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的书评 (15)

rjx 2016-12-20 23:53:58

译林收皮啦

中国翻译出版的VSI, 经常动手脚。更恶劣的是把英文原文改得面目全非。本书最后一章是重灾区,姑举几例: 桑禀华的这两段原文,提到了阎连科关于河南艾滋疫情的作品,提到了高行健。到了译林小便手里就是这个样: 整段文字的删除不是孤例。关于解冻文学的介绍同样删除了...  (展开)
脉望 2022-07-12 22:17:48

山水消暑

網路上讀到林道群先生的一篇舊文。講《牛津通識讀本》裡有一本《中國文學》。作者桑禀華以五萬言篇幅暢寫我華文學概略。本以英文寫就。後來倩人漢譯交由牛津出版。可嘆如今買正體字版的書籍不易。誰知柳暗花明。原來譯林出版社也推出了大陸版。雖然也知道肯定有所增刪。無奈之...  (展开)
摸鱼居士 2017-07-17 01:58:54

印象式的转述

这本书的价值(或者坏处)也许就在于他的印象式的转述。就像我们对一个朋友介绍另一个朋友的时候(假定他们彼此并不熟悉),我们所能选择的范围是有限的,尽管我们的脑海中存在着一个大略立体的认知,但分点进行说明的叙述模式仍然会让听者感到茫然。作为一个初学者,我自己对...  (展开)
博学慎思ing 2020-12-12 20:34:53

59 《牛津通识读本:中国文学》书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新世纪以来,欧美学界又有几种中国文学史新刊,大抵出于集体撰述,执笔者几乎囊括了欧美汉学界中从事中国文学研究的一时精英。然而,这些书要么过于陈旧,没有能够及时更新知识;要么过于学究,只适宜做专业课程教学的参考,并不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2. 中译本只有区区六万多...  (展开)
吴情 2016-12-01 11:01:36

《中国文学》:一场中国文学的巡礼

文/吴情 谈起中国文学,即便是中文系学生也不能保证自己已经通读(不管是出于谦逊还是伪装)。从先秦《诗经》到当代每年出版的小说,中国文学,以其庞大的体系和浩瀚的内容令人向往,也让不少读者望而却步,更别提中国古代尚有“文史哲”一家的传统,某些今天乍看来属于哲学论...  (展开)
只标记书忙死了 2021-05-28 22:17:05

读起来有点怪怪的

只看了一点,先评个四星吧。其实我对序言观感很不错,觉得这是有观点的一篇文章,那些观点我整体而言还挺喜欢的,是有点意思、又不离谱的观点。然后才注意到原来很多都是本书的摘抄,所以其实我对本书初印象挺好的,会评五星。 但是实际开始看了之后,谈谈问题吧。 首先,导致...  (展开)
戈多先生 2021-01-16 10:03:05

Sheldon想了解中国文学,这本书还行

晴。星期六。 看完了牛津通识读本《中国文学》,感觉不错。我是偶尔看了此类书籍《数学》来看的,数学写的我都看懂,中国文学就更不在话下了。 作者是位外国人,必须是,因为任何一个中国人对于中国文学都知道的太多了,不可能用六万字来写几千年的文学。也因此,我就更想看看...  (展开)
鸡蛋灌饼 2019-09-18 07:01:06

学问之事,不拘一格

读过了大部头的袁行霈等人的《中国文学史》,百万字的著作才觉得初步梳理了中国文学的脉络逻辑。因此原本对这本六万字的介绍并不抱太大希望,只是作“通识”想再重温一些重要事件与人物。但是当真正阅读之后,才发觉大有洞天。这本六万字的著作,我读了十几个小时,因为其言浅...  (展开)
陈粒 2023-01-19 10:08:48

《牛津通识读本:中国文学史》--2023.1.18

�从远古到现代,中国文学太渊博了,根本没讲不清楚 • 主要关注文学文化在回应社会与政治关切时所发挥的核心作用。本书将文学文化理解为人类在经验洪流上引航的集体努力 • 若能设身庐山之外,有所观,进而有所思,有所悟,定可满载而归。 1. 中国文学的基石 a. 文人(...  (展开)
Canaan 2021-09-03 13:36:07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文学概貌

前言写得非常好。“人心困苦不宁乃缺乏大视野所致,文学则能开启人的眼睛、智力与心灵。”这样精彩的叙述仰赖于译者高超的水平。 本书用相对学术性的语言简明地讲述了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学脉络。贵在用不一样的视角看待中国文脉的行进和时代特点。有几点是中国国内学者不大提的。...  (展开)
平汤川 2019-08-07 20:23:43

适合西方的通识

外国人以致于华裔都无法准确理解中国文学的内涵与价值。 不仅仅在于语言方面的差异,还是对内容表述的错误理解。 解读《金瓶梅》时只看到了性,没看到小说作为市民文学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从这个角度出发《金瓶梅》比《水浒传》更适合作为名著。 书只适合给外国人简略介绍中国文...  (展开)
警世之祭 2019-06-17 22:00:26

外国人的视角

抱着看看歪果仁眼中的中国文学是什么样的心态浏览了一下此书。虽然讲的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文学常识,但视角确实可爱。感觉自己看自己国家的历史已经有点“不识庐山真面目”了。 抱着看看歪果仁眼中的中国文学是什么样的心态浏览了一下此书。虽然讲的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文学常识...  (展开)
已婚奥特曼 2016-12-06 10:07:01

个人评分:71.对于中国文学来说,不论是文学的种类还是数量,这本书实在太粗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评: 书中介绍的每个作品,作家的东西讲的太粗了。 乍看之下,会有一种中国文学的种类有点少的感觉,感觉没有国外文学那么丰富。但仔细想下,其实并非如此,一来作者其实只介绍了一部分中国文学,其次拿一个国家的文学和全世界比,有点不公平。 对于中国文学来说,不论...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深情的艾老师 2022-07-27 04:43:31

摘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只有高瞻远瞩,执简驭繁,才能高屋建瓴,纲举目张,做到既有论述高度,又有信息密度。 中国的几大思想传统都坚信,人心困苦不宁乃缺乏大视野所致,文学则能开启人的眼睛、智力与心灵。 阅读单篇作品的快乐,就像凝视河面的倒影。而要看到河的深处,则不仅要应对语言问题和跨文...  (展开)

订阅中国文学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