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宏调的逻辑》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用事实历史与应然逻辑之间的关系阐明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得与失。 实际上,历史与逻辑具有统一性,认知当今经济变革大时代的内在规律与逻辑,以历史演变的观察视角来进行观察与建言,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另外,卢峰先生能够敏锐地在中国经济急速下滑的过程中,针对未来中国发展可能性这个问题上,用超越学界和社会各界的视野,浅显地回答了底层代码的问题。 借鉴中国宏调史观察视角,重视从系统分析早先扩张阶段的失衡因素形成机制与特点入手,结合当前现实情况,探讨认识本轮调整为何难的实证根源,对正确把握经济未来走势提供了真正的定见。 真正做生意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卢峰教授的这本书一定要看。
政府报告痕迹略重😓
体系化不足
作者是批判和反对用行政手法管理经济的暴蛮做法的,但是没有或者不敢分析背后的为什么。但作为了解现行政策思路,这是本好书!
观点同意,但内容粗糙,很多话不敢说透。
政府报告味太重,不够系统化,不过算是对中国式宏调做了详解,还是管的太多,不够市场化
宏调宽泛化、九龙治水、经济刺激、失衡,有些问题何不就交给市场去解决呢?
多罗列数字少分析。猜测是宋国青亲传弟子?
在讲中国问题和解决方法上,中国学者结论都差不多,知易行难,改革推进也是以稳为主(比如高负债、价格机制扭曲、高通胀下的资产价格过高、城乡差距等)。这本书不同的地方是从政策宏观调控的角度切入,梳理长短期宏观调控政策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和事后正负效应。循着这个思路,可以自行梳理各种经济时期下问题治理的官方态度和方法。文章内容重复过多,可以再简略一下。
虽然有些政府风,但是对于运用和改良传统宏观经济学框架分析中国问题还是赞赏的。
闲话近十年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史
按需。
时评合集,缺乏体系。确实不太看下去
卢锋,北大国发院教授,
读了开头后面就读不下去的,相比于结构性改革之类的书籍,这个有点乏味,也许是功力不够。以后看看还有没有机会继续看下去。
时间线明晰,但是内容吸引力一般,越往后翻的越快
导师推荐的读物,卢峰最近貌似挺火的,哪哪都有他,导师说:这本书肯定不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好的,但肯定是最新的。果不其然,书中的文献数据最后能到15年9月,也就是在经历了股市大跌,政府救市等等一系列变迁之后攥写出来的。纵观全书,政府性繁文缛节占据较大篇幅,作者应该是一个凯恩斯主义者,坚定不移的相信政府的财政干预能结局一切经济问题,但是他也提出了中国经济易热难冷,宏观调控宽度过大等一系列问题,本书虽然说得是中国近十年的宏观调控历史,但是怎么看怎么像是新闻联播,前几年由于经济体制等问题,国家领导很忙;中几年金融危机,国外情况多么复杂;后几年政府救市大V翻转,中国人民很富足,貌似就是这个节奏。
读的不是很认真:对中国宏调的工具、部门有很好的总结;提到中国的巴拉萨效应,以及中国进入21世纪加速追赶的一个原因正是汇率升值;对大的宏观事件都有描述。缺点在于后面的部分重复太多,对经济增长改革的提法太泛
后面注水
一本拖了很久没看的书,国内宏观经济成学术体系的书籍少,还是多是评论集。个人最有收获的是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宏调九龙治水和宽泛化。
> 宏调的逻辑
3 有用 我是卢俊 2016-03-01 16:05:51
《宏调的逻辑》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用事实历史与应然逻辑之间的关系阐明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得与失。 实际上,历史与逻辑具有统一性,认知当今经济变革大时代的内在规律与逻辑,以历史演变的观察视角来进行观察与建言,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另外,卢峰先生能够敏锐地在中国经济急速下滑的过程中,针对未来中国发展可能性这个问题上,用超越学界和社会各界的视野,浅显地回答了底层代码的问题。 借鉴中国宏调史观察视角,重视从系统分析早先扩张阶段的失衡因素形成机制与特点入手,结合当前现实情况,探讨认识本轮调整为何难的实证根源,对正确把握经济未来走势提供了真正的定见。 真正做生意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卢峰教授的这本书一定要看。
2 有用 觅 2016-04-14 09:15:24
政府报告痕迹略重😓
2 有用 山阙 2016-07-31 09:01:35
体系化不足
1 有用 greenhands 2018-11-18 21:48:11
作者是批判和反对用行政手法管理经济的暴蛮做法的,但是没有或者不敢分析背后的为什么。但作为了解现行政策思路,这是本好书!
1 有用 蓝风清扬 2020-08-06 21:25:54
观点同意,但内容粗糙,很多话不敢说透。
1 有用 AeroDaniel 2020-05-07 14:27:49
政府报告味太重,不够系统化,不过算是对中国式宏调做了详解,还是管的太多,不够市场化
1 有用 windflower 2019-05-23 10:16:37
宏调宽泛化、九龙治水、经济刺激、失衡,有些问题何不就交给市场去解决呢?
1 有用 lonzo的球 2020-08-23 11:46:52
多罗列数字少分析。猜测是宋国青亲传弟子?
1 有用 xc 2020-10-22 23:25:35
在讲中国问题和解决方法上,中国学者结论都差不多,知易行难,改革推进也是以稳为主(比如高负债、价格机制扭曲、高通胀下的资产价格过高、城乡差距等)。这本书不同的地方是从政策宏观调控的角度切入,梳理长短期宏观调控政策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和事后正负效应。循着这个思路,可以自行梳理各种经济时期下问题治理的官方态度和方法。文章内容重复过多,可以再简略一下。
1 有用 John-risktaker 2018-10-30 14:36:34
虽然有些政府风,但是对于运用和改良传统宏观经济学框架分析中国问题还是赞赏的。
1 有用 Marlais 2016-11-09 23:31:01
闲话近十年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史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18-10-03 10:15:43
按需。
0 有用 书非借不能读也 2022-02-19 01:05:47
时评合集,缺乏体系。确实不太看下去
0 有用 爱尔兰的摩羯座 2022-05-19 23:49:48
卢锋,北大国发院教授,
1 有用 巴比伦花苑 2021-08-03 16:57:19
读了开头后面就读不下去的,相比于结构性改革之类的书籍,这个有点乏味,也许是功力不够。以后看看还有没有机会继续看下去。
0 有用 对方正在输入 2023-03-25 19:59:31 北京
时间线明晰,但是内容吸引力一般,越往后翻的越快
2 有用 筱菏 2016-04-05 10:33:29
导师推荐的读物,卢峰最近貌似挺火的,哪哪都有他,导师说:这本书肯定不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好的,但肯定是最新的。果不其然,书中的文献数据最后能到15年9月,也就是在经历了股市大跌,政府救市等等一系列变迁之后攥写出来的。纵观全书,政府性繁文缛节占据较大篇幅,作者应该是一个凯恩斯主义者,坚定不移的相信政府的财政干预能结局一切经济问题,但是他也提出了中国经济易热难冷,宏观调控宽度过大等一系列问题,本书虽然说得是中国近十年的宏观调控历史,但是怎么看怎么像是新闻联播,前几年由于经济体制等问题,国家领导很忙;中几年金融危机,国外情况多么复杂;后几年政府救市大V翻转,中国人民很富足,貌似就是这个节奏。
1 有用 XiaoWen 2018-06-21 16:57:56
读的不是很认真:对中国宏调的工具、部门有很好的总结;提到中国的巴拉萨效应,以及中国进入21世纪加速追赶的一个原因正是汇率升值;对大的宏观事件都有描述。缺点在于后面的部分重复太多,对经济增长改革的提法太泛
1 有用 reidcv 2017-12-01 00:53:29
后面注水
1 有用 together 2021-06-29 23:17:48
一本拖了很久没看的书,国内宏观经济成学术体系的书籍少,还是多是评论集。个人最有收获的是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宏调九龙治水和宽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