛮有意思的。
0 有用 gjb无所不能 2024-09-25 23:48:31 浙江
应该算是一本战争反思录,看完之后我们更了解二战的发展,也不会将战争带给未来,很感谢丘吉尔让我们了解的整个二战、英国的政治体系,还有各个国家不同阶段的过程,也让我们了解了各个战争环节的故事,了解了美国总统、苏联的铁幕政治,更让我们了解了德国成功与失败的过程,还有日本的那股不屈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