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艺术 短评

热门
  • 1 malingcat 2016-02-22 14:23:07

    很不寻常的艺术史,全景式展开,由于涉及的问题太多——概念变化、心态变化、形式变化和舆论变化——只能择要谈论商业、城市、学院、革命、民族与艺术的互动。如果写三卷本,个人觉得可以更透彻。

  • 2 栗子和松子 2018-08-05 10:47:06

    这个书名有一点小问题,1700-1830不是副标题。这本书讨论艺术史的视角主要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关于社会地位对艺术家的影响,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排外意识,神秘主义和理性主义相互影响,古典性和现代性的冲突。

  • 1 Vindie 2016-05-19 15:53:03

    连之前贡布里希 安兰德和 欧洲漫画史 多加一星,视角全面鲜有个人色彩

  • 0 ZWT 2016-05-07 00:53:43

    内容前后有较强的关联性,作者综合诸多因素解析欧洲艺术由南向北的线性过渡。书中大量描绘18.19世纪的社会人文生态,艺术家们在纷乱的场景中轮番变换主张和理念。我对古典式构图仍旧偏爱。

  • 0 Rapheal 2016-07-04 11:18:43

    极好看,基于图像的艺术-社会全景

  • 0 杨念孜 2016-06-02 19:40:11

    置身于广泛的历史语境中的艺术史。。

  • 0 喜儿喂鸭正经地 2018-12-28 10:54:48

    艺术 社会 政治 英国人的民族主义 罗马的衰落 以及意大利居然从18世纪开始就是广为人知地脏乱差和遍地小偷了

  • 0 咖啡来了 2020-09-25 18:30:03

    通识类的书籍 褒贬不一

  • 0 风小小的湛蓝 2023-04-18 16:07:39 重庆

    我很喜欢作者在全景式分析之余,还能站在哲学发展的角度看待艺术,社会和历史。

  • 0 一朵鲸 2023-09-04 17:17:13 浙江

    艺术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靠着某个艺术家的突发奇想或者天才涌现而推进的,它的发展跟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环境、艺术家的地位以及各个领域的发展(比如物理、生物学等的发展)都息息相关。 去欣赏一副艺术作品或者说一位艺术家时,也不能单单只看艺术本身,而是要联系到当时的大环境以及艺术家自己的所思所想去领悟去欣赏。

  • 0 嘟嘟嘟嘟~~ 2024-01-28 16:00:57 河南

    都是画儿,不太懂

  • 0 凈名疏 2017-11-28 16:07:24

    基于社会背景和时代变化来分析艺术史。

  • 0 brunhild 2017-03-02 10:46:12

    利用零星时间阅读,读到一半,从头再读,拿着笔划重点做笔记,三个月后终于读完

  • 0 螺丝இ 2020-10-10 17:51:39

    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运用风格学、图像学方法的艺术史,相反更倾向以社会学视角描述欧洲艺术是如何伴随着文化交流、政治军事角逐、以及各国民族主义崛起,从社会心理上逐步走出古希腊罗马之强大光晕,并形成自身艺术道德和文化理想的。

  • 0 youlingman 2016-08-07 00:05:35

    没有想象中好看

  • 0 陈毓秀 2019-02-22 17:11:39

    目前我对豆瓣异常气愤。

  • 0 织裹尸布的缪斯 2020-07-30 13:54:27

    多谈论现象,少拘泥于定义。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欧洲艺术不是作为一个整体从兴盛走向衰亡。而是从文艺复兴时期以来长期主宰欧洲的意大利与南欧艺术走向衰落,其他国家地区崛起并取而代之。

  • 0 芝士理塘 2018-04-26 21:48:07

    本书试图克服的并不仅仅如其所言,是欧洲作为整体与地域特殊性之间的矛盾,事实上他企图完成这样的统一:一种历史唯物与纯粹观念史的统一,一种社会史与艺术史的统一,一种欧洲内部地缘式艺术史与世界主义视角下的欧洲作为整体的艺术史的统一。于是,艺术被作者以三个层面展开:国家(民族)的,阶级的,艺术家的。三重维度互相纠缠,勾勒出整个十八世纪城市艺术史。不足的是缺少形式分析与技术史,艺术品缩退为一种商品或观念承载物,另外,这样复杂的生态有限的篇幅无法承载,不同地缘的时间差观念差使情况更加严重,于是本书大多数时间呈现出一片混沌,无法以时间为脉络呈现出一个观念的变迁——当然这或许也是本书的魅力,它有力的告诉我们,庸俗的历史主义视角是如何把我们的现实与时代削减为一个个空洞的句子。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