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1900-1989)是一位世界著名的汉学家、蒙古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在20世纪中国学术和政治中曾经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对于中国边疆研究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本书从拉铁摩尔本人在中国的人生经历出发,从知识建构的角度梳理20世纪初至今中国学界对于拉铁摩尔及其理论的接受过程,并通过对他在中国边疆地区(东北、蒙古、新疆等地)所进行的田野考察活动的细致梳理,对他与当时中国学界和政治界的联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拉铁摩尔在华研究过程中所提出的相关核心概念与理论范式进行归纳与反思。本书力图以上述的相关梳理与分析,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的边疆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并为我们更好地认识我们的祖国及其边疆地区提供一个历史的文本。
【拉铁摩尔】当一捆捆的羊毛从骆驼背上被卸下装上货车时,骆驼就在那里休息——马可•波罗时代与轮船时...
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1900-1989)是一位世界著名的汉学家、蒙古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在20世纪中国学术和政治中曾经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对于中国边疆研究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本书从拉铁摩尔本人在中国的人生经历出发,从知识建构的角度梳理20世纪初至今中国学界对于拉铁摩尔及其理论的接受过程,并通过对他在中国边疆地区(东北、蒙古、新疆等地)所进行的田野考察活动的细致梳理,对他与当时中国学界和政治界的联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拉铁摩尔在华研究过程中所提出的相关核心概念与理论范式进行归纳与反思。本书力图以上述的相关梳理与分析,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的边疆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并为我们更好地认识我们的祖国及其边疆地区提供一个历史的文本。
【拉铁摩尔】当一捆捆的羊毛从骆驼背上被卸下装上货车时,骆驼就在那里休息——马可•波罗时代与轮船时代在这里相会了。我决定我必须到商队出发的地方去,亲自看看那里的情况。
【拉铁摩尔】从太平洋到帕米尔高原,又从帕米尔高原南下,到达分隔中国与印度的高寒地带,在这个范围内所包括的是满洲、蒙古、新疆和西藏。这是亚洲中部的隔绝地域,世界上最神秘的边疆之一。
【费正清(John K. Fairbank)】
欧文通过他的想象力,结合实地观察,建立了一座历史理论的城堡。
【罗威廉(William T. Rowe)】
总体而言,欧文•拉铁摩尔的研究为人类历史的根本动力问题提供了一种独到见解。
【袁剑】
他是一个从小在中国长大的美国孩子,一个曾经卯足了劲想要考牛津大学的懵懂少年,一个在商行工作中发现边疆与内亚魅力的青年人,一个与新婚妻子度过一整个“蜜月年”的丈夫,一个跟埃德加•斯诺、费正清等建立起终生友谊的学者,一个曾经拜访过延安的美国友人,一个首次将中国内陆边疆地区进行区域性划分的西方研究者,一个对政治不敏感却被委任为蒋介石政治顾问的老实人,一个被麦卡锡主义迫害而不得不远走他国的学问家,一个在耄耋之年应邀访华的老朋友,他是边疆与内亚研究领域的拓荒者,也是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方面的思想者,更是20世纪国际风云变幻的见证者之一,他就是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1900-1989,中文名为赖德懋、赖迪谟等)。
边疆的背影的创作者 · · · · · ·
-
袁剑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袁剑】1981年生,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讲师,曾先后在德国、英国、俄罗斯、奥地利、哈萨克斯坦等国学习、访问,主要研究领域为边疆研究、内亚研究,兼及海外民族志。
【译有】《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合编有《他乡是故乡:拉铁摩尔与边疆中国》(三联书店2016年即出)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从出现到重视:20世纪30、40年代拉铁摩尔理论的在华接受史
第二章 从消失到重新“发现”: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对拉铁摩尔及其著述的关注与互动
第三章 北京、延安与重庆岁月
第四章 田野中的全球史与地方性——拉铁摩尔1929-1930年的中国东北之旅
第五章 历史与现实的互动:蒙古之旅及其蒙古视野
· · · · · · (更多)
第一章 从出现到重视:20世纪30、40年代拉铁摩尔理论的在华接受史
第二章 从消失到重新“发现”: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对拉铁摩尔及其著述的关注与互动
第三章 北京、延安与重庆岁月
第四章 田野中的全球史与地方性——拉铁摩尔1929-1930年的中国东北之旅
第五章 历史与现实的互动:蒙古之旅及其蒙古视野
第六章 新“棋局”中的穿行:拉铁摩尔新疆之行
第七章 拉铁摩尔与施坚雅——边疆研究内亚范式与西南传统中的歧异与互通
第八章 边疆与中原:中国研究中的视角互动
结 语 从“西来”的边疆人到中国的边疆人
附录一 拉铁摩尔著述目录
附录二 国内拉铁摩尔著述译介目录
后 记
· · · · · · (收起)
喜欢读"边疆的背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边疆的背影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他者”的视野与视角互动中的中国主体性 ——拉铁摩尔边疆研究的当代启示

从学术的角度认识边疆不如从人的角度认识边疆
> 更多书评 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 2016年出版的部分历史书籍 (納蘭逸蕭)
- 社科文献新书推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6人类学 (先晓胡同)
- 法学nerd的偏冷读书世界 (李初一)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6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边疆的背影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辄馨 2016-04-19 11:53:50
面面俱到。
0 有用 知足常乐 2018-12-02 00:19:07
0 有用 夜 2019-12-22 22:14:03
三星半。拉氏视角有趣,本身以及放入中西学术史脉络都值得深入研究。就此而言本书引起继续翻阅拉氏论著兴趣,成功一半。但从内容来看,本书显然是诸多论文生拉硬拽而成,内容有重复、各章节之间缺少逻辑关联。即便仅从行文来看,作者频繁引用他人著作变为本书的血与肉,自己却只是借着爬梳各家,理了一下拉氏皮毛。虽然不乏有益论点,由于未建立自己的框架,显得枯瘦无力,难以成型。页一四八19世纪俄国“前进政策”(Forwa... 三星半。拉氏视角有趣,本身以及放入中西学术史脉络都值得深入研究。就此而言本书引起继续翻阅拉氏论著兴趣,成功一半。但从内容来看,本书显然是诸多论文生拉硬拽而成,内容有重复、各章节之间缺少逻辑关联。即便仅从行文来看,作者频繁引用他人著作变为本书的血与肉,自己却只是借着爬梳各家,理了一下拉氏皮毛。虽然不乏有益论点,由于未建立自己的框架,显得枯瘦无力,难以成型。页一四八19世纪俄国“前进政策”(Forward Policy)、页一五二拉铁摩尔自言“高地鞑靼”指代近代意义国家边界形成之前亚洲中部区域总称、页一九一作者论及1970年代以来“空间”作为研究对象进入社会理论核心关注圈等等,长见识、开思路。特纳、汤因比、斯宾格勒对拉氏论著的影响,再次说明西方中国学落后于西方学。另外没想到魏特夫、冀朝鼎影响广泛 (展开)
0 有用 whisper 2022-12-18 12:16:38 新疆
国内第一本研究拉铁摩尔的专著,对拉铁摩尔一生的生平和思想做了比较完整的介绍与阐述,最后整理的著作目录也很有价值。袁剑老师的论文和书读了不少,总有一种差一点的感觉。问题都是很有意思的,但是写出来零零散散,不够过瘾。
2 有用 STEP BY FLIGHT 2016-06-26 23:43:25
最後兩章讀得草率,實有一種厭煩了,沒有驚喜。這樣的介紹實有必要的,但絕不能以之作為代替閱讀拉鐵摩爾本身。整本作品就像是一篇長綜述,但是章節之間的連貫是鬆散的,內容的排布是有重疊的,我估摸是不同論文拼湊而成,雖然這是學術著作常有的情況,但是文氣不該如此地不連貫,生硬。邊疆一詞雖然看著中性,但是我總能讀出書寫著邊疆史者的傲慢,是我多心?自以為是?還是確有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