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本卷最后一章看的好懵……

井底之蛙 2018-04-13 00:08:06

最后的时候,由比滨说如果她赢了,她要拿走一切是什么意思呢?她要拿走什么?雪之下,断断续续又想要说什么呢?比企谷说的,那是一种欺诈行为又指的什么呢?

总感觉他们三人都能相互理解,但我这个外人听不懂他们……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拾回破碎的青春
2018-07-25 01:51:31 拾回破碎的青春

简单说,就是三人对于真物的不同理解, 由比滨很害怕自己所想的真物和其他两人不一样,不能相互理解,最终失去这份关系,所以才策划了这番行动,想要强行决定好结果:“不管三人能否相互理解,只要像做梦一般度过这段岁月就好,所以即便这个真物是谎言也可以” 但是在大老师眼中,有两点他无法认同: ①真物不应该被扭曲成伪物,不应该放弃真正的相互理解,靠无意义的聊天,搞笑,虚与委蛇来维持关系

②由比滨和雪之下眼前的行为在他的认知中是反常的,他也不应该轻易地接受这份扭曲(不然就又是伪物了,何谈相互理解)

赞(1) 来自 豆瓣App
>
拾回破碎的青春
2018-07-25 01:56:12 拾回破碎的青春

(接上文)↑

在他的认知中,雪之下是坚强的女孩,由比滨是温柔的女孩,即便是自我满足的认知,至少也是“真物”,他不应该容忍自己接受雪之下是温柔的,由比滨是坚强的,这样反常的认识——接受了这样的认识,等同于撒下谎言,强行接受虚伪的,不是真实形成的看法

赞(1) 来自 豆瓣App
>
拾回破碎的青春
2018-07-25 02:03:42 拾回破碎的青春

春物的心理分析很神奇,和纯文学几乎不遑多让,里面有日本经典文学的一些思想(夏目漱石的《心》中体现的则天去私的个人主义,也是大老师前期的思想来源;太宰治的一系列作品,是大老师后期反思的材料;《小王子》中“语言是误解的源泉”“驯熟的关系”“真物用眼睛是看不到的”是大老师一以贯之的人生观)

而且大老师和雪乃本身也很超常,其他人物也都写得很到位,基本上没有一个人物是多余的.


所以理解起来也很费功夫

赞(1) 来自 豆瓣App
>

> 我来回应

> 去我的青春恋爱喜剧果然有问题 11的论坛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