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材料有功,分析无力
从注释来看下了不少文献功夫,但是在问题讨论上有些模糊,牵扯的面太广,涉及到信仰的发展、神灵的变迁、地域辐射范围、地方力量和国家政策,但是很难明白作者的重点关注在哪。如果线索更明确、文字更清晰会更好。另外书中有几页重复的部分。
四年前有幸仔细参观过磁州崔府君庙,读罢此书算是弥补了这一疑惑,算是目前对于崔府君信仰形成的来龙去脉研究最为细致的一部著作,非常受益!
弥补了我国关于华北民间信仰相关研究的一部分空缺 这一点值得肯定 但似乎过分注重对于信仰传播的研究 另外资料很多 但论证过少不太清晰 可能是受西方学者影响
没明白过来所谓南部太行山区自己固定的信仰存在模式是什么。 该书写作方式为历时性的考察加个案分析,史料解读见出工夫。但对个案的剖析,缺乏必要的逻辑论证与横向对比。
二仙和崔府君写的极好,这本书算是极少涉及晋东南信仰层面的,对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到初步结论我非常喜欢,和晋东南又多了一些reflection
由于作者仅调查南部太行山区的山西省部分区域,倒不如说是晋东南祠神信仰研究,河南与河北相关区域只是零星出现,整体内容有些散,难以形成脉络,且存在错别字问题,如第18页把“关龙逄”写为“关龙逢”。
学术回顾全面系统,资料收集整理完备,或许是此书最大的价值。至于具体论述,由于摊子铺的太大,以致许多内容讹误。譬如作者对道教史的了解,实在乏善可陈,兹举两例:页33引文“九天圣母者,在天为玄妙玉女,在地为太一元君”,稍一检索道藏即知“玄妙玉女”“太一元君”是老子他妈,宋初的《云笈七签》也有明确记载,宋书却称“这两个角色都无法确定为哪位道教尊神”;70页引文“按道家之说,玉皇位在三清之上”,宋书笃信不疑,然而道家理论素来是三清在玉皇之上,《宋会要辑稿》载宋真宗崇道运动即采用道教“三清为上,玉皇次之”的仪式,只有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家才鼓吹“皇权高于神权,玉皇高于三清”(参见《朱子语类》)。
> 南部太行山区祠神信仰研究
2 有用 文在兹 2018-11-26 14:20:02
材料有功,分析无力
4 有用 环佩 2018-06-01 18:56:14
从注释来看下了不少文献功夫,但是在问题讨论上有些模糊,牵扯的面太广,涉及到信仰的发展、神灵的变迁、地域辐射范围、地方力量和国家政策,但是很难明白作者的重点关注在哪。如果线索更明确、文字更清晰会更好。另外书中有几页重复的部分。
3 有用 韧勉 2016-09-07 13:41:39
四年前有幸仔细参观过磁州崔府君庙,读罢此书算是弥补了这一疑惑,算是目前对于崔府君信仰形成的来龙去脉研究最为细致的一部著作,非常受益!
2 有用 一条浪漫主义猫 2018-12-17 22:33:20
弥补了我国关于华北民间信仰相关研究的一部分空缺 这一点值得肯定 但似乎过分注重对于信仰传播的研究 另外资料很多 但论证过少不太清晰 可能是受西方学者影响
1 有用 润仁儿~ 2019-01-24 19:13:38
没明白过来所谓南部太行山区自己固定的信仰存在模式是什么。 该书写作方式为历时性的考察加个案分析,史料解读见出工夫。但对个案的剖析,缺乏必要的逻辑论证与横向对比。
2 有用 晨边公园 2019-04-19 12:54:25
二仙和崔府君写的极好,这本书算是极少涉及晋东南信仰层面的,对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到初步结论我非常喜欢,和晋东南又多了一些reflection
0 有用 春山噤 2023-10-30 10:53:34 江苏
由于作者仅调查南部太行山区的山西省部分区域,倒不如说是晋东南祠神信仰研究,河南与河北相关区域只是零星出现,整体内容有些散,难以形成脉络,且存在错别字问题,如第18页把“关龙逄”写为“关龙逢”。
0 有用 三清喵 2020-10-10 06:39:20
学术回顾全面系统,资料收集整理完备,或许是此书最大的价值。至于具体论述,由于摊子铺的太大,以致许多内容讹误。譬如作者对道教史的了解,实在乏善可陈,兹举两例:页33引文“九天圣母者,在天为玄妙玉女,在地为太一元君”,稍一检索道藏即知“玄妙玉女”“太一元君”是老子他妈,宋初的《云笈七签》也有明确记载,宋书却称“这两个角色都无法确定为哪位道教尊神”;70页引文“按道家之说,玉皇位在三清之上”,宋书笃信不疑,然而道家理论素来是三清在玉皇之上,《宋会要辑稿》载宋真宗崇道运动即采用道教“三清为上,玉皇次之”的仪式,只有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家才鼓吹“皇权高于神权,玉皇高于三清”(参见《朱子语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