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典藏本)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郑人 2016-07-24 19:37:18

    这书以仰望的视角写胡适,其实反而有损胡适,另,胡颂平原来也为胡适代笔

  • 2 团结紧张王十一 2018-09-12 14:25:29

    与胡适同行总是件让人舒服的事情,胡适有种温和的力量,我们要多多学习。

  • 2 许渔夫 2020-12-21 07:44:04

    编者尚有良知,把删节的文字,用方框代替。读到越后越觉得不舍和心酸,因为知道最后一篇即时胡适的最后一天。

  • 1 zilong 2019-05-11 14:09:44

    1961年12月30日,晚饭时,先生谈起:“竺可桢的太太是姜立夫的妹妹;这位太太死后,再取陈源的妹妹。” 竺可桢的第一任太太是张侠魂,不是姜立夫的妹妹。

  • 1 坐地而行 2016-06-03 20:44:45

    仿佛见到了胡适。

  • 0 gengrenjie 2016-07-02 18:57:06

    这是最近读的最仔细的一本书,作者是胡适的贴身秘书

  • 1 小簟轻衾 2016-03-27 20:45:14

    “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 0 瞿鹊子 2018-01-16 21:40:06

    胡适之的最后五年

  • 0 山鬼 2020-04-21 11:36:10

    标点真是混乱

  • 0 合一 2022-10-28 20:45:49 湖南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胡适先生生命的最后四年,也是掌中央研究院的四年。书中资料不算多,但也足以窥见他为学为文的风范。像先生这样的大家原来也很喜欢熬夜,大概还是因为时间太不够用吧。“越年纪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可贵。”“我能容忍一切,唯独不能容忍愚蠢。”这两句可做箴言。最后一天在酒会上的大声疾呼真为绝唱。能在后辈学人中辞世,大概先生本人也不会感到遗憾吧。“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 0 狄狄 2022-10-27 19:40:58 云南

    这样近距离、平实地记录,特别能让人感觉到胡适之这个人的性格、气质和一贯的处事方式,日常言谈氛围中自然流露出来的看法,则能让人更好地理解他著作中的思想。

  • 0 用户名太长 2024-03-01 13:16:15 陕西

    江海之浸,膏泽之润 这是我读过关于胡适先生的书里最让我感到比较难受的一本,哎…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 0 唐唐丸【缺①】 2024-03-19 17:16:30 浙江

    p229对于爱出风头很活跃的未婚女子叫绰约,如何发音?

  • 0 耿鬼 2022-05-08 22:48:49

    了解胡适不得不读的一本书。读来常有亲切之感,一方面胡颂平的叙述平稳,胡适的音容笑貌常浮现于眼前,另一方面胡颂平是温州人,常与胡适谈到温州,很有共鸣处。另外本书的删改做得非常到位,大多数与大陆现行用词不一致的地方采用引号,极个别改成方框,基本保留了原文风貌,读来相当舒畅。

  • 0 Marginal 2022-08-07 18:20:06

    这本典藏封面做得很好看,很有质感。19年夏天看过一半,现在翻出来从头来看。胡适还真的是我印象中的那样,也很符合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褒义)对身边发生的事情都能说出一些与历史文化有关的事情。人到老年仿佛也是随和,睿智,有腔调,有原则。对读书,写作也是不苟且,生病期间想方设法读书看报的时候,亦是十分可爱。颂平先生笔下的胡适先生非常鲜活

  • 1 2023-05-16 13:31:21 上海

    「沒有人不愛春風的」

  • 0 冰河Hyoga 2016-10-18 16:36:04

    我以前没读过胡适先生的任何一本书,这本准确意义上讲也不是。但是你会感觉胡适的样子很舒服、很认真、不苟且!这本书给我的角度是这样的。

  • 0 Will 2017-01-03 02:00:15

    还原了工作和生活中的胡适。

  • 0 花侯 2018-06-17 11:29:43

    胡颂平笔下,胡适是充满人情味的,人格精神可为一代学人之楷模。胡适说文章要做通,是文法通语意达。另诗词应是前辈学人生活重要部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