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古今不异…而且有趣。“食鸡蛋烙馍,柔腻而甘,为馍中上品;食大米粥一碗,厚而芳”…啧啧啧。
上等散文。尽管作者当年并无心做所谓的散文家之流,但“无心插柳柳成荫”,此一例也;后世的“有心”者和“用心”者,何不以此为鉴欤。
休憩114th,作者感时经世,颇有扼腕痛惜,叹惋世人不振之心,对科举中人描摹形象且狠,画皮画骨,且提出实业救国之策,从购书角度判别了世人优劣等级等等,今日看来思想并不特别出色,但一股蓬勃生气颇有可观。另外对购书者穷极尽相之事描述颇为有趣,阅读价值与史料价值均不低,读《阿英散文选》得知此书而购,阿英颇喜此书,有其道理。
好玩,卖书人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海豚就会糟蹋一个好的书,排版就不能认真点
清末书籍分类细数量各有多寡,价格多是几角贵则一两元,买书人之各色嘴脸着实可笑,慕畅销书之名却不知为何要买,为零头斤斤计较如今依然,
很有意思的小书。两位作者是开明书店主持人。贩书、售书、识书、藏书,皆颇有心得。细节处有“目睹之怪现状”之况味,描写生动。清末新学兴起,于书中所列书目可见一斑。此外,账目、旅途支出,人际交往等记录也很周到,因此也能研究当时的物价水平、日常生活,有史料价值。
重读 比张静庐史料集的读起来方便一些 我也想吃鸡蛋炒馍
《金陵卖书记》中,看到这么一句:“书之名目,关系颇大,友人有谑者曰:予将著《无师自通外国史》及《西政不求人》,获利必不赀。” 笑了半天hhhhhh
常见买书人骂卖书人,少见卖书人骂买书人。 若卖书人是一百二十年前边参加金陵乡试边卖书赚外快的开明知识分子,若买书人是摇摆在维新浪潮与旧制文明间的两万乡土青年考生,那卖书人的骂声很难不成为骂界的志趣第一、妙肖第一。
一百年前的书商还是挺有意思的,公奴写科场众生相,王维泰写赴汴梁途中饮食,尤其好。
元角分之图书怎么定价😂以及好多类型的馍 蒸馍 厚馍 卷馍 炒馍 烙馍 一边应试 一边卖书赚钱 真真时间管理大师啊
当时的梁启超,属于畅销作家了。本书尤其适合出版人阅读,百年过去,读者的阅读喜好跟过去差不多
书里有“油馍”,别的省的未必明了是什么(模样的)东西。还有提及一九零二年的南京新学堂学生,就想起周氏兄弟,果然附录姜德明也想到了。
蒐书记常见,而贩书记难寻,兼能识书与藏书者更寥寥无几。本书的作者夏清贻、王维泰是上海开明书店的老闆,记录下自己在南京、开封“广开风气,输布文明”时对应试考生的观察与交流,《金陵记》以写考生生活为最好,《汴梁记》则特写考生购书的酸态,篇幅虽小却格外见精神!
清末文言散文中难得的佳品。《金陵卖书记》文字清俊而不失辛辣,更可贵的是作为研究晚清科举制度、出版行业、思想变革的史料价值。其中写金陵乡试考生及购书者众生相部分尤佳,边看便想起自己平日穷酸德行,不由出了一身冷汗,无怪乎唐弢称其为历代卖书者骂买书者最绝。《汴梁卖书记》无论文字水平思想境界均比《金陵卖书记》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但其记录沿途旅行种种,尤其是记录各种食物的价格,很有意思,原来河南人清末时候就喜欢吃鸡蛋烙馍。
【实时】病榻上读完,此开明非彼开明。但其中所描绘的种种现象,为近代一浮世绘。作者识见高妙,前后轩轾无分。
第二篇旅途见闻颇堪一读
有趣的世情记录。
这本小书很好读。而且好玩。 当然好玩的主要是金陵卖书记,其他都是凑数的。 写于1902年,一个叫公奴的书生,开了一间书店,写卖书的经历,哪些书畅销,哪些人来买,哪些人如何买,勾起了我的卖书欲望,做个书店店员真是很有意思的职业,最好人不要多,也不太忙,可以默默坐在那里观察,装腔作势的,只找畅销书的,真正做学问的,还可以观察社会风向和流行动态。 这些,哪里是电子书能做到的? 可惜。这职业以后会没了吧。
卖书人写买书人。昨天看到消息,神州的欧阳老板今年出版《贩书追忆》,不知能不能买到。
> 金陵卖书记及其他
1 有用 阿墟 2016-05-29 00:08:36
古今不异…而且有趣。“食鸡蛋烙馍,柔腻而甘,为馍中上品;食大米粥一碗,厚而芳”…啧啧啧。
0 有用 群山 2017-06-09 10:12:27
上等散文。尽管作者当年并无心做所谓的散文家之流,但“无心插柳柳成荫”,此一例也;后世的“有心”者和“用心”者,何不以此为鉴欤。
0 有用 神威 2017-06-01 15:46:49
休憩114th,作者感时经世,颇有扼腕痛惜,叹惋世人不振之心,对科举中人描摹形象且狠,画皮画骨,且提出实业救国之策,从购书角度判别了世人优劣等级等等,今日看来思想并不特别出色,但一股蓬勃生气颇有可观。另外对购书者穷极尽相之事描述颇为有趣,阅读价值与史料价值均不低,读《阿英散文选》得知此书而购,阿英颇喜此书,有其道理。
0 有用 木南 2016-05-02 21:15:07
好玩,卖书人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海豚就会糟蹋一个好的书,排版就不能认真点
0 有用 悲辛無盡獨行夜 2017-09-22 10:48:22
清末书籍分类细数量各有多寡,价格多是几角贵则一两元,买书人之各色嘴脸着实可笑,慕畅销书之名却不知为何要买,为零头斤斤计较如今依然,
0 有用 ly的读享生活 2018-09-17 09:01:26
很有意思的小书。两位作者是开明书店主持人。贩书、售书、识书、藏书,皆颇有心得。细节处有“目睹之怪现状”之况味,描写生动。清末新学兴起,于书中所列书目可见一斑。此外,账目、旅途支出,人际交往等记录也很周到,因此也能研究当时的物价水平、日常生活,有史料价值。
0 有用 中关村村花🌸 2022-03-03 19:53:45
重读 比张静庐史料集的读起来方便一些 我也想吃鸡蛋炒馍
1 有用 淇水 2022-05-01 13:00:20
《金陵卖书记》中,看到这么一句:“书之名目,关系颇大,友人有谑者曰:予将著《无师自通外国史》及《西政不求人》,获利必不赀。” 笑了半天hhhhhh
0 有用 DoWhatYouDo 2022-10-14 22:41:11 四川
常见买书人骂卖书人,少见卖书人骂买书人。 若卖书人是一百二十年前边参加金陵乡试边卖书赚外快的开明知识分子,若买书人是摇摆在维新浪潮与旧制文明间的两万乡土青年考生,那卖书人的骂声很难不成为骂界的志趣第一、妙肖第一。
0 有用 雨里青山 2023-10-23 00:22:15 北京
一百年前的书商还是挺有意思的,公奴写科场众生相,王维泰写赴汴梁途中饮食,尤其好。
0 有用 王木子 2023-01-31 16:04:51 北京
元角分之图书怎么定价😂以及好多类型的馍 蒸馍 厚馍 卷馍 炒馍 烙馍 一边应试 一边卖书赚钱 真真时间管理大师啊
0 有用 Calum 2023-01-20 10:53:33 广东
当时的梁启超,属于畅销作家了。本书尤其适合出版人阅读,百年过去,读者的阅读喜好跟过去差不多
0 有用 齐物秋水 2023-05-21 11:21:09 北京
书里有“油馍”,别的省的未必明了是什么(模样的)东西。还有提及一九零二年的南京新学堂学生,就想起周氏兄弟,果然附录姜德明也想到了。
1 有用 纯熙 2020-05-02 23:22:46
蒐书记常见,而贩书记难寻,兼能识书与藏书者更寥寥无几。本书的作者夏清贻、王维泰是上海开明书店的老闆,记录下自己在南京、开封“广开风气,输布文明”时对应试考生的观察与交流,《金陵记》以写考生生活为最好,《汴梁记》则特写考生购书的酸态,篇幅虽小却格外见精神!
1 有用 团子大仙 2020-11-19 22:44:39
清末文言散文中难得的佳品。《金陵卖书记》文字清俊而不失辛辣,更可贵的是作为研究晚清科举制度、出版行业、思想变革的史料价值。其中写金陵乡试考生及购书者众生相部分尤佳,边看便想起自己平日穷酸德行,不由出了一身冷汗,无怪乎唐弢称其为历代卖书者骂买书者最绝。《汴梁卖书记》无论文字水平思想境界均比《金陵卖书记》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但其记录沿途旅行种种,尤其是记录各种食物的价格,很有意思,原来河南人清末时候就喜欢吃鸡蛋烙馍。
0 有用 王城 2020-04-17 13:25:20
【实时】病榻上读完,此开明非彼开明。但其中所描绘的种种现象,为近代一浮世绘。作者识见高妙,前后轩轾无分。
0 有用 zlruc 2020-11-08 15:38:51
第二篇旅途见闻颇堪一读
0 有用 如是如是 2021-03-27 12:15:04
有趣的世情记录。
0 有用 Maggie 2020-05-07 22:56:09
这本小书很好读。而且好玩。 当然好玩的主要是金陵卖书记,其他都是凑数的。 写于1902年,一个叫公奴的书生,开了一间书店,写卖书的经历,哪些书畅销,哪些人来买,哪些人如何买,勾起了我的卖书欲望,做个书店店员真是很有意思的职业,最好人不要多,也不太忙,可以默默坐在那里观察,装腔作势的,只找畅销书的,真正做学问的,还可以观察社会风向和流行动态。 这些,哪里是电子书能做到的? 可惜。这职业以后会没了吧。
0 有用 向三峡 2021-07-07 13:15:26
卖书人写买书人。昨天看到消息,神州的欧阳老板今年出版《贩书追忆》,不知能不能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