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之匙 短评

热门 最新
  • 4 维城乱马 2016-04-13 11:45:52

    两个晚上读完。 不只讲匙,也不止说木,写的是人与木器的关系,以及与木器一起度过的日常生活。 语言简单朴素,正如三谷先生所做的木汤匙一般低调内敛,却是厨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 读完我立马给家里的那堆木砧板和托盘集体做了上油养护!

  • 1 胖达叔 2017-06-09 22:07:17

    非常精致的一本书,装帧精美、图片精致,适合一个下午一杯咖啡。作者对物的唤起让我屡屡想起海德格尔,但作者现然没有用玄奥的语言,但是文字本身透着一股浓浓的哲学意味。

  • 1 黎戈 2017-03-18 18:20:21

    长沙岁时纪

  • 0 此情做梦呢 2018-05-08 22:33:40

    我的一个朋友,平常爱用木头抠个小匙小叉什么的,很漂亮。这种别人费了工夫的东西我从来不敢开口讨要,但他的这本书我可以借回来看看。 书的文字内容很少,有很多作者作品的图片。但很少的文字内容传达出的东西,的确是艺术家的感觉。让人觉得他三言两语就讲得很深,需要细细琢磨才能领会。 他的理念是什么呢?是努力表现出材料的本真,而不以修饰为要,减少任何不必要的加工环节。一把木匙,好用即可,木头的纹理,原本就是美的。器物在人使用的过程中,彼此打磨,相互适应,岁月沉淀其上,显出温润之美。这就是真正的生活啊。

  • 1 烟斗客甲 2016-07-05 13:52:17

    匠人少说了工艺,多写了空洞的文艺抒怀。

  • 0 nikki 2017-07-19 16:40:20

    #1738#最意外的就是里面有修木碗的,也有修木匙的,而像我们一般这些破了也就扔了吧,可以说是很不爱惜物了,第一反应就是修的价钱是多少,换一个钱是多少,太不艺术了。虽然个人是无法到艺术这一步,但还是能体会到时里面传达的艺术性

  • 0 薇羅尼卡 2017-08-02 16:28:03

    又是一个生活小品文,非常易读。看的日本这种类似的书越多,越不禁在头脑中升起一个疑问:中国还有这种职人或者艺术家的存在吗?这个日趋浮躁的世界,还能有他们生存的空间吗?艺术只有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但是最绝妙的存在呀!

  • 0 Anrean 2016-02-28 21:49:03

    追求作品的完美,是手艺人对制作的诚实。

  • 0 柚野晴空 2016-03-12 20:01:15

    器物之美,始于功用,高于日常。

  • 0 蓬蓬 2017-04-15 19:22:25

    讲得很好,自然材料的东西,在人的使用和保养下,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呈现越来越美的状态。

  • 0 秋天的老酸奶 2017-10-22 12:20:04

    在竹林环抱的美丽房子里读完,句子和图很美

  • 0 李总家的萌瓜瓜 2016-06-01 00:25:41

    匠人极致,器物之美。里面描写的正是我所追求的生活状态。需要沉淀。

  • 0 苏北生 2017-03-28 14:00:01

    “每个家庭应该有一张艺术的桌子,物品整齐地置于其上,一边让家里的每个人都能仔细观察它们,并真正看见它们。” “如果是你,会在这张桌子上放些什么?” “一片树叶、一枚硬币、一粒纽扣、一块石头、被扯下的一截报纸、一个苹果、一粒鹅卵石、一朵花、一只死去的昆虫、一只鞋子。”

  • 0 丑丑 2016-04-04 11:26:52

    不深刻的木艺

  • 0 mcpoet 2018-01-04 10:23:58

    这书很治愈,适合睡前翻一翻。 这本书至于我,更多是美好的回忆。 当你遇见一个人,并开始发现生活中处处新奇的体验, 那种感觉是美好的,你也说不清是爱上了这个人还是她的生活。

  • 0 airyme 2016-05-27 11:37:01

    纸质非常好。。大量插图,文章都非常短,所以读得很快。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修补小木器的工作,破边的碗和勺子,都有办法打磨上油,然后重新使用。。而我是什么破了一滴滴就想扔掉的人,这就是所谓『和事物没有建立独特的联系』吧。。所以我丢掉的这把勺子,和世间千千万万把勺子没有什么不同。可是如果是我自己一勺一勺挖出来的木器,就会不一样了吧。所以现在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想要勺子筷子架为啥不直接买一个,而要自己做? 因为想和世界建立更深的联系呀!

<< 首页 < 前页 后页 >