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争夺用户心智的战争(精装) 短评

热门 最新
  • 5 Maltese Sailor 2017-09-17 18:44:46

    水分太大,一章就可以说明白的东西硬是写成了300来页的“鸿篇巨著”;且有极大的马后炮嫌疑,书中提及各领域的品牌、公司不胜枚举,那些成功的都是用了定位理论,失败的都是定位没用好,甚至是因为产品名、公司名取的不对;最后两章熬了一手好鸡汤,怕是“定位”这个理论用的最好的产品就是此书了。

  • 3 我是老林 2016-01-10 17:59:12

    粗浅理解:定位就是一词占领心智。领先企业要强调创新,提升品类在心智中的位置,对新产品及时应对;跟随企业要寻找空档,不要想着让所有人满意。品牌延伸很危险,不要随便做。 无论如何,定位是在某个领域树立领导地位,一旦领先就可乐享其成。

  • 0 何碰碰 2018-11-18 14:18:45

    道理明确但是很少,案例太无力了。

  • 1 張子易 2019-07-10 10:45:05

    几个收获:知己知彼、以小搏大,注意借力使力;多媒体时代,词语值得被重新定义,传播要简明粗暴(不要复杂化,千万);明确定位后,要更有耐心,不要摇摆不定。这种由外而内的战略法很有启发了,营销不是坏事

  • 0 禧月 2018-01-11 21:16:13

    这本书看了三年,随着自己思维模式的变化,对书中内容理解也愈来愈不一样,定位的角度也从工作、机构、行业再回到了自身,我究竟对自己如何定位…endless possibilities

  • 0 あおい 2020-02-01 17:47:29

    本假期读的第四本书,只看书不操作的生活也是有点虚幻。

  • 0 周百万看电影 2019-12-04 00:21:35

    这是一本被众多人奉为圭臬的书。但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有些企业层面的指导意见看了之后,感触不大。另一方面,个人认为该书有很多地方是欧美市场的战术战略,并不适用于中国。另外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本书成书时间较早,对今时今日的中国市场,能一针见血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地方较少。

  • 0 全村的希望 2016-07-07 16:13:08

    精装早该出了。这本书的定位就超级成功。校对应该不止一人,错别字有五笔和拼音两种打错。20160707

  • 0 AG 2022-05-22 01:32:18

    收获蛮多的,对于一个营销外行来说,对于创业者来说定位的概念和方法论非常实用、非常重要!

  • 0 nununi 2023-09-17 21:27:54 上海

    冲着顾均辉买了这本书,发现写得非常散,逻辑性也不够,整个就有故弄玄虚之感。实例也不深刻。而且对于美国很多品牌不熟悉的情况下,读起来并不有趣。

  • 0 Friend & Fiend 2023-04-06 22:43:29 上海

    或许唯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副标题了,争夺用户心智。具体而言,即用简化而精准的概念迎合潜在客户的心理期望,实现品牌的增长。 而纵观全书,绝大部分文字是废话,明明两三句话能讲明白的道理硬生生扯了两三百页。选取的案例也很难让人信服,因为轻而易举地就能给出其他解释逻辑。一本书的有效内容密度居然能如此低,我都替它尴尬。 书中最严重的败笔莫过于作者几处时隔多年后对原文表述的推翻。譬如对Scope漱口水和时代周刊的品牌命名判断,又譬如对家族品牌延伸造成的两种相反的结果的罗列与补充。它们貌似体现出了严谨的态度,实则大大削弱了定位战略本身的可信度。另外,定位天主教会的章节,最后给出的结果居然是没有结果,简直滑天下之大稽,作者是有多没脑子才好意思把未经过验证的案例放上来。 这种货色,归类成畅销书都算客气了。

  • 0 RickyZhang 2017-10-10 09:30:04

    书虽老,但管用

  • 0 你的端倪兒 2017-12-04 00:41:36

    一个问题:公司对自己产品的定位能力,包含在这个公司的实力吗?假设这个说法成立,争夺用户心智的比拼未尝又失之为一类公司实力的比拼。(书的观点很不错,但是论证太失败了。一是案例老化,二是因果和对比论证非常扯)

  • 0 guccy 2020-04-22 09:08:28

    现在看也毫不过时。经典就是读之通透顿悟,它说的你觉得都对,让你自己却总结表达不出来。

  • 0 沉默的鱼 2018-03-17 10:07:28

    你觉得自己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取悦的那群人认为你是什么最重要。 简洁有力的信息,才能直击内心。

  • 0 纵横四海 2019-07-18 16:36:12

    重读定位,印证了我的判断:定位核心理论没有过时,即人的心智模式只愿接受自己熟悉的东西,而语言是心智的通货,视觉是心智的锤子。只不过,跨界即延伸,心智也许已经不受限于品类了,而可能是场景和屏幕。

  • 0 2016-07-22 15:10:41

    三分之二,弃

  • 0 梦冰的森林 2019-07-07 17:19:36

    定位是在顾客的心智当中寻找空白,寻找顾客认可的“第一”宝座。对于个人定位同样的。

  • 0 jack1987 2019-02-11 17:33:42

    对经典书籍的理解:过了很多年书中的思维框架和理论依然适用,即便例子已经不适宜。另外,这本书也很好的给自己在营销领域做了很好的定位,fst & common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