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慶祝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成立二十週年的宴會上,踫見當時香港商務印書館的董事總經理陸國燊博士。他表示想將美國已故的日本史泰斗馬厄利爾•詹遜(Marius B. Jansen)的名著The Japanese and Sun Yat-sen(哈佛大學出版社,1954年)中譯,邀請我跟他各譯一半。詹遜是我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陸博土是新亞書院歷史系的大師兄及日本史前輩,我即席欣然答應。
三年轉眼過去,陸博士與我各有各忙。他沒有再提譯書之事,我亦未有跟進。今年8月,香港商務印書館方面突然聯絡我,表示已從哈佛大學出版社取得中文版版權,且邀請我翻譯。我才知道陸博士沒有忘記。不過因為版權有所限制,規定必須在本年內出版,我只好把手上的兩個研究計劃暫時擱下,日以繼夜地工作,花了兩個多月把它完成。時間倉促,一切以“不求甚譯,達意為主”為原則,對一些冗長的註釋作了些刪減。譯稿經杜紹康先生、鄧曜強先生及吳詠梅博士校正,在此一併致謝。
究竟一本六十年前出版的學術書對當今的學術界有何價值?此作不但開西方研究孫中山的先河,至今已成經典之作,而且是研究孫中山的出發點及必要參考。它對中文讀者有特別意義。第一,作者是美國人,沒有思想包袱,可以不偏不倚、客觀地描述孫中山的一生。孫中山在書中是個有血有肉的歷史人物,史實說明一切,沒有半點美化或醜化。第二,它運用大量原始日文資料及政府檔案,以孫中山與日本人的關係作切入點,將近代錯綜複雜的中日關係抽絲剝繭。這作正好填補了中國學者對孫中山研究的盲點。昔日我在普林斯頓大學唸研究院時閱讀此著作,在思想上產生很大衝擊。盼望這本學術經典的中文版會為中國人的孫中山研究帶來嶄新的觀點及引起更有意義的討論。
這是我的第二本譯著,首本即是詹遜的China in the Tokugawa World。譯書不是興趣或專長,而是一種致敬及報恩的方式,以慰老師在天之靈。在翻譯過程中與孫中山及詹遜神交,這種感動是筆墨無法形容的。
譯者 吳偉明
2015年立秋於中大梁銶琚樓
譯者序
|
从最近出版的横山宏章《素颜的孙文》看,其讨论的问题及所依据的材料依然没有超越Jansen这本上世纪50年代作品的范围,足见此书不衰的生命力。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