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黄昏 短评

热门 最新
  • 25 蟠螭 2016-08-18 01:57:12

    我相信庄士敦说的都是真的,溥仪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无奈。

  • 17 竹叶青 2017-09-16 21:50:33

    此版翻译跟老版比起来,语言比较平实简洁,欠文采;作者夹带私货不少,感情偏向略明显,不怎么客观,有些内容甚至被溥仪在自传中直接打脸了;以前看到外国博物馆馆藏的中国文物,都有点生气和唏嘘,因为是被八国联军侵华掠夺走的,看了此书才知道,原来还有好多是被清末民初腐败的当权者主动卖掉换钱了

  • 8 Emma龚大人 2018-05-17 15:16:18

    略有啰嗦,但是很多细节,历史教材书上根本没有,我朋友历史老师说 这是一本重要史料

  • 8 呀呀呀呀呀呀呀 2019-03-27 19:28:28

    三星半,紫禁城困住了溥仪,庄士敦所处的立场也困住了他的视野

  • 2 小比 2019-04-23 15:44:02

    2019已读46(历史10)中间有些部分很混乱,这种并不是按照情节来写的书就不要用第几章第几章来说吧。看到溥仪与庄士敦分别那一段,扇子上写的诗还有点感动。那玉漱园的砖墙让光绪皇帝多难过啊。一辈子是个囚徒,当这破皇帝。中间不知道看到哪里突然想到中国内陆现在对同性恋的政策,从现在回望历史,很多东西注定是要实现的,为何当时就没有人能够意识到某些事情就是个注定?即使那些事情是好的,他们也要费尽心思去阻挡它。其中真正是为了国家或者为了自己的愿望的又有几人呢?大多数不过是借着这个幌子维护自己的利益罢了。

  • 3 空空的空空 2019-11-18 11:57:54

    溥仪三岁继位,六岁退位,皇位带来的不是权力和尊严,而是无休止的禁锢和孤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也定性了溥仪悲剧性的一生。庄士敦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清末民国初那段荒乱的历史,也带我们走近这个末代皇帝,他笔下的溥仪有思想、有见地、有独立自主意识,足以看出这个帝师对学生的情深义重。这对溥仪来说,无疑黑暗中的一缕曙光,也是不幸中的最大欣慰了。

  • 1 闻韶 2020-03-04 00:32:57

    非常有意思的史料,如退位君主协会乐队,溥仪给日本捐款,内务府的情况,清代皇室的教育,延恩侯,张勋的自传,胡适、泰戈尔和宣统。

  • 3 我唔係君少 2018-10-22 23:32:33

    一個奇特的角度,看到了溥儀的另一面,以及他的轉變。少年溥儀有點可愛,只可惜他必須在朝陽的年紀從紫禁城走進黑夜。

  • 2 Sipinggggg 2017-09-23 14:19:58

    想看溥仪八卦小传的话恐怕要失望了。讲的实实在在是紫禁城的黄昏,从黄昏前的夕阳,到黄昏后的黑夜。翻了几页英文原版,文笔的确是好,译文让整本书逊色不少。

  • 1 豌豆岛公主 2020-05-12 11:10:56

    被历史洪流推着走的末代皇帝,如果生在平凡人家,他也会是个普通的文艺青年。

  • 1 山玄月皓 2019-06-11 15:03:58

    跟溥仪自传一起读会很有意思

  • 1 五月病 2020-01-23 13:17:47

    溥仪的悲惨人生中幸得英文老师一知己。

  • 1 奇可 2018-10-01 11:12:44

    介于这是个以帝师身份写下的回忆录,对于公正性我抱怀疑态度,但随便看看故事什么的还是不错的,毕竟史料都是历史选择下来的人写出来的故事集而已。

  • 3 翻个身睡 2020-01-11 12:40:29

    不知道何时迷上了这段历史,可以说是对溥仪的好奇与同情。

  • 3 铁旦 2020-06-17 19:19:01

    这是一本关于友谊的书。

  • 1 蓝道_RANDALL 2019-09-03 21:21:24

    几十年前看过电影末代皇帝,现在还常听那曲子。关于本书嘛,作为帝师,肯定要为末代皇帝说话。

  • 0 金水子_ 2020-03-07 16:56:31

    西洋人都有自恋的毛病吗?

  • 0 借我一生 2020-11-26 20:00:47

    看《末代皇帝》知道的庄士敦。翻译的很一般,也没有任何附录或者补充,排版也不够舒服,希望能找到更好的译本。庄士敦的叙述很详细,对帝制有强烈的同情心,对溥仪也超出了师生之谊,是难得的史料。

  • 3 似是故人来 2020-07-31 17:45:56

    英国人庄士敦是保皇派,他认为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最适合中国的明显不是共和体制而是君主立宪体制,对于民智不开的中国人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一位开明的君主而不是一位强权的总统,而这样的君主只能在拥有皇室血统的满洲人里面产生,他对傅仪欣赏有加,他认为袁世凯这样的篡逆者缺乏民众的支持。但庄士敦无法合理解释张勋复辟后,为何只在飞机上扔了几颗炸弹,满清的复辟大业便烟消云散,实际上专制皇权在当时的中国已经没有了滋生的土壤,民众的意识已经觉醒,即使当时的北洋军阀再不堪再腐败,人们也不会同意鞑子们继续回来当权了。庄士敦对此也并非不知情,他哀叹摄政王载沣非常无能,大清亡了后连个内务府都管不好,国家又怎么能再交给这些八旗子弟呢。傅仪出逃东北的重要原因是孙殿英盗掘东陵,而民国政府不仅不管甚至瓜分陵中宝物,傅仪希望重新掌权。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