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研究读本 短评

热门
  • 3 别躲猫猫 2022-03-20 23:15:40

    国内学者的研究和当代解读基本在凑字数,全书精华之处是附录中的研究文献精选。科尔纽的德法年鉴是恩格斯文本的通俗解读;卡弗重申了恩的政治经济学视角的重要地位,为早期熟练于社会理论批判的马克思补上了方法论;山之内靖从恩格斯对经济危机和市民社会的论述中,读出他对黑格尔的继承与“过敏”,这个角度实在太牛。

  • 2 愚公∞ 2021-04-17 09:07:41

    恩格斯在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同时,撰写了对庸俗经济学的批判,为什么不用题目中国民经济学的概念,是因为后来李斯特垄断了这一名称,因此我们必须研读本文的时候,认识到恩格斯不仅批判了李斯特,而且还在批判亚当斯密和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我们把上述的学说用庸俗经济学,其实就是阐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学。恩格斯是如何着手批判的呢?其实一方面他对于国际间通过设置关税的方式来限制货物贸易进行了批判,认为这是阻碍了资本的流动。而在对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批判中,恩格斯则指出了劳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差异。最后对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批判,则指出了只要私有制,那么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对抗就是无法消除的,因此恰恰是资本私有才导致了劳动力的相对过剩,从而造成了人口过剩问题,要解决人口问题,最根本还是要解决私有制

  • 2 营魄抱一 2019-06-16 19:12:19

    读在《共产党宣言》之前。马克思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出发,对市民社会/现代国家进行哲学批判。恩格斯《大纲》从对自由主义经济的批判出发,使得马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得以落地。恩指出自由主义(新)经济学家的"伪善":在价值范畴和生产费用的规定上,本身就是颠倒的,非道德的。而当下的经济制度下必然产生现实问题:过剩人口产生,以及工厂制度下的新形奴隶制的"不道德",人与人关系的彻底解体。这种现实必然为社会指明前进的方向:全面变革社会关系,取消私有制。

  • 3 怒眠 2016-01-23 00:23:47

    很薄的一本书,寒假在宿舍一个下午就大概看完了。看完以后站在青年马克思的角度设身处地想了想,也能理解当时它对他产生了一定影响的原因,说这本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开篇之作确实不为过,里面出现的几个主题都在马克思不久后的《1844手稿》和《穆勒评注》中深化了。P.S:书中有几处印刷错误

  • 0 怀霜 2021-11-23 01:59:15

    导读中规中矩,读书会读完原文后找一个研究读本来帮助自己形成一个更清晰的理解。 尽管恩格斯在对价值的定义上未能做到颠覆斯密李嘉图等人,但他很快发现了垄断与竞争这一对自相矛盾的兄弟正在为社会永无止境的输送不平等。 恩格斯这个时候就指出了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不过相关表述更多还是在家私国这本书中。

  • 0 破人农户不 2021-04-15 23:35:18

    国民经济学批评判大纲

  • 0 啦啦啦我 2022-09-15 17:17:45

    代标恩格斯原作

  • 0 momo 2022-06-23 22:08:53

    代标恩格斯原文,看得出比较雏形

  • 0 鹿梦生. 2025-03-28 22:51:47 上海

    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再版建议校对一下错字 前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介绍有点冗余

  • 0 阿大大 2023-04-12 17:25:03 广西

    借标原著

  • 1 我所居兮_ 2021-01-23 18:34:27

    一个很奇妙的点是马恩都抓住了市民社会的弱处,恩格斯借助对政治经济学幻想的那个道德共同体,共同的善(common good)的批判,在对价值和生产费用的反驳之上下了功夫,但是这些都隐含在复杂的的层次之中,一涉及到经济问题,我的脑子就跟不上。在对私有财产批判中,马尔萨斯人口论(实际上就是为前者补锅),犯了一个违反其原则性的问题—将人需要的生活资料即商品等同于劳动分工体系即就业手段,其意义在于如果人被迫退出劳动体系,意味着人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被贬为过剩人口,不配拥有生活资料(即使拥有最低保障,也无尊严)有一句话非常耐人寻味“生产者根本意义上是无产”,因为你只有通过进入劳动体系,获得工资才能获得货币,通过货币来购买商品,才能获得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得以生存。人实际上已经成为被就业手段制造出来的人。

  • 0 呼噜斯基 2021-07-21 15:08:10

    资产阶级旧国民经济学(重金主义、重商主义)的贪婪无耻和新国民经济学(自由贸易)的假仁假义。 价值≠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决定商品交换的数量关系)。价值以商品交换为前提,以私有制为前提。 资本主义社会中无处不在的竞争(和分裂,对立,斗争)都源于私有制。资本和劳动分离。资本与利息分离。劳动与工资分离。 竞争与垄断的辩证关系:所谓自由竞争,前提是垄断——所有权的垄断 马尔萨斯人口论揭示了,人口过剩与财富过剩,生产过剩并存。人沦为商品。人性前所未有地沦丧。完全忽视了科学技术的作用。

  • 0 无虞 2024-08-30 17:32:38 上海

    对恩格斯的大纲做了较为清晰的文本梳理,很适合作为参考书。

  • 0 小奶包 2023-01-31 14:28:18 云南

    我的水平读《大纲》虽然能有诸多收获,但是对文章脉络和细节把握不足,看看导读有助于理解。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