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第一次见面,他即明白她的心灵濒临崩溃的边缘,他花了5年的时间才得以与她的17个分身相遇……
卡伦会突然不认识自己同床共枕的丈夫,她会突然想不起自己的两个孩子是怎么来的?她会像转换开关一样,突然变成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可能是孩子,也可能是一位成年男子……听上去也许有些科幻的浪漫色彩,但是当她面对突如其来的记忆丧失、生活变得一团糟、如影随形的眩晕时,她苦不堪言,她几乎到了绝望的边缘。
年轻的精神科医生贝尔,从卡伦成为他病人的那一天开始,他就与她一起踏上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心灵旅程。他怎么也想不到,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他会遇到卡伦的17个分身——克莱尔,温柔可爱;詹森,喜爱画画;凯瑟琳,安排事情井井有条;卡尔,爱发脾气。他们性别、年龄、种族都不一样,甚至智商、性情都大不相同。他们写信、画画给贝尔,他们将曾经受到的伤害向他倾诉,贝尔一步步地接近卡伦隐秘的内心世界...
第一次见面,他即明白她的心灵濒临崩溃的边缘,他花了5年的时间才得以与她的17个分身相遇……
卡伦会突然不认识自己同床共枕的丈夫,她会突然想不起自己的两个孩子是怎么来的?她会像转换开关一样,突然变成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可能是孩子,也可能是一位成年男子……听上去也许有些科幻的浪漫色彩,但是当她面对突如其来的记忆丧失、生活变得一团糟、如影随形的眩晕时,她苦不堪言,她几乎到了绝望的边缘。
年轻的精神科医生贝尔,从卡伦成为他病人的那一天开始,他就与她一起踏上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心灵旅程。他怎么也想不到,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他会遇到卡伦的17个分身——克莱尔,温柔可爱;詹森,喜爱画画;凯瑟琳,安排事情井井有条;卡尔,爱发脾气。他们性别、年龄、种族都不一样,甚至智商、性情都大不相同。他们写信、画画给贝尔,他们将曾经受到的伤害向他倾诉,贝尔一步步地接近卡伦隐秘的内心世界,感受着她最深沉的恐惧。
卡伦罹患的是典型的多重人格病症,她的多个分身们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分身的存在非常必要?贝尔医生的终极目标是将她体内多余的分身消除吗?在分身逐渐融合的康复过程中,卡伦和贝尔又会遭遇哪些戏剧性的、痛苦的变数呢?《17个分身》一书将贝尔医生与卡伦多年来携手与难解的精神疾病搏斗、为生存的希望奋战这些点点滴滴在书中一一呈现。本书还特别收入了卡伦内在人格画像,以及转换角色时,分身们寄给贝尔医生的信件和手绘图。
17个分身的创作者
· · · · · ·
-
理查德·贝尔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理查德•贝尔,有14年的私人医生从业经历,担任过伊利诺伊州心理学会主席,拥有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精神病学医学博士学位和西北大学创作硕士学位,既有精神病理学领域的权威知识,又有写作的专业训练,本书是他首次治疗多重人格障碍症患者并获得成功的真实记录。
目前是美国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肯塔基州、俄亥俄州的医疗保险计划医疗部的负责人之一。
译者简介:
栖子,喜欢画画、旅行、翻译的70后台北女孩,译有《歌曲占卜师》、《牛会不会下楼梯》、《公主日记》、《脱线死神的鬼差事》、GOSSIP GIRL系列等。
目录 · · · · · ·
序言001
第一部苟且偷生
第1章错误的开始003
第2章云霄飞车012
第3章遗失时间024
第4章选择死亡029
第5章父亲被捕042
第6章母亲与父亲056
第7章坚定承诺062
第8章童年梦魇069
第二部分身
第9章克莱尔的信091
第10章自我介绍110
第11章圣诞礼物128
第12章重启连结140
第13章家谱165
第14章说故事时间181
第15章分身相处197
第三部人格融合
第16章 霍尔顿的办法207
第17章 融合克莱尔219
第18章 桑迪与迈尔斯230
第19章 安与西德尼246
第20章 西娅与卡伦博259
第21章卡尔267
第22章爱丽丝与卡伦1277
第23章凯瑟琳287
第24章朱莉安与卡伦3297
第25章卡伦2与詹森309
第26章霍尔顿337
尾声361
卡伦的话367
作者的话369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看完她曾告诉我的一切,再回想我对她的印象,我一下子看穿了自己根本不曾了解她,也从未站在她的立场上思考。有时,我会迷失在病人的生活细节与自己对他们的感觉之中,以致无法纵观全局。现在我看出来了:她服药是为了讨好我,但她并不认为吃药有效。我气她“没有变好”,也气她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显然,气恼导致我不曾好好听她说话,也因为如此,她认定我终究还是帮不了她。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错误的开始(3) -
“卡伦,我一直在想你说的话。我觉着你在害怕,害怕一旦你跟我越来越近,我就会像你认识的所有男人一样伤害你。你想要更亲近,但你害怕亲近”。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云霄飞车(3)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17个分身"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17个分身"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追寻自闭症的真相 8.2
-
- 心理动力学团体分析 9.0
-
- 愛是有道理的 9.5
-
- 比利战争 8.1
-
- 榮格解夢書:夢的理論與解析 8.9
-
- 让内与阿德勒 8.2
-
- 认知心理学(第六版)(万千心理) 8.7
-
- 变态心理学与心理治疗 8.7
-
- 暴力解剖 8.9
-
- 深入治疗 8.8
17个分身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1 条 )


《我遗失了时间》:不安之书

陪Karen捡回她遗失的时间

我的心境障碍治疗的扫盲之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是因为偶然得来的,记得当时的推荐语好像是说,治愈多重人格障碍的,挺吸引我的,所以就买了这本书。 这本书是美国一个著名的心理医生医治疗一位有17重人格障碍的患者的过程的摘要,整个治疗过程持续了十几年,每次治疗大概1个小时,每周一次或者半个月一次。 全书分三个... (展开)> 更多书评 6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8.2分 1390人读过
-
Crown (2007)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
高寶 (2009/07/29)8.9分 41人读过
-
Three Rivers Press (2008)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37°暖书单(二) (37°暖)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译文人文社科 (上海译文)
- 译文心理 (上海译文社科)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1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17个分身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吆酱 2021-11-03 19:50:18
这不该是真实的故事。
3 有用 置地无声 2016-08-04 01:12:43
逛书店的时侯,一眼看中。非常惊叹于多重人格患者的思维运作,这本书好就好在它没有运用过多的专业名词,真实案例因其特殊性,在作者娓娓道来中显得一点不枯燥…
1 有用 Ateh 2020-01-15 12:48:24
24个比利之后的第二本关于DID患者的书。说实话如果当作小说来看的话,文学性并不高,当作心理医生的诊疗手札(?),我觉得好像又缺少一些其他资料进行佐证,因此对本书的真实性我还是持保留意见(这可能就是年幼时被《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欺骗留下的后遗症hhh)最让我动容的是医生在长达18年的诊疗过程中保持了相当的克制,没有和卡伦发展出额外的情感关系,却在卡伦完成融合之后,主动以一个卡伦长期以来渴望的拥抱作为... 24个比利之后的第二本关于DID患者的书。说实话如果当作小说来看的话,文学性并不高,当作心理医生的诊疗手札(?),我觉得好像又缺少一些其他资料进行佐证,因此对本书的真实性我还是持保留意见(这可能就是年幼时被《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欺骗留下的后遗症hhh)最让我动容的是医生在长达18年的诊疗过程中保持了相当的克制,没有和卡伦发展出额外的情感关系,却在卡伦完成融合之后,主动以一个卡伦长期以来渴望的拥抱作为结束以庆贺新生。但话又说回来,人和人之间这样毫无保留地信任和支持的关系,其实早就超越了狭隘的男女之间的情感。另外要提到的一点是,和24个比利一样,卡伦的分裂也是源于幼年时遭受到的性侵,诚然成年人应当有消费色情物品的权利,但是对一切涉及未成年的淫秽色情物品,我们应当坚决抵制。救救孩子吧。 (展开)
1 有用 🌈SINE 2020-09-21 19:07:40
“这将是我此生第一次,独自一个人,”她近似自言自语地说。她转头看我,“我害怕,却又觉得很开心。我准备好了。”
1 有用 天蝎座的猫 2019-11-17 17:02:14
第一次接触多重人格是看《致命Id》产生了特别的好奇心。然后是看了台湾版的《24个比利》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繁体版又是竖着的读写方式,虽然很好看但是有点纪实式的单调没有太多感情共鸣艺术性差了点。与之相比,《17个分身》更通俗易懂,而且引人入胜,看的很压抑,却又很真实,你能感受到卡伦的痛苦,为她的遭遇而痛不欲生,确又感叹人类的大脑真的是太神奇了,能够为了保护本身创造出不同的人格。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想尽办... 第一次接触多重人格是看《致命Id》产生了特别的好奇心。然后是看了台湾版的《24个比利》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繁体版又是竖着的读写方式,虽然很好看但是有点纪实式的单调没有太多感情共鸣艺术性差了点。与之相比,《17个分身》更通俗易懂,而且引人入胜,看的很压抑,却又很真实,你能感受到卡伦的痛苦,为她的遭遇而痛不欲生,确又感叹人类的大脑真的是太神奇了,能够为了保护本身创造出不同的人格。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想尽办法从痛苦中暂时的脱离出来。是真实的记录却又带了小说似的吸引人,又能在读的过程中让人愿意去学习思考。真的挺不错的一本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