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文系必讀之作了吧……魯迅您老翻譯的文字我讀起來——過山車一樣,總是需要跳幾跳才轉換至我能理解的意思/語境。/「They learn in suffering what they teach in song」,「song」可指代一切文藝創作。/評論家→「活在對象中,又在對象中看見自己」→more creative than creation./文藝活動之外的一切人類活動全是將我們的個性表現加以減削、破壞和蹂躪的活動……腦海裡自動生成這句話時不免有些質疑。/廚川白村→魯迅→廖偉棠→「從鑒賞的角度去接觸文學的核心」,啊是的!自己不OK那就找個活人死物來帶帶都行!/標註→魯迅《傷逝》,野夫《江上的母親》(這篇文表現的「人間苦」可太沉重了
0 有用 Segenreich 2021-04-09 18:45:21
“批评是在杰作中自己的精神冒险”“鉴赏是共鸣底创作” 作家创作时是从无意识出,但对作品从心里产出路径并不有足够清晰的意识,而批评家是因作品,才将无意识移到意识来,所以能够尽量的分解。 说严肃的作家,写作滑稽剧,是与人格分裂有关,因为平素受压抑,创作的时候无意识的东西潜伏到表层。持疑。
0 有用 木光 2016-08-25 18:24:31
用现在的话来说,被压抑的生命的洪荒之力乃是文艺的根源
0 有用 愛洛伊斯 2020-04-23 22:59:02
是中文系必讀之作了吧……魯迅您老翻譯的文字我讀起來——過山車一樣,總是需要跳幾跳才轉換至我能理解的意思/語境。/「They learn in suffering what they teach in song」,「song」可指代一切文藝創作。/評論家→「活在對象中,又在對象中看見自己」→more creative than creation./文藝活動之外的一切人類活動全是將我們的個性表現加以減削、破壞和蹂躪的活動……腦海裡自動生成這句話時不免有些質疑。/廚川白村→魯迅→廖偉棠→「從鑒賞的角度去接觸文學的核心」,啊是的!自己不OK那就找個活人死物來帶帶都行!/標註→魯迅《傷逝》,野夫《江上的母親》(這篇文表現的「人間苦」可太沉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