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内容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现存只有内二十一篇。该书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在吸收诸子百家学说基础上,做到了融会贯通,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该书对天文、地理、节令等方面都有广泛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根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为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淮南子全鉴》在原典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准的注释和白话翻译,便于广大读者轻松阅读。
1 有用 陈慧欣欣 2018-01-14 09:26:35
利用时间的缝隙,6天看完了《淮南子全鉴》,好像一股冰泉冲进肺腑洗涤了不安的躁动,道家讲求「通」,既是指通达又指变通。 举个例子,武王就为文王守三年孝,以表示发扬文王的美德,于是服丧三年成了习俗。后来民间自己往短了调整,出现了一年、百日或者头七。但如果服丧不是出于悲哀和怀念之情,那么只遵循古人的世俗,服丧便变了作假。 因此,不能照搬古人那些现成的法令,而应该效法他们制定法令的原则,能够根据时世变... 利用时间的缝隙,6天看完了《淮南子全鉴》,好像一股冰泉冲进肺腑洗涤了不安的躁动,道家讲求「通」,既是指通达又指变通。 举个例子,武王就为文王守三年孝,以表示发扬文王的美德,于是服丧三年成了习俗。后来民间自己往短了调整,出现了一年、百日或者头七。但如果服丧不是出于悲哀和怀念之情,那么只遵循古人的世俗,服丧便变了作假。 因此,不能照搬古人那些现成的法令,而应该效法他们制定法令的原则,能够根据时世变化而不断变法,这就是最可贵的。 圣人是洞察力特强,看得清历史潮流怎么走的人。这些本领不是看书看来的,也无法言传,所以“道可道,非常道”。问道是一个忘我的过程,你要首先忘掉这层皮囊,才感受到灵魂的存在,而金银珠宝名声利益会将你的皮囊锁得更紧。所以冥想可以陶冶性情,狂欢后加剧空虚。 (展开)
1 有用 momo 2019-01-15 20:27:36
去年啃到今年,本以为古文水平还算可以……淮南子的确有点神,行文韵律优美,很多段落都值得背诵下来。 春风至则甘雨降……万物固以自然。谨记。
0 有用 Bad mad 2019-09-14 12:04:27
有些道理,亘古不变
0 有用 巴黎大铁蛋 2019-06-17 19:52:05
主要还是老庄的道家思想,兼并了少许儒家学说,主要还是惊叹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知。 遗憾发现许多古代的无为思想,现在已经完全无法适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