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虹,近代文坛颇受争议的人物。很有些才气的他,曾经活跃于文坛,办杂志、搞运动、写文章,其爱国的热忱和率真的文风,一度受到包括鲁迅在内的大家的称赞。可是,“狂飙”之人恃才傲物,特别是当他与鲁迅的矛盾大白于天下,并利用手中的笔不断行批判之能事之后,高长虹与文坛渐行渐远,直至终了,不再有显耀的作品流传世人。 《走到出版界》收录了150余篇高长虹的杂文作品,篇篇再现其“狂怪”与“率真”的个性。他说莫泊桑的小说“大部分毫无意义,除去消耗他自己的贵族的消闲的时间……在艺术上说,是他的最大的污点”。他因为自己发表了一百段诗,却“只给了我八元稿费,一首诗等于八分钱,以后写的便不发表,也不大高兴写了”。特别是其中很多数落了鲁迅的刻薄文字,将他与鲁迅之间的恩怨展现无遗。 这就是高长虹,这就是《走到出版界》。这些文字,或可让今天的我们,见识那个时代多元的文坛声音……
2 有用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8-03-14 23:01:51
#1898/3/14-2018/3/14 纪念高长虹120周年诞辰# 总感觉这个版本的标点有问题。高长虹写的多是刊物上的短文,语辞辛辣,火力十足,依我看他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了,主观臆断地把反对所谓思想界的权威作为在舆论界口无遮拦的心理机制,所以他注定是一个悲剧人物。
1 有用 小城鱼太郎 2018-07-14 19:08:32
读的是上海书店85年影印本,借以代标。高自立门户的权力意志如此炽烈,说话又空洞随便,着三不着两,难怪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为人所容了(据说还曾气坏了主席)。鲁迅是很喜欢狂狷的青年的,但经此几事,似乎比起进取之狂(高长虹以及让他补靴或要给他当儿子的几位)更偏爱有所不为之狷(柔石、韦素园、巴金)了。
1 有用 俱往矣 2019-03-08 11:25:49
高长虹真是昔日文坛小泰迪呀,找到话柄由头就向各路名流开怼,诘难激烈的辩辞今天看来会觉得笑skr人,当时倒也玩得一手好修辞。譬如1926年《科学书的贫乏》中“二十年前,人们躺在大烟灯傍谈西学,现在则人们躺在床上看政论”(14页)《革革革命及其他》中“中国人把革命两字太浪用了,一方面固然由于思想的混乱,但根本的原因还是革命本来便没有确定的意义,没有确定意义的字,大抵只是字,而不是现实”(30页)《旧事... 高长虹真是昔日文坛小泰迪呀,找到话柄由头就向各路名流开怼,诘难激烈的辩辞今天看来会觉得笑skr人,当时倒也玩得一手好修辞。譬如1926年《科学书的贫乏》中“二十年前,人们躺在大烟灯傍谈西学,现在则人们躺在床上看政论”(14页)《革革革命及其他》中“中国人把革命两字太浪用了,一方面固然由于思想的混乱,但根本的原因还是革命本来便没有确定的意义,没有确定意义的字,大抵只是字,而不是现实”(30页)《旧事重提》中“人们不明白自己的眼镜是黑暗的,而以为天下事都是黑暗的,这真是奴隶式的观察与奴隶式的批评呵!”(50-51页)《公理与正义的谈话》中“不再吃人的老人或者还有?救救老人!!!”(194页) (展开)
1 有用 俱往矣 2019-03-08 11:25:49
高长虹真是昔日文坛小泰迪呀,找到话柄由头就向各路名流开怼,诘难激烈的辩辞今天看来会觉得笑skr人,当时倒也玩得一手好修辞。譬如1926年《科学书的贫乏》中“二十年前,人们躺在大烟灯傍谈西学,现在则人们躺在床上看政论”(14页)《革革革命及其他》中“中国人把革命两字太浪用了,一方面固然由于思想的混乱,但根本的原因还是革命本来便没有确定的意义,没有确定意义的字,大抵只是字,而不是现实”(30页)《旧事... 高长虹真是昔日文坛小泰迪呀,找到话柄由头就向各路名流开怼,诘难激烈的辩辞今天看来会觉得笑skr人,当时倒也玩得一手好修辞。譬如1926年《科学书的贫乏》中“二十年前,人们躺在大烟灯傍谈西学,现在则人们躺在床上看政论”(14页)《革革革命及其他》中“中国人把革命两字太浪用了,一方面固然由于思想的混乱,但根本的原因还是革命本来便没有确定的意义,没有确定意义的字,大抵只是字,而不是现实”(30页)《旧事重提》中“人们不明白自己的眼镜是黑暗的,而以为天下事都是黑暗的,这真是奴隶式的观察与奴隶式的批评呵!”(50-51页)《公理与正义的谈话》中“不再吃人的老人或者还有?救救老人!!!”(194页) (展开)
1 有用 小城鱼太郎 2018-07-14 19:08:32
读的是上海书店85年影印本,借以代标。高自立门户的权力意志如此炽烈,说话又空洞随便,着三不着两,难怪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为人所容了(据说还曾气坏了主席)。鲁迅是很喜欢狂狷的青年的,但经此几事,似乎比起进取之狂(高长虹以及让他补靴或要给他当儿子的几位)更偏爱有所不为之狷(柔石、韦素园、巴金)了。
2 有用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8-03-14 23:01:51
#1898/3/14-2018/3/14 纪念高长虹120周年诞辰# 总感觉这个版本的标点有问题。高长虹写的多是刊物上的短文,语辞辛辣,火力十足,依我看他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了,主观臆断地把反对所谓思想界的权威作为在舆论界口无遮拦的心理机制,所以他注定是一个悲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